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论大学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 2010年
- 大学语文课程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从上个世纪初的"大学国文"到今天的"大学语文",历经百年沧桑,经历过高潮,也陷入过低谷,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思想的确立。
- 王姝
-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大学生人文学科
-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与高等语文教育被引量:1
- 2012年
-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大家,语文教育工作终其一生,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源。以往论者多关注其对初等、中等语文教育的贡献,而忽略其对高等语文教育的意义。本文撷取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焦点问题,从语文先辈的教育资源中努力挖掘其现代意义,为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 王姝
- 关键词:语文教育观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材选编
- 周作人研究谈片
- 2011年
- 周作人是现代文学大家,对他的研究伴随他文学创作的一生,直至今日。无论国内外,当今的周作人研究著述颇丰,涉猎广泛,并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文章梳理从1919年至今周作人研究的特点,加以总结,并提出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 王姝
- 关键词:研究方法
- 论盛唐诗人的时间忧患意识
- 2007年
-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时间忧患”成为中国诗歌中一个独特的主题。尤其是盛唐时期的文人,处在开明盛世之下,有着强烈的入世思想。当理想不得实现时,就会发出人生短暂的哀叹。通过分析孟浩然、王维、李白等盛唐诗人的作品,并与魏晋诗人的忧患意识作对比,发现,盛唐诗人的这种忧患意识是时代风貌的产物,具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进取精神。
- 王姝
- 关键词:盛唐诗人忧患意识
- 周作人语文观及其实践
- 中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已有千年的历史,传统积淀深厚。而现代语文教育从1904年诞生,也已走过百年。近代西方思潮的引入,语言的变革、文学观念的革新使20世纪中国文学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语文要素产生突变,语文...
- 王姝
- 关键词:语文观语文教育
- 文献传递
- 论周作人的母语意识
- 2012年
- 20世纪初汉语饱受冲击,甚至有人提出废弃汉语,其母语地位岌岌可危。作为中国新文学奠基者之一的周作人,认识到语言文字不仅是维系民族国家的纽带,也代表着汉文学的传统,因此他自觉维护汉语的母语地位并对其进行完善。周作人积极倡导"欧化",通过翻译理论和创作实践丰富了现代汉语,使现代汉语文学呈现出与传统文学不同的特征。
- 王姝
- 关键词:母语意识欧化
- 论王安石的咏史诗被引量:1
- 2004年
- 王安石作为政治家,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其咏史诗有着独特的面目。尤其一些咏史诗立意翻新,以深邃的历史忧患意识见胜,体现其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观。艺术上,王诗以议论深刻精警见长,既拓展了咏史诗的思想空间,又发展了咏史诗的抒情方式,形成“史论诗体”的形式,体现了宋诗“以议论为诗”的特征。
- 王姝
- 关键词:咏史诗诗歌史
- 喧哗与骚动——对近年文学争论的一点思考
- 2009年
- 新世纪以来文学界争论颇多,尤其德国汉学家顾宾对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更是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文学界对于顾宾的批评难以接受,其根源在于近年来中国当代作家一直致力于其文学作品被西方文学界所接受,因此顾宾的言论相当于否定了作家们多年来的努力,必然引起纷争。
- 王姝
- 关键词:创作思维
- “以趣味为中心”——浅析周作人的语文学习态度
- 2014年
- 现代文学大家周作人取得的文学成就与他的语文学习态度有莫大的关系。他秉承"以趣味为中心"的宗旨,从阅读到写作均为个性化服务,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
- 王姝
- 关键词:语文学习趣味阅读
- 论周作人的文体选择及实践
- 2015年
- 周作人笔耕一生,涉及各类文体,尤以散文创作成就最高,这与他高度的文体自觉意识有着莫大的关系。他拓展了散文的表现范围与表现形式,自创"文抄公"体,倡导个性化的散文创作。他在自由的书写状态下表现现代的思想,风格平和冲容,看似琐碎散漫,但却信息丰富,曲折迂回,从而形成了融古今中外文学元素于一体的独特的书写体式。
- 王姝迟伟红
- 关键词:文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