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逸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细胞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逆转录-聚合...
  • 3篇转录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合酶
  • 3篇肝炎
  • 2篇血淋巴细胞
  • 2篇鸭乙型肝炎
  • 2篇炎性
  • 2篇炎性细胞
  • 2篇炎性细胞因子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上海市血液中...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9篇瞿涤
  • 9篇王文逸
  • 3篇薛张纲
  • 3篇蒋豪
  • 3篇龙健儿
  • 3篇张光明
  • 3篇方浩
  • 2篇凌冰
  • 2篇钱开诚
  • 2篇陆萍
  • 2篇陈敏婕
  • 1篇闻玉梅
  • 1篇牛巍
  • 1篇黄宇闻
  • 1篇黄莉娜
  • 1篇曾毅
  • 1篇董生福
  • 1篇吕美铭
  • 1篇张悦庆
  • 1篇秦智强

传媒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异氟醚对人肺泡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研究异氟醚麻醉中人肺泡巨噬细胞IL 8、IL 1β、TNF α、IFN γ、IL 4和IL 10mRNA的表达 ,探讨异氟醚对肺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2 4例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 (n =12 )和对照组 (n =12 ) ,在麻醉诱导后即刻和 4h分别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从灌洗液中收获肺泡巨噬细胞提取RNA ,逆转录合成cDNA以 β actin为内对照作PCR后电泳扫描求积 ,检测肺泡巨噬细胞上述细胞因子、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异氟醚组麻醉诱导后 4h比麻醉诱导后即刻IL 8、IL 1β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 (P <0 .0 5 ) ,对照组麻醉诱导后 4h比麻醉诱导后即刻IL 8、IL 1βmRNA的表达轻度增加 (P <0 .0 5 ) ;在麻醉诱导后4h ,异氟醚组和对照组之间IL 8、IL 1β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TNF α、IFN γ、IL 4和IL 10mRNA的表达在麻醉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异氟醚能增强病人肺泡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 。
张光明蒋豪薛张纲方浩王文逸瞿涤
关键词:肺泡巨噬细胞异氟醚细胞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支气管肺泡灌洗
利用动物模型评估亚甲蓝光化学法红细胞病毒灭活效果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评估亚甲蓝光化学法 (MB P) (亚甲蓝浓度 5 μmol/L ,光照时间 1h ,光照强度 380 0 0lux)红细胞病毒灭活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①建立Beagle犬急性失血性贫血模型 ,观察经MB P处理的Beagle犬自体纠正贫血的效果、体内溶血情况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②将含不同基因组拷贝数的鸭乙肝病毒 (DHBV)的人红细胞经静脉感染 1日龄雏鸭。采用同位素核酸杂交法检测鸭血清中DHBVDNA ,计算病毒灭活前后人红细胞中DHBV的半数致死量 (ID50 ) )。结果 ①经MB P处理的犬自体红细胞输入Beagle犬体内未发生溶血 ,输血前后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尿素、肌酐等与输血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②经MB P灭活处理后 ,含DHBV红细胞的ID50 由 1 0 3 .3 5变为 1 0 8.3 5拷贝。结论 红细胞MB P病毒灭活是安全有效的。
陆萍凌冰钱开诚王文逸瞿涤吕美铭
关键词:红细胞病毒灭活BEAGLE犬
复方药物ZL-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模型中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ZL 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持续性感染模型中抗嗜肝DNA病毒的作用。方法应用中药复方ZL 1治疗实验感染鸭 ,口服给药 ,剂量 5 0 0mg·kg-1·d-1,分 2次服用 ,连续 4周。采用斑点分子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治疗后感染鸭血清和肝脏中病毒的动态变化。同时以拉米夫定及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 复方药物ZL 1治疗后血清中DHBVDNA均数从 3 .6× 10 10 拷贝 /ml下降至 0 .9× 10 10 拷贝 /ml(P <0 .0 1) ,抑制病毒率为 75 % ,但尚不能清除病毒血症 ,肝组织中总DHBVDNA和DHBV超螺旋型DNA量无明显减少 ,停药观察 2周 ,病毒复制反弹不明显。拉米夫定治疗后可显著降低病毒血症 (P <0 .0 1) ,抑制病毒率达 99% ,同时肝组织中总DHBVDNA和DHBV超螺旋型DNA量减少 ,但停药观察 2周 ,病毒复制反弹明显。安慰剂组 (口服生理盐水 )治疗前后病毒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复方药物ZL 1治疗4周可使感染鸭病毒血症降低 ,但不能清除病毒血症 。
牛巍张继明王文逸龙健儿曾毅李泽琳瞿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γ mRNA的测定及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鸭IFN γ(DuIFN γ)在感染及控制病毒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基于β actin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通过RT PCR方法获得了 β actin的部分cDNA为看家基因 ,然后构建DuIFN γ靶片段的竞争性内参照 ,建立检测DuIFN 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 PCR方法。结果 建立了检测DuIFN 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 PCR方法 ,并检测了在PHA刺激下鸭外周血单核细胞IFN γmRNA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PHA刺激 2 4~ 36h ,DuIFN γmRNA转录量最高。以此方法对用DHBVpreSDNA或与IFN γDNA共免疫DHBV感染鸭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IFN γ表达质粒作为DNA免疫佐剂 ,可以增强宿主IFN γ的应答。结论 IFN γ表达质粒为DNA疫苗的有效佐剂。DuIFN 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 PCR方法为研究鸭IFN γ在DHBV感染及清除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龙健儿黄莉娜秦智强王文逸陈敏婕瞿涤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NA乙型肝炎病毒
利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评价血液成分中病毒的灭活效果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利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动物模型,评价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对血液成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将超离纯化的DHBV分别加入人血浆或人红细胞,经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将含不同基因组拷贝数DHBV的血浆成分经静脉感染1 d龄雏鸭。采用放射性核素核酸杂交法对血清中DHBV DNA进行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处理前、后人血浆及人红细胞中DHBV的半数感染计量(ID50)。结果结果显示加入DHBV的血浆在未经灭活处理前对1 d龄雏鸭的ID50值为103.33,而经病毒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10拷贝,灭活处理可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达6个Log;加入DHBV的红细胞灭活前ID50值为103.35,经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8.35拷贝,灭活处理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5个Log。结论利用DHBV感染动物模型,可以检测到少量病毒在自然感染宿主体内的感染性,可用于评判血液成分中病毒灭活方法的效果,亚甲蓝光化学处理对血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好于对红细胞中DNA病毒的灭活作用。
王文逸黄宇闻陆萍莫琴凌冰龙健儿韩小凌董生福瞿涤钱开诚
关键词:病毒灭活
IL-15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乙肝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IL 15真核表达质粒对乙肝蛋白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构建IL 15真核表达质粒 (简称pIL 15 )和含有IL 12信号肽的IL 15真核表达质粒 (简称pIL 2s 15 ) ,CTLL 2细胞增殖实验验证两种质粒真核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将这两种质粒分别与HBsAg共免疫BALB/C小鼠 ,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 HBsIgG及IgG1、IgG2a亚类的效价。结果 :与HBsAg蛋白疫苗共免疫时 ,pIL 15可使HBsAg诱导的抗 HBsIgG效价升高 ,显著高于载体pcDNA3 1与HB sAg共免疫对照组 ,pIL 2s 15对HBsAg诱导抗 HBsIgG效价没有明显影响。与HBsAg +pcDNA3 1组相比 ,HBsAg +pIL 2s 15组和HBsAg+pIL 15组诱生的抗HBsIgG2a亚类均升高 ,但前者IgG2a/IgG1比值最高 ,与HBsAg +pcDNA3 1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 ;HBsAg+pIL 15组IgG2a/IgG1比值与HBsAg +pcDNA3 1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pIL 15真核表达质粒可增强蛋白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pIL 2s 15真核表达质粒则主要使免疫应答趋向Th1型。
张炜王文逸陈敏婕瞿涤
关键词:白介素-15抗体形成
不同麻醉方法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复合麻醉中人外周血淋巴细胞IL - 8、IL - 1β基因表达 ,探讨异氟醚吸入和硬膜外阻滞对外周血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2 4例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 (n =12 )和硬膜外组 (n =12 ) ,在麻醉诱导后即刻和 4h分别取静脉血 2 0ml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 (Ficoll)进行梯度离心 ,从收获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 ,逆转录合成cDNA ,PCR后电泳扫描求积 ,检测淋巴细胞IL - 8、IL - 1β的mRNA表达。结果 :异氟醚组麻醉维持 4h后比麻醉诱导后即刻IL - 8、IL - 1β的表达增加 ,(P <0 .0 5 ) ,硬膜外组麻醉维持 4h与麻醉诱导后即刻IL - 8、IL - 1β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复合麻醉中吸入异氟醚能增强肝脏部分切除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 ,即在转录水平上 ,异氟醚能增强外周血炎性反应 ,而硬膜外阻滞无此效应。
张光明蒋豪薛张纲方浩王文逸瞿涤
关键词:麻醉细胞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外周血淋巴细胞
复合麻醉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复合麻醉中人外周血淋巴细胞IL 8、IL 1 β、TNF α基因表达 ,探讨异氟醚吸入和硬膜外阻滞对外周血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2 4例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n =1 2 )和硬膜外组 (n =1 2 ) ,在麻醉诱导后即刻和 4小时分别取静脉血 2 0ml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 (Ficoll)进行梯度离心 ,从获得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 ,逆转录合成cDNA ,PCR后电泳扫描求积 ,检测淋巴细胞IL 8、IL 1 β和TNF α的mRNA表达。 结果 异氟醚组麻醉维持 4小时比麻醉诱导后即刻IL 8、IL 1 β的表达增加 (P <0 0 5) ,硬膜外组麻醉维持 4小时与麻醉诱导后即刻IL 8、IL 1 β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两组均未检出TNF α基因表达。 结论 复合麻醉中吸入异氟醚能增强肝脏部分切除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 ,即在转录水平上 ,异氟醚能增强外周血炎性反应 ;
张光明蒋豪薛张纲方浩王文逸瞿涤
关键词:复合麻醉促炎性细胞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硬膜外阻滞
重组乙肝病毒核心基因DNA与表面抗原-抗体共免疫应答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了解小鼠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免疫及与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HBsAg-抗HBs)联合免疫的应答。方法:用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N端144个氨基酸的重组质粒DNA(简称pHBc144)100μg及含1μgHBsAg的重组乙肝表面抗原-鼠抗体组建的复合物(简称sIC)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IgG和IgG1、IgG2a亚类的效价。用半定量PCR法分别检测鼠脾细胞IFN-γ及IL-4的mRNA。结果:pHBc144及sIC联合免疫鼠的抗HBs IgG、IgG1、IgG2a效价均显著高于sIC组(P<0.05)。同时小鼠还可产生抗HBc及由HBsAg、HBcAg特异诱生的IFN-γ及IL-4。但与sIC共免疫,小鼠对HBcAg诱生的IFN-γ mRNA有所降低。结论:可用HBcAg基因与sIC共免疫,以获得针对乙肝病毒2种结构蛋白的免疫应答。
张悦庆王文逸应哲康陈敏捷瞿涤闻玉梅
关键词: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基因免疫DNA免疫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