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贵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开角型
  • 3篇原发性开角型...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开角型
  • 3篇开角型青光眼
  • 3篇基因
  • 1篇少年型
  • 1篇青少年型
  • 1篇中央角膜
  • 1篇中央角膜厚度
  • 1篇基因学
  • 1篇角膜
  • 1篇角膜厚度
  • 1篇候选基因
  • 1篇ATO
  • 1篇病例
  • 1篇病例对照
  • 1篇病例对照研究

机构

  • 3篇汕头大学

作者

  • 3篇王德贵
  • 2篇张铭志
  • 1篇陈建欢
  • 1篇郑玉倩

传媒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TOH7和RFTN1与青少年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前期研究显示ATOH7和RFTN1基因的SNPs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增加成年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患病风险,本实验研究ATOH7和RFTN1基因的序列变异在青少年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juvenile-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JOAG)患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青少年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52例(确诊年龄<35岁)及298例对照者(年龄≥60岁)。收集研究对象的血样,提取DNA,然后对提取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后测定ATOH7单外显子的序列。另外对ATOH7上游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1900004和rs3858145)及RFTN1的SNP(rs690037)进行Taq Man分析检测其基因分型。结果:在青少年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ATOH7单外显子测序结果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位点。ATOH7测序结果发现的两个SNPs:rs7916697、rs61854782和ATOH7上游SNPs(rs1900004、rs3858145)及RFTN1的SNP(rs690037)的单倍体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校正P>0.05),ATOH7及RFTN1与青少年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没有相关性。结论:本实验前期研究虽显示ATOH7和RFTN1基因的SNPs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增加成年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风险,但本研究未发现与青少年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相关性,提示不同类型开角型青光眼可能在基因机制方面的差异。
王德贵陈建欢张铭志郑玉倩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基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眼病,其全球范围内的致盲率仅次于白内障。近几年来,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在眼科基础研究中应用较多,主要有家系连锁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病例对照相关研究等,通过这些方法已发现多个相关基因。目前已发现报道超过20个染色体位点与POAG相关,较为公认的有MYOC、OPTN、WDR36。然而这3个基因的突变能解释的POAG仅占不到10%。只有--JJ,部分POAG病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更多的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所导致。就目前较为明确的POAG相关基因位点,尤其是已确认的MYOC、OPTN、WDR36,以及最新发现的CAVI/CAV24个相关致病基因的定位、结构、功能和突变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揭示研究相关的一些规律,为POAG进一步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王德贵张铭志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候选基因
ATOH7和RFTN1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联研究
目的:  研究ATOH7和RFTN1基因的序列变异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患者中的作用,以及该基因与视盘的垂直杯盘比(VerticalCup-to-DiscRat...
王德贵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央角膜厚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