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OSAHS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探讨
- 2014年
- 目的:对科室收住的OSAHS患者术后护理和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OSAHS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通过对23例OSAHS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指导等,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果:23例OSAHS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心理障碍、无感染,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 刘媛媛樊莉王娜
- 关键词:心理护理
- 认知行为疗法对高龄ERCP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高龄(>70岁)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高龄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科收治的60例高龄ERC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另选体检中心的60名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健康组),ERCP患者和健康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健康组仅作心理评估。于入院24 h内和出院前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比较其干预效果。结果 ERCP患者干预前焦虑及抑郁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H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AD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ERCP高龄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可以促进高龄ERCP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症状。
- 陈红王娜张淑红
-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ERCP心理障碍高龄
- 基于横断面调研持续改进静脉治疗质量对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横断面调研持续改进静脉治疗质量对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65个临床科室的静脉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2017年12月采用西部联盟制定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表对调查对象的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进行横断面调研,在调研基础上于2018年1月采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静脉治疗质量,比较实施前(2017年12月)与实施后(2018年6月)输液病人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结果]实施后钢针使用率由13.5%降至2.9%(P<0.05),留置针使用率由74.0%升至81.3%(P<0.05),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使用率由5.5%升至5.9%(P>0.05),中心静脉导管(CVC)使用率由7.0%升至9.9%(P<0.05),钢针选择正确率由22.5%升至68.9%(P<0.05),留置针选择正确率由54.0%升至60.0%(P<0.05)。[结论]基于横断面调研持续改进静脉治疗质量可有效降低钢针使用率,推广并规范留置针的使用,对践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具有促进作用。
- 江艳芳王娜张淑红
- 关键词:PDCA静脉输液静脉治疗
- ERCP导丝非选择性进入胰管后胰管支架置入对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导丝非选择性进入胰管对术后胰腺炎(PE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因胆道疾病接受治疗性ERCP术,术中导丝非选择性进入胰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是否放置胰管支架分为胰管支架组(PS组)和无支架组(NS组),比较2组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24 h腹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以及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此研究共纳入患者190例,其中PS组97例,NS组93例。PS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为(94. 00±268. 00) U/L,高淀粉酶血症8例(8. 2%),PEP 2例(2. 1%),均为轻度PEP;住院总费用为(3. 45±1. 51)万元,术后24 h腹痛评分为(2. 00±1. 00)分,术后住院为(4. 00±3. 00) d。NS患者组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为(144. 00±246. 00) U/L,高淀粉酶血症17例(18. 3%),PEP 8例(8. 6%),其中轻度PEP 5例、中度PEP 2例、重度PEP 1例;住院总费用为(3. 03±1. 17)万元,术后24 h腹痛评分为(2. 00±1. 00)分,术后住院为(4. 00±4. 00) d。PS组ERCP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PEP发生率均低于N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总费用PS组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ERCP术后24 h腹痛评分、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胰管支架置入可降低ERCP术中导丝非选择性进入胰管者术后PEP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可作为该人群PEP的预防手段。
- 王佐正姚维杰黎明宋建军王娜陈红雍莉
-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胰管支架支架置入
- 舒适护理干预对反复行ERCP高龄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反复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高龄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12年1月-2016年10月间在本科反复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60例高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生理及心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鼻腔不适、恶心呕吐、口咽不适、口渴饥饿等不适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不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焦虑程度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利于病情的预后和康复。
- 王娜马红霞张淑红
-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ERCP
-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被引量:2
- 2012年
- 目前诊断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内镜鼻胆引流术(ENBD)随之亦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基础上施行的胆管置管引流减压技术,目的是降低胆管压力,充分引流胆汁,冲洗胆管,进行胆管造影,明确胆汁引流量,直接观察引流效果。2009年1~10月,我科实施ENBD患者62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王娜张曦
- 关键词: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护理
- 舒适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72 h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
- 张淑红王娜王倩倩
- 关键词:舒适护理胆总管结石
- 基于横断面调研改进静脉治疗质量对选择输液工具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横断面调研改进静脉治疗质量对选择输液工具的影响。方法:利用金数据在线创建《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表》表单,统一培训护士,通过手机扫入二维码对65个临床科室的静脉治疗状况进行横断面调研,分析影响因素,制定改善措施并比较实施前后输液工具的使用状况。结果:实施后钢针使用率、留置针使用率均优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钢针选择不规范率、留置针选择不规范率及无针输液连接率均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横断面调研是静脉治疗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钢针的使用率,提高并规范了留置针的使用率,对实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有促进作用,利于静脉治疗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 马红霞张淑红吴晶晶王倩倩王娜
- 关键词:静脉治疗
- 扁桃体切除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手术,其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出血。本文就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术前护理1.1一般护理:主管护士于术前1天向患者交代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手术医生及麻醉方式。向患者讲解关于全麻手术的注意事项,需禁食、禁水6小时以上,常规嘱患者于术前12点以后开始禁食、禁水。术前需备皮,剪指(趾)甲,手术当日晨去除内衣,更换清洁病服,人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男性剃胡须,根据麻醉方式做好皮试。清洁口腔,减少术后感染机率。检查有无松动牙齿,如发现,应预先拔除,进手术室前要将假牙、眼镜、手表、饰品等随身物品取下,并交给家人妥善保管。
- 王娜李霞
-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护理
- 阶段性核心运动配合疼痛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阶段性核心运动配合疼痛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干预组给予患者阶段性核心运动配合疼痛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康复效果与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阶段性核心运动配合疼痛护理后,干预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康复效果显著好于常规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阶段性核心运动配合疼痛护理后,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故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张艳红王娜鲍冬梅尹志侠刘雪艳
- 关键词:疼痛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