潘小玲
-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帕罗西汀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不伴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正>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且不伴抑郁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不伴抑郁的住院患者共1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二级预防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
- 陈红芳潘小玲
- 文献传递
- PDCA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评估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率,缩短AIS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的影响。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从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IVT)治疗的AIS患者381例,其中男222例,女159例,年龄32~92岁,平均(67.8±12.8)岁。根据是否应用PDCA管理模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前138例,应用PDCA管理模式后24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总溶栓率、时间窗内溶栓率、DNT及DNT≤60 min比例的差异。结果应用PDCA管理模式后,总溶栓率由9.50%提高至14.52%,发病时间窗内溶栓率由54.34%上升至89.71%,中位DNT由原来的75 min缩短至43 min,DNT≤60 min比例由33.33%提高至84.77%。结论应用PDCA管理模式可不断优化AIS静脉溶栓流程,提高AIS患者总溶栓率及时间窗内溶栓率,并显著缩短DNT,改善AIS患者预后。
- 胡传琛程兴杨雯潘小玲陈红芳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 血浆microRNA芯片分析确定miR-185-5p、miR-425-5p、miR-106b-5p作为识别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生物标志物
-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约占20%,本研究旨在探究用于区分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方法:根据伴或不伴脑梗死,我们将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和症状性颈动脉不稳定...
- 程兴陈红芳潘小玲杨雯王建伟胡传琛陆海鹏应鸣翘张美霞傅亚明邵慧军郑水红
- 循环miRNAs作为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生物标志物
- 目的研究旨在探究外周血中用于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存在责任血管供血区的新近梗死,分为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非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本研究共纳入...
- 程兴陈红芳潘小玲王建伟傅亚明陆海鹏杨雯胡传琛应鸣翘邵慧军
- 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iRNAs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iRNAs标志物及其应用。miR‑21、miR‑155、miR‑221、miR‑222在不稳定斑块伴脑梗死组、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miR‑12...
- 陈红芳程兴潘小玲
- 文献传递
- 脑卒中急性期并发隐匿性肺栓塞14例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其继发的肺栓塞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 邵慧军潘小玲陈红芳
-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肺栓塞隐匿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并发全身性疾病
- 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被引量:1
- 2023年
-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一类常见的分离性/转换性障碍,已成为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以下简称功能性神经疾病)的代表性疾病谱系以及运动障碍疾病的最重要分支之一。2021年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发布首版《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随着对功能性运动障碍认识的深入,共识编写组结合国内功能性神经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门诊的设置及相关临床实践,纳入近2年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在首版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明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及其相关推荐意见,以期为疾病提供更具体的诊断与治疗依据,推动我国功能性运动障碍诊断与治疗水平的发展。
- 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王刚陈生弟陈海波王华龙王金涛李建平崔诗爽黄清潘小玲
- 关键词:诊疗指南
-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miRNAs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MicroRNAs(mi RNAs)的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能够调控基表达的非编码微小RNA,其参与了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s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miRNAs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程兴潘小玲杨雯陈红芳
- 关键词:MIRNAS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
- 复方氨酚烷胺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2例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复方氨酚烷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2例复方氨酚烷胺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与患者超量用药有关,其次与患者高龄、饮酒相关。结论应重视复方氨酚烷胺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加强对该类药物监管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潘小玲陈红芳
- 关键词:复方氨酚烷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
- 帕金森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第二版)
- 2023年
- 随着临床实践及研究的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已经从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范畴扩展为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多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方面,其中以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为代表的血压异常,作为一种常见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s),可发生在帕金森病病程的任一时间点,既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息息相关,也与抗帕金森病药物应用的副作用密切有关,并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 崔诗爽张冬燕陈先文王含陈伟承欧梅窦荣花黄清马莎沈岳飞商慧芳王华龙许顺良王训潘小玲吴琴咪王玉凯陈海波陈生弟李燕王刚
- 关键词:直立性低血压血压异常多系统疾病抗帕金森病药物血压管理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