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冈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尿毒
  • 2篇导管
  • 2篇尿毒症
  • 2篇超声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涤纶
  • 1篇动力学变化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积液
  • 1篇心病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脏

机构

  • 12篇黄冈市中心医...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12篇王志芳
  • 7篇李益明
  • 6篇张玲
  • 6篇李火平
  • 5篇徐成胜
  • 3篇祝亮
  • 3篇金朝霞
  • 3篇谢斌
  • 2篇倪斌
  • 2篇杨亚东
  • 2篇沈正军
  • 2篇李宝云
  • 1篇赵现伟
  • 1篇秦缌惠
  • 1篇何敏
  • 1篇谢小平
  • 1篇张春
  • 1篇王连生
  • 1篇胡碧霞
  • 1篇范秋莲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毒症反复大量心包积液1例报告
2012年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后,心包积液在患者中的检出率日益增高,老年患者占46%~48.3%。
李益明王志芳张玲
关键词:尿毒症心包积液
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进展
2013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量心肌细胞坏死不能再生,可引发心室重构和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成为心脏病致死的首要原因。目前冠脉再灌注治疗虽能挽救部分缺血心肌,但仍不能补充坏死心肌。因此,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虽然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然而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徐成胜王志芳沈正军李火平倪斌
关键词:干细胞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李火平倪斌沈正军邓欣莲胡恒亮李益明王志芳杨亚东
该课题涉及的冠造的投照体位采用投照体位采用后前位,双斜位+轴位(头向或足向),角度因个体差异适当调整,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狭窄直径减少百分比来表示,将冠脉病变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冠脉成形术成功的标准:靶部位的血...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诊断
香豆素苷通过PI3K/AKT/mTOR通路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究香豆素苷(coumarin glycosides)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构建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香豆素苷类化合物圆锥绣球(hydrangea paniculata,HP)提取物处理模型肾病大鼠,实验室检查大鼠血糖、尿蛋白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大鼠足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和Prodocin以及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Desmin蛋白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磷酸化的蛋白表达。结果HP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肾功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明显上升,Nephrin和Prodocin的表达显著下调,Desmin的表达显著上调,PI3K/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随着HP浓度的增加,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随之下降,HP剂量依赖性地上调Nephrin和Prodocin,并下调Desmin,同时显著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P<0.05)。结论香豆素苷可通过活化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减轻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作用。
鲁庆红李益明王志芳张玲祝亮
关键词:MTOR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
尿毒清颗粒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作用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9月之间在医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加用尿毒清颗粒的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尿酸,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钙离子,磷离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数值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数据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在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尿酸,磷离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几个项目上,均为治疗后的数值低于治疗前,而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钙离子几个项目上,均为治疗后的数值高于治疗前,在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以上项目的比较中也都出现了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在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尿酸,磷离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几个项目上,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钙离子几个项目上,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尿毒清颗粒在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使用,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调节钙磷比,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值得在更广大的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祝亮鲁庆红王志芳邢晓珍姜金孝刘光道张玲李益明张春
关键词:尿毒清颗粒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肺血栓栓塞是指血栓从静脉或右侧心腔流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我国目前缺乏肺栓塞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重视,该病的患病率和疾病构成比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肺栓塞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常见心血管疾病[1].近年来,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该病的诊治进展作一个总的论述.
李火平徐成胜王秀君王昌权王志芳
关键词:肺栓塞
TEE技术与PAC法监测心脏容量负荷与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法与肺动脉导管(PAC)法监测心脏容量负荷与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一致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45例患者,术中分别采用TEE及PAC监测右室舒张末期容量(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量(RVESV)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一致性。结果:与基础值比较,TEE和PAC法均显示,负荷后RVEDV[TEE:(38±6)ml比(51±9ml),PAC:(153±17)ml比(188±19)ml]、RVESV[TEE:(19±4)ml比(33±5)ml,PAC:(92±16)ml比(110±23)ml]均显著增加(P均<0.01),RVEF均无显著差异(P>0.05)。PAC与TEE法在治疗前监测的RVEDV、RVESV、RVEF结果均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r=0.844、0.862、0.916,P均<0.01),在治疗后监测的RVEDV、RVESV的相关系数显著降到0.6以下(r=0.552、0.579,P均<0.05),RVEF的相关系数仍保持在0.8以上(r=0.892,P<0.01)。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肺动脉导管在临床监测中一致性较高,前者为非创伤性检查,便于临床采用。
徐成胜金朝霞王志芳谢斌李宝云李火平王连生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一种便于止血的肾穿刺术后腰后托
本实用新型属于腰后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止血的肾穿刺术后腰后托,其中,包括腰托,所述腰托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软垫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表面的搭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顶侧螺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
张玲李益明王志芳
文献传递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脑病发生的临床研究
李益明阮启荣王志芳朱立东祝亮张玲范秋莲谢小平焦克文胡碧霞秦缌惠何敏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改进,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呈增加趋势。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尿毒症脑病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血液净化的工作重点之一。有报道血液透析+...
关键词: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血液透析流行病学
超声造影在确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尖端的位置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在确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尖端的位置的作用。方法对45例透析患者根据传统体表定位法和Seldinger法,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置入TCC导管。术后常规超声剑突下心腔四切面直接观察导管尖端位置。对于不能确认管尖位置的则进行导管内CEUS再次确认。对于导管尖端未达目标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尖端至目标位置。术毕行胸片检查作对比。结果常规超声导管尖端识别率77.8%(35/45例),剩余10例行CEUS,识别率提高至100%。导管尖端一次性到达目标位置比率(62.2%),剩余需要重新调整管尖位置。结论超声或CEUS可实时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从而达到精确放置TCC导管的效果。本法具有安全、快速、准确、方便和无辐射等优点,值得推广。
赵现伟王志芳杨亚东张玲谢斌李益明
关键词:超声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