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龙

作品数:58 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消融
  • 17篇射频消融
  • 16篇射频
  • 14篇室性
  • 12篇电生理
  • 12篇心房
  • 12篇心律
  • 12篇心律失常
  • 11篇心动过速
  • 11篇心房颤动
  • 11篇心血管
  • 11篇血管
  • 11篇房颤
  • 10篇导管
  • 9篇导管消融
  • 9篇心肌
  • 9篇心血管病
  • 9篇血管病
  • 8篇动脉
  • 8篇心脏

机构

  • 4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北京医学会

作者

  • 58篇王云龙
  • 35篇任学军
  • 34篇韩智红
  • 20篇梁卓
  • 19篇汪烨
  • 14篇张涛
  • 12篇陈方
  • 9篇郭继鸿
  • 9篇赵华
  • 7篇张俊蒙
  • 7篇李学斌
  • 6篇李巧元
  • 5篇刘旭
  • 4篇姜腾勇
  • 3篇张军
  • 3篇李燕娜
  • 3篇张烨
  • 3篇许原
  • 3篇褚黎
  • 3篇李艳红

传媒

  • 15篇心肺血管病杂...
  • 9篇中国心脏起搏...
  • 7篇中国循证心血...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4篇中国医药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人口与健康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中海饮食模式和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地中海饮食模式与心房颤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至2021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873例患者,首次发生心房颤动患者436例,匹配对照组437例。根据饮食频率调查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s,FFQ)计算出改良地中海饮食评分(alternate Mediterranean diet,AMED),改良地中海饮食评分可以评价非地中海人群对地中海饮食模式的依从性,其得分为0~9分。分析AMED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58.2±1.3)岁,男性596例(68.3%)。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AMED,高血压病史以及BMI与首发心房颤动相关(OR=0.72,95%CI:0.50~0.95,P <0.001;OR=1.75,95%CI:1.26~2.45,P <0.001;OR=1.53,95%CI:1.05~2.16,P=0.006)。分析AMED中每种食物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发现水果类食物,蔬菜类食物减少心房颤动发生风险,饮酒增加心房颤动发生风险(OR=0.74,95%CI:0.57~0.97,P=0.028;OR=0.53,95%CI:0.41~0.70,P <0.001;OR=2.0195%CI:1.52~2.63,P<0.001)。与AMED<4分的人群相比较,AMED≥6分的人群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明显减少(OR=0.69,95%CI:0.47~0.96,P=0.030)。结论:AMED和首发心房颤动成负相关,地中海饮食模式依从性好的人群较依从性差的人群,心房颤动发生风险明显减少。
张倩肖莉刘旭李巧元王云龙王新国吴素萍
关键词:地中海饮食心房颤动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
血清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该研究旨在揭示血清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基础血清Gal-3水平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共152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组110例(72.4%),持续性心房颤动组42例(27.6%)。入院后手术前经深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冻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基础血清Gal-3水平,同时采集基线临床、实验室资料,建立样本库。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随访,判断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并记录。结果:基础血清Gal-3水平在阵发性/持续性心房颤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9.06,41.60)vs.8.88(3.14,53.12)μg/L,P=0.582]。随访时间为(340.9±145.8)d,心房颤动复发共42例(27.8%),其中持续性心房颤动组13例(31.0%),阵发性心房颤动组29例(26.6%)。心房颤动复发组血清Gal-3水平高于维持窦律者[38.52(3.65,220.73)vs.4.00(0.22,13.69)μg/L,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al-3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009,95%CI:1.005~1.014,P<0.001)。结论:心房颤动复发组血清Gal-3水平高于维持窦律者,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帮助临床医生筛选更适合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并使其从手术中获益。
隗祎丁金花郭馨竹李霞玲梁卓张涛赵华王云龙韩智红王楠任学军
关键词:心房颤动半乳糖凝集素-3心房纤维化射频消融
二尖瓣环间隔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征与射频消融
2016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间隔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电图(ECG)特性,电生理特性和射频消融治疗(RFA)。方法 13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二尖瓣环间隔侧房速(简称二尖瓣间隔房速),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3-47(35±12)岁,心动过速病史1-6年。结果 12例患者经穿房间隔途径标测消融成功,1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标测消融成功。根据局部电位特征,X线影像和三维标测系统确定成功消融位点分别为:二尖瓣环前间隔旁8例,二尖瓣环中间隔到前间隔之间3例,二尖瓣环后间隔2例。所有房速心电图V1导P波均表现出负正双向,右房激动标测显示最早右房激动点位于间隔侧(希氏束区域或冠状窦近端)。13例患者成功靶点局部电位均为小A大V,9例局部电位A波为复杂或碎裂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12例长期随访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二尖瓣环间隔区域是重要的房速起源点,常见于前间隔旁,其有独特P波形态和心内激活顺序。经穿间隔或逆行主动脉途径消融二尖瓣环间隔房速,安全有效。
王云龙梁卓王芸韩智红汪烨任学军李学斌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三维标测消融
地中海饮食模式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风险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地中海饮食模式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大型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次确诊为急性NSTEMI的患者600例作为急性NSTEMI组。根据年龄、性别进行1∶1匹配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0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根据饮食频率调查问卷计算出改良地中海饮食评分(AMEDS)。将所有受试者按AMEDS分为AMEDS<4分组、AMEDS 4~5分组和AMEDS≥6分组。分析总体及不同AMEDS组的急性NSTEMI发生风险,分析AMEDS中不同种类食物与急性NSTEMI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急性NSTEMI组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比例、收缩压、体重指数、目前吸烟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家庭收入≥120000元/年的比例、AME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对于AMEDS<4分组的受试者而言,AMEDS 4~5分组以及AMEDS≥6分组受试者急性NSTEMI发生风险明显降低(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家庭年收入、病史、体重指数、血压、血红蛋白、生活方式等多个协变量后的多因素分析比值比=0.72,95%置信区间:0.53~0.94,P=0.031;比值比=0.62,95%置信区间:0.47~0.84,P=0.008)。将患者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层,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随AMEDS增加,急性NSTEMI发生风险降低的趋势在男性和年龄<60岁的人群依然存在(均P<0.05),在女性和≥60岁的人群中,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分层之间交互性分析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EDS食物种类分析结果显示,蔬菜、鱼类降低急性NSTEMI发生风险,红肉或加工肉类增加其发生风险(比值比=0.51,95%置信区间:0.42~0.66,P<0.001;比值比=0.75,95%置信区间:0.59~0.94,P=0.010;比值比=1.51,95%置信区间:1.21~1.90,P<0.001)。结论地中海饮食模式和急性NSTEMI的发生相关,改良地中海饮食�
张倩肖莉郭畅魏路佳王喜福王云龙吴素萍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早期及远期随访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早期与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成功植入CRT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衰生存答卷,并于术后1周及不少于12个月的最终随访时复查。结果共有34例完成随访,随访28.55±17.31个月,无死亡病例,仅2例再同步治疗后仍反复出现心衰并因此再入院治疗。术后1周内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径、射血分数、左室内不同步均有明显改善。最终随访上述指标进一步改善。QRS波时限<160 ms者术后1周有改善,最终随访进一步改善;QRS波时限≥160 ms者早期改善不明显,但最终随访时仍有改善。结论 CRT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早期即显现出来,远期效果仍进一步提高。
汪烨任学军韩智红王云龙张烨姜腾勇陈方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扩张型心肌病随访
心脏脂肪垫消融治疗迷走神经性窦性心动过缓的实验研究
本文论述了建立犬迷走神经性窦性心动过缓的动物模型,证明迷走神经效应对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的影响以及心脏脂肪垫消融,损伤脂肪垫内的迷走神经节和后神经纤维,降低了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和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赵占勇刘刚郭继鸿许原张海澄李学斌张萍易忠王云龙周益锋
关键词:心脏脂肪垫消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房室结功能
文献传递
AAISafeR起搏模式自身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患者置入具有AAISafeR功能的Symphony2450起搏器后,短期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及其与心室起搏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方法共入选22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前后交叉对照原则,观察同一患者在不同起搏模式下(AAISafeR和DD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V)、左室收缩末径(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不同起搏模式分别观察3个月后,LAD缩小(38.5±5.7mmvs39.7±4.5mm,P<0.05),但LVEDV、LVESV及LVEF变化不大。与DDD模式相比,AAISafeR模式下心室起搏、感知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7.49%±13.09%,43.89%±12.28%vs45.23%±11.15%,64.88%±15.08%,P均<0.05)。结论AAISafeR模式可有效减少心室起搏的百分比,较高比例的心室起搏百分比短期内(3个月)可影响心腔结构的重塑,但尚未引起心室功能的改变。
马建新王云龙周琪许原郭继鸿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双腔起搏器心脏重塑
永存左上腔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永存左上腔患者的解剖和电生理特征,明确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883例,其中12例(1.4%)患者合并永存左上腔。收集临床资料,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和治疗特点。结果 1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35.1±11.8)岁,女性9例。其中9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均为慢快型,其他3例为A型预激综合征。9例AVNRT中仅2例在常规慢径区域消融成功,其他7例均在冠状窦前缘距窦口1 cm内消融始能成功,这7例成功消融靶点局部电位小A,大V(A波高频,复杂,AV比例>1∶3)。3例A型预激综合征均经穿间隔途径消融成功。结论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永存左上腔多数为AVNRT,大部分成功靶点位于冠状窦前缘距窦口1 cm内。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永存左上腔消融与未合并永存左上腔相似。
王云龙梁卓王芸韩智红汪烨赵华任学军郭继鸿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冠状窦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左后间隔基底部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左后间隔基底部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s)体表心电图特点及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 连续6例起源于左 后间隔基底部的VAs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激动标测,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患者12导联心电图QRS波特征。结果 6例VAs患者经射频消融全部即刻成功,随访复发1例(1/6),该病例左心室及右心标测后最早激动点位于左后间隔基底部,多次消融后室 性期前收缩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起源于左后间隔基底部的VAs患者心电图特征均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Ⅰ、aVL导联呈高大的R型,Ⅱ导联呈r S型,Ⅲ、aVF导联呈r S型或QS型,V导联呈r’s R型或R型,V~V导联呈高大R型,V导联呈Rs型或R型,V导联呈Rs型,R/s>2。结论 左后间隔基底部起源的VAs患者有典型心电图特征,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该部位起源的VAs安全有效。由于解剖结构的影响,部分患者需要使用普通盐水灌注导管到位消融。
张涛赵华韩智红汪烨王云龙吴永全任学军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
一种房间隔穿刺针鞘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房间隔穿刺针鞘,包括鞘管,所述鞘管的内部安装有扩张管;所述扩张管的内部安装有穿刺针本体;所述鞘管的端部设置有管座,所述管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连接有...
李延广 胡志鹏梁卓李娟 卫奕王云龙李巧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