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京红

作品数:81 被引量:48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专利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9篇油气
  • 28篇页岩
  • 18篇页岩油
  • 15篇有机碳
  • 12篇岩心
  • 12篇勘探
  • 12篇储层
  • 11篇盆地
  • 9篇有机碳含量
  • 9篇碳含量
  • 8篇页岩油气
  • 8篇源岩
  • 8篇烃源
  • 8篇烃源岩
  • 8篇测井
  • 7篇地层
  • 7篇岩心样品
  • 7篇山岩
  • 7篇气量
  • 7篇准噶尔盆地

机构

  • 7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勘探...
  • 5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81篇王京红
  • 63篇侯连华
  • 26篇罗霞
  • 15篇杨智
  • 14篇张丽君
  • 13篇邹才能
  • 9篇杨春
  • 8篇刘显阳
  • 8篇付金华
  • 8篇朱如凯
  • 7篇江涛
  • 7篇崔景伟
  • 6篇毛治国
  • 6篇杨帆
  • 6篇巴丹
  • 5篇靳久强
  • 5篇匡立春
  • 5篇吴松涛
  • 4篇姚泾利
  • 4篇林承焰

传媒

  • 4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石油学报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五届全国沉...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车莫古隆起对古油藏及油气调整控制作用被引量:18
2012年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次生油藏受古油藏位置及规模控制,为揭示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对古油藏、油气调整及次生油藏的控制作用。从井、震、油气水资料入手,利用流体包裹体GOI值,确定古油藏油水界面,在古构造恢复基础上,按背斜油藏类型确定古油藏范围;根据古构造范围内砂体展布和厚度,参考已探明油藏参数,确定古油藏规模。准噶尔盆地由南向北掀斜后形成单斜背景,古油藏遭受破坏,综合考虑构造、断裂、不整合、砂体等因素,从古油藏出发确定油气运聚方向、路径和次生油藏发育区,提出腹部中浅层岩性地层油藏是主要勘探对象,由以前"沿梁"勘探走向斜坡带,改变了以寻找岩性–构造油藏为主的勘探思路,指导了莫17等井发现。
王京红杨帆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古油藏
注水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特征被引量:14
2004年
在利用岩心资料划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用岩心刻度测井资料建立了流动单元储层参数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储层空间流动单元进行划分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流动单元的渗流特征、储层质量、渗流能力及沉积微相等方面的特征,可将流动单元划分为7种类型。流动单元空间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流动能力中等的Ⅴ—Ⅶ类流动单元中。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不同流动单元的变化程度不同,使不同流动单元之间的渗流能力相差较大。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高孔、高渗疏松砂岩储层不同流动单元的变化特征以及流动单元对微裂缝的形成、剩余油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为高含水时期油田的控水稳油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王京红侯连华吴锡令林承焰
关键词:储层流动单元注水开发渗流能力河流相储层参数
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页岩的评价参数,评价参数包括: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地层压力系数、油气累计产量影响因子和弹性参数;将各个评价参数减去对应...
侯连华罗霞王京红杨帆杨春杨智张丽君
风化壳储层分类、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20
2018年
作为一种由风化改造而成的油气储层,风化壳储层具有其特殊性。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已发现的风化壳储层,界定了风化壳储层的内涵,提出了三级分类方案,梳理了其全球分布及特征。认为风化壳储层可以分为隆升风化型和基岩风化型,在全球不同地区和层系上均有分布;岩性几乎包括了碎屑岩、碳酸盐岩、岩浆岩及变质岩的所有岩石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孔隙(洞)型、裂缝型、孔缝复合型等均有发育;不同岩性的风化壳具有较独特的纵向结构和微观组构,纵向上形成了不同的层次结构和储集空间组合;平面上形成区域性分布的大型油气藏。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多旋回叠合发育了多期大中型不整合面,风化壳储层分布广泛,油气勘探潜力大;东部断陷—坳陷型叠合盆地风化壳油气勘探应以基岩风化型为主,中西部克拉通—前陆型叠合盆地风化壳油气勘探应以隆升风化型为主。
毛治国崔景伟崔景伟王京红苏玲
关键词:含油气盆地
致密油气储层水平井油气产量的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油气储层水平井油气产量的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已钻直井的钻井资料建立该已钻直井的储层结构指数模型及产能非均质指数模型;利用所述储层结构指数模型和所述产能非均质指数模型建立所述已钻直井的最...
侯连华王京红杨帆张丽君杨智巴丹秦雁群
一种烃源岩生、排、滞留烃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源岩生、排、滞留烃量的定量评价方法,该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目的层烃源岩样品的TOC;对研究区目的层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所述热模拟实验为设置了不同预设温度的一组半开放体系生排烃模拟实...
侯连华罗霞王京红赵忠英韩文学
准噶尔盆地莫北油气藏主控因素再认识被引量:9
2011年
针对制约莫北油气藏油气储量扩展主控因素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发现早期勘探中没有认识到低孔渗、强敏感性储层特点,未采取有效的油气层保护措施,低孔渗和高粘土矿物含量导致测井评价不准确,是漏失油气层的主要原因。在消除影响油气层测井评价的岩性、物性等因素后,建立了能够正确评价油气层的图版,新发现26井36层漏失油气层;提出燕山期弧形断裂对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砂泥互层中的油气起侧向封堵作用;前期采集的大面元地震资料不能满足较小断层的识别和精细刻画,采用新采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储层预测、等时格架下的变速成图等技术,搞清了砂体和弧形断裂分布,从测井重新评价发现的漏失油气层出发,指出在油气运聚方向上的弧形断裂和有利沉积微相带耦合形成油气聚集有利区,通过老井重新试油和新钻井实现储量扩展。勘探证实该方法可行、成效明显,使莫北油气藏储量扩展了近3倍。该方法对类似地区的精细勘探和油气储量扩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京红靳久强匡立春
关键词:油气藏类型主控因素准噶尔盆地
火山岩烃类气藏特殊的地质与成藏特征-以松辽盆地为例
本文对松辽盆地所有已发现的不同类型的火山岩典型气藏进行解剖,总结出6项火山岩气藏特殊的地质特征,特殊的生储盖等成藏要素决定了烃源岩、储层及断裂是火山岩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而有效烃源岩与优质储层的良好配置是成藏的关键。本区...
罗霞王京红唐志奇邵明礼齐景顺王志宏曾富英姜晓华
关键词:火山岩地质特征成藏机制
页岩层系致密储层原油有效可动空间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层系致密储层原油有效可动空间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测量页岩层系致密储层的岩心样品核磁共振的第一弛豫时间和第一幅度值,其中,岩心样品中的原油处于饱和状态;根据第一弛豫时间对第一幅度值进行积分...
侯连华王京红罗霞
预测页岩油原位转化最佳开发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页岩油原位转化最佳开发方式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升温速率与下限温度的关系,确定待测页岩中可转化有机质完全转化为油气所需的下限温度;根据研究区目的层的热场参数,下限温度对应的最佳加...
侯连华王京红崔景伟赵忠英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