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衣木·马木提
- 作品数:24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殊培养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新世纪中国菌物新名称发表概况(2000–2020)被引量:12
- 2021年
- 2000–2020年间,我国菌物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物种发现、重要类群新分类系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通过对世界菌物名称信息库Index Fungorum、Fungal Names和MycoBank进行数据整理,从中国学者的研究产出和中国的菌物新物种发现的角度展开分析,揭示我国菌物分类学的研究概况。新世纪以来,中国从事菌物分类学的研究人员数量、研究类群规模和研究成果数量都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在世界贡献的比重逐渐增长,有1 491位中国学者在4 029篇文章和36部专著中发表了9430个新名称(含中国学者发表的采集自国外的物种),占全世界新发表名称总数的七分之一,其中新分类单元7 120个(含新纲3个、新目24个、新科88个,新亚科4个、新属492个、新亚属3个、新组及新亚组23个、新种6 404个和新种下单元79个)、新组合1 868个、新修订名称61个和其他新名称381个。这些新名称隶属于11门43纲173目525科1 997属,重点研究类群为子囊菌与担子菌等。若统计采集自中国的新物种,则发现了5458个菌物新物种,其中90%以上由我国学者独立或合作完成发表。在地域分布方面,我国南方发现的菌物新物种数量多于北方,而云南是发现菌物新物种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发现新物种总数的大约四分之一。
- 王科陈双林陈双林贾泽峰戴玉成刘铁志贾泽峰热衣木·马木提李泰辉图力古尔刘铁志杨祝良袁海生热衣木·马木提蔡磊
- 关键词:中国学者
- 新疆原类梅属地衣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该文对新疆原类梅属(Protoparmeliopsis M.Choisy)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采用形态解剖学、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采样区原类梅属地衣的4个种:凹盘原类梅[Protoparmeliopsis laatokkaensis(Räsänen)Moberg&R.Sant],戛氏原类梅[P.garovaglii(Körb.)Arup,Zhao Xin&Lumbsch]、石墙原类梅[P.muralis(Schreb.)M.Choisy]和盾原类梅[P.peltata(Ramond)Arup,Zhao Xin&Lumbsch],其中凹盘原类梅(P.laatokkaensis)为中国新记录种。该种最主要的辨别特征是具沉陷入地衣体生长的子囊盘和很明显的黑色下地衣体。对以上4种地衣的形态解剖、化学特征和生境进行了描述,同时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和相关彩色图片。
- 阿布地力木·阿布来提范胜男艾木拉古丽·达迪汗热衣木·马木提
- 关键词:地衣系统发育学分类学
- 癞屑化松萝(Usnea lapponic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进化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探究癞屑化松萝(Usnea lapponic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松萝属(Usnea)线粒体基因组进化水平,本研究通过对癞屑化松萝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获得该物种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并与松萝属其他物种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癞屑化松萝线粒体基因组是一个大小为61 782 bp的闭合环状DNA分子,其碱基组成具有AT偏好性,共有41个基因,包括1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25个转运RNA基因;松萝属物种线粒体基因排列和共线性分析显示各物种之间发生了基因重排与同源基因簇丢失现象;重复序列分析显示癞屑化松萝含有丰富的重复序列,松萝属线粒体基因组重复序列数目差异较大,多为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主要为二核苷酸和五核苷酸,且A+T含量较高;松萝属线粒体基因组所共有的1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只有cox2的Ka/Ks值大于1,其正在接受正选择压力,其余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正在接受纯化选择压力;共线性分析、重复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共同显示癞屑化松萝与亚棕松萝(Usnea subfusca)亲缘关系更近。本研究揭示了癞屑化松萝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丰富了地衣基因组研究数据,为松萝属基因组比较、遗传分化、资源保护以及系统发育提供数据支持。
- 方津津图尔荪阿依·排祖拉古丽米热·艾尼瓦尔热衣木·马木提
- 关键词:松萝属线粒体系统发育
- 基于植物学实践课程的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改进建议
- 2024年
- 植物学实践课程是植物科学及其相关分支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实施有效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升探索精神与合作能力。然而,植物学实践教学中仍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积极性降低。本文基于新入职教师参与教学观摩和辅助工作的实际体验,分析了植物学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植物学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 刘艳霞热衣木·马木提
-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
- 中国石鳞衣属(石鳞衣科)地衣一新种
- 2021年
- 通过形态学、解剖学、化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地衣进行分类学研究,发现石鳞衣属地衣一新种——白缘石鳞衣Gypsoplacaalbimarginata。新种的主要特征为地衣体具白色边缘、假根,子囊盘红褐色、镶嵌在鳞片表面。本研究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并与其相似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 范胜男阿布地力木·阿布来提热衣木·马木提
- 关键词:地衣型真菌子囊菌门分类学系统发育学
-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进一步查明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物种多样性,有效保护地衣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实地样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整理了分布在该保护区的微型地衣共计69种,隶属于10目17科40属,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鸡皮衣目占优势,共有10科23属39种,分别占该保护区微型地衣区系科、属和种总数的58.82%、57.50%和56.52%。优势科共有7个,优势科所含的属和种分别占该保护区微型地衣属和种总数的67.50%和68.12%。微型地衣区系地理成分被划分为9个地理成分和11个分布型。9个地理成分分别为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中亚成分、中亚—西亚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东欧—北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多样性不高,南坡的种类数量多于北坡。微型地衣的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其次是中国特有成分和环北极成分。
- 杜来提罕·托合荪吐尔洪·努尔东热衣木·马木提艾尼瓦尔·吐米尔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天山山脉
- 裂片茶渍衣属一新记录种--辐射裂片茶渍(英文)
- 2012年
- 对中国地衣新记录种辐射裂片茶渍Lobothallia radiosa(Hoffm.)Hafellner(Megasporaceae)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化学特征和生境进行了描述和研究,并提供5幅彩色图片和中国裂片茶渍衣属的分种检索表。
- 热衣木·马木提索菲娅阿不都拉·阿巴斯
- 关键词:地衣型真菌
- 浅谈提高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一些体会被引量:2
- 2020年
-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高等学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野外生存合作精神及环境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新疆大学为例,在植物学的野外实习内容、实习模式、实习考核方式以及在实习的教师考试等方面中,对当前的新疆大学植物学野外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一些体会。
- 热衣木·马木提
- 关键词: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 黄梅属地衣2个中国新记录种
- 2023年
- 黄梅属(Xanthoparmelia)是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叶状地衣,生长在岩石和土壤表面。文章以1991-2017年采自天山东部和准噶尔盆地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黄梅属地衣标本为研究材料,用形态学、解剖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1)发现了黄梅属地衣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绿皮黄梅(Xanthoparmelia chlorochroa)和怀俄明黄梅(X.wyomingica)。(2)绿皮黄梅和怀俄明黄梅的地衣体上表面光泽、呈淡绿色至黄绿色,缺乏裂芽、粉芽,下表面暗褐色,且绿皮黄梅地衣体上表面有大量的白斑,裂片线性至亚线性、不规则分枝、重叠,假根多、单一至分枝,而怀俄明黄梅地衣体裂片密集重叠、亚线性,假根少、单一,但二者均未见子囊盘。(3)TLC法检测显示,绿皮黄梅衣含合水杨嗪酸、肺衣酸、水杨嗪酸及松萝酸;怀俄明黄梅含共水杨嗪酸、降斑点酸、水杨嗪酸及松萝酸。(4)IT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地衣分布在黄梅衣属中,绿皮黄梅和旱黄梅形成一个姊妹群并且和散生黄梅形成单系分支;怀俄明黄梅形成了一个独立单系分支。文中对这两新记录种地衣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它们的分布、生境和地衣体的彩色图片。标本现存于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标本室(XJU)。
- 热衣木·马木提山都哈什·哈布力
- 关键词:地衣新记录种系统学
-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地衣多样性及区系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为了解并有效保护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资源,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大型地衣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从物种多样性、科属种类数量统计、区系成分等方面对保护区大型地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截至目前该保护区共有大型地衣6目12科29属78种。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地卷目地衣占优势,共计9科25属71种,分别占该地区大型区系科属种总数的75%、86.2%和91%。优势科为梅衣科、蜈蚣衣科、地卷科、石蕊科、胶衣科和树花衣科,其种数占大型地衣种总数的82.1%。优势属为地卷属、石蕊属、黑蜈蚣衣属、树花属、胶衣属和黄梅属,其种数占大型地衣种总数的48.7%。保护区内大型地衣区系成分共分9种: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地衣区系中环北极和温带成分占优势,有少量的泛热带成分,区系具有复杂性和古老性特征。
- 雍海英吐尔洪·努尔东热衣木·马木提艾尼瓦尔·吐米尔
- 关键词:大型地衣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天山山脉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