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娇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活性维生素D_3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轴核酸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幼年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TGF-β1、Smad3、Smad7mRNA表达趋势及相关性,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3~4周龄幼年SD雄性大鼠54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UUO模型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干预组给予0.1μg·kg-1·d-1活性维生素D3灌胃,灌胃满3、7、14d后杀鼠取左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TGF-β1、Smad3、Smad7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GF-β1、Smad3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Smad7的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1);活性维生素D3干预组TGF-β1、Smad3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仍强于假手术组(P<0.01);Smad7的表达则明显强于模型组(P<0.01),低于假手术组(P<0.01);TGF-β1、Smad3mRNA的表达水平与Smad7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在幼鼠肾小管间质损伤过程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了其发生发展,其中TGF-β1、Smad3起促进作用,Smad7起抑制作用。活性维生素D3可能通过下调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减少TGF-β1的产生而起保护作用。
- 李素仙马宏王凤娇潘丽丽李伟王成礼
- 关键词:胆骨化醇单侧输尿管梗阻SMAD
- 1例粘多糖病ⅣA型儿童GALNS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1例粘多糖病ⅣA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ⅣA,Morquio A,MPS Ⅳ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GALNS)基因的突变。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散发粘多糖病ⅣA型患儿及50例正常儿童。分别取其外周血5mL,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GALNS基因的全部14个外显子,应用正反引物对PCR产物进行基因序列直接测序。结果该患儿未发现GALNS基因致病突变。但是检测出2个GALNS基因多态性1431A>G、1569+36A>G。结论 GALNS基因突变不是本研究中1例散发MPSⅣA患儿的主要致病原因。
- 王成礼阴怀清石岩潘丽丽王凤娇李素仙李伟
- 关键词:突变
- 骨化三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观察幼年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mRNA的表达,探讨骨化三醇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干预效应及机制。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UUO模型组(B组)及UUO模型干预组(C组)各18只,灌胃满3、7、14d取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α-SMA、E-Cad、TGF-β1、BMP-7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E-Cad、BMP-7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α-SMA、TGF-β1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C组与B组相比,E-Cad、BMP-7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α-SMA、TGF-β1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骨化三醇对UUO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下调TGF-β的表达及上调BMP-7的表达有关。
- 王凤娇马宏李素仙潘丽丽李伟王成礼
- 关键词:骨化三醇肾间质纤维化输尿管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