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佰双

作品数:1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转炉
  • 3篇热连轧
  • 3篇温度
  • 3篇连轧
  • 3篇炼钢
  • 3篇花纹板
  • 3篇高强
  • 2篇韧化
  • 2篇强韧化
  • 2篇强韧化机理
  • 2篇热态
  • 2篇合金
  • 2篇钒合金
  • 2篇方坯
  • 2篇钢筋
  • 2篇高强度钢筋
  • 2篇VN
  • 2篇
  • 1篇低碳
  • 1篇循环利用

机构

  • 13篇安阳钢铁集团...
  • 1篇新余钢铁集团...

作者

  • 13篇王佰双
  • 6篇张建奎
  • 5篇任灵元
  • 3篇闫飞
  • 3篇田云生
  • 3篇李志慧
  • 1篇李勇
  • 1篇郭永波
  • 1篇陈登国
  • 1篇吕继平
  • 1篇杜亚伟
  • 1篇王南
  • 1篇董尉民
  • 1篇王刚
  • 1篇张建奎
  • 1篇孙拓

传媒

  • 3篇特钢技术
  • 2篇黑龙江冶金
  • 2篇2011年中...
  • 1篇河南冶金
  • 1篇冶金丛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方坯恒拉速浇注工艺实践被引量:6
2011年
介绍了安钢第二炼钢厂以连铸为中心,通过设定典型拉速和标准浇注温度规范过程控制参数,严格执行一炉对一机匹配模式,从工艺优化和生产组织上双向保证,实现连铸机恒拉速浇注的工艺实践。使炉机生产运行水平和铸坯质量得到同步改善,促进了精益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王南李勇董尉民王佰双
关键词:连铸温度
VN微合金化工艺在生产高强度钢筋方面的优势
在转炉生产HRB400钢筋钢时,用钒氮合金替代原用的钒铁合金,充分利用钢中V(C,N)的析出效应,及其强韧化机理,提高了钢筋的性能,并减少了合金的加入量,降低了合金化成本。
任灵元王佰双张建奎
关键词:转炉强韧化机理
文献传递
转炉氧枪粘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1年
本文从氧枪喷头、原材料和操作方面对氧枪粘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氧枪粘钢问题。
任灵元王佰双张建奎
关键词:喷头氧枪粘钢
安钢700MPa低碳高强钢碳氮控制工艺研究
2020年
本文介绍了安钢炉卷生产线700MPa低碳高强钢冶炼过程中碳、氮的控制工艺,通过严格控制冶炼过程中各工序中的增碳、吸氮环节,稳定了低碳高强钢的冶炼工艺,并取得了较好控制效果。
田云生孙拓王佰双
关键词:增碳吸氮低碳高强
方坯结晶器内的热力耦合分析
2023年
建立了结晶器内方坯的热力耦合模型,采用间接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拉速对结晶器内铸坯的温度场、等效应力分布及坯壳凝固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拉速越快,铸坯的整体温度越高,铸坯所受的等效应力及铸坯的凝固收缩越小。同时,在铸坯的同一横截面上,铸坯凝固收缩不均匀,铸坯角部的温度最低,所受的等效应力最大。
王佰双田云生王刚
关键词:方坯温度凝固收缩
转炉炉料结构优化工艺实践
介绍了安钢第二炼钢厂以转炉热平衡为基础,通过降低铁水比例、优化废钢结构等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王佰双张建奎任灵元康乐
关键词:炼钢转炉炉料结构
文献传递
炼钢厂热态钢包运行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介绍了安钢二炼轧厂热态钢包运行的管理方法,主要通过对热态钢包在连铸浇注结束至再次使用的时间长度及钢包清理后钢包内的钢渣量界定钢包属性类别,并形成规范的代码,各岗位操作人员根据钢包属性类别代码获知钢包温度属性信息,进而指导各工序操作人员根据钢包属性类别进行合适的钢水温度调整,可做到更好的服务于钢水冶炼与顺行,方法简单,效果显著。
王佰双田云生郭永波
关键词:热态钢包温度
安钢热连轧扁豆形花纹板的研制与开发
介绍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1780 热连轧机组上开发扁豆形花纹板的生产工艺,详细说明对花纹辊的加工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要求,成功的实现了花纹板的批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闫飞李志慧张建奎王佰双
关键词:花纹板
安钢热连轧扁豆形花纹板的研制与开发
介绍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1780热连轧机组上开发扁豆形花纹板的生产工艺,详细说明对花纹辊的加工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要求,成功地实现了花纹板的批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闫飞李志慧张建奎王佰双
关键词:花纹板
文献传递
LF炉渣循环利用脱硫效果研究
2014年
本文对LF炉热态渣循环利用后脱硫效果进行试验,试验分两种不同操作工艺,一种是在循环渣中添加石灰,另一种是不添加石灰。通过比较热态渣循环利用后LF精炼出站钢水硫含量,化学分析终渣成分以及计算硫容量和硫分配比,对热态渣循环利用的脱硫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陈登国吕继平杜亚伟王佰双任灵元
关键词:循环利用硫容量硫分配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