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晓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代谢能
  • 4篇营养
  • 4篇营养价值
  • 4篇油脂
  • 3篇营养价值评定
  • 3篇饲料
  • 2篇代谢
  • 2篇代谢能值
  • 2篇真代谢能
  • 2篇脂代谢
  • 2篇肉鹅
  • 2篇饲粮
  • 2篇维生素
  • 2篇维生素E水平
  • 2篇家禽
  • 1篇蛋白饲料
  • 1篇动物
  • 1篇动物蛋白
  • 1篇动物蛋白饲料
  • 1篇毒素

机构

  • 13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动物营养学国...

作者

  • 13篇王晓晓
  • 10篇王宝维
  • 8篇岳斌
  • 8篇张名爱
  • 8篇葛文华
  • 2篇史雪萍
  • 2篇舒常平
  • 2篇周小乔
  • 2篇李文立
  • 1篇薛海振
  • 1篇王伟伟
  • 1篇耿欣
  • 1篇王鑫

传媒

  • 4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中国饲料
  • 1篇饲料博览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仔鸡饲用猪油、豆油和鸭油的营养价值评定
能量是肉仔鸡日粮的第一限制性因素,能量的缺乏可抑制其他营养素的利用,进而影响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油脂是动物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所有饲料原料中具有最高的能值.Moura (2003)研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肉仔鸡采食含有定量...
李珂王晓晓万乃宝王宝维
关键词:肉仔鸡真代谢能养分利用率
一种测定鹅对油脂的代谢能值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鹅对油脂的代谢能值的方法,即在鹅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0%比例的油脂和1%微量元素、维生素来替代基础日粮进行饲喂,从而准确的测定鹅对油脂的代谢能值。本发明采用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油脂饲喂鹅,测定代谢能值,...
王宝维王晓晓葛文华张名爱岳斌
文献传递
富硒鹅肥肝对大鼠高脂血症的修复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研究富硒鹅肥肝对大鼠高脂血症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体重为150—18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喂养5 d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肥胖模型组、鹅肥肝组(低、中、高剂量)和富硒鹅肥肝组(低、中、高剂量),共8组,每组9只;对照组和肥胖模型组每天按20 g.kg-1BW灌注蒸馏水;鹅肥肝和富硒鹅肥肝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按10、20、30 g.kg-1BW灌注鹅肥肝和富硒鹅肥肝。灌胃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它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8周后,测定大鼠的成长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并做肝脏病理切片分析。【结果】与肥胖模型组相比,鹅肥肝低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肾周脂(P<0.05);富硒鹅肥肝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肾周脂、睾丸周脂、睾丸周脂率、体脂肪和体脂率(P<0.05)。富硒鹅肥肝低剂量组的体长显著低于鹅肥肝低剂量组(P<0.05)。与肥胖模型组相比,鹅肥肝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脂(TG)的含量(P<0.05),鹅肥肝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P<0.05)以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值(P<0.01),鹅肥肝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LDL-C的含量以及AI的值(P<0.05)。富硒鹅肥肝低、中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TC、LDL-C的含量(P<0.05)和AI的值(P<0.01);富硒鹅肥肝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LDL-C的水平(P<0.05)和AI的值(P<0.01)。与鹅肥肝低剂量组相比,富硒鹅肥肝低剂量组能极显著的降低大鼠的AI值(P<0.01)。与肥胖模型组相比,鹅肥肝低、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LA的活性(P<0.05);鹅肥肝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HL和LA的活性(P<0.05)。富硒鹅肥肝低、中剂量组可以显著的提高LPL和LA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LP的含量(P<0.05);富硒鹅肥肝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LA、LPL和HL的活性(P<0.05)。与鹅肥肝低剂量组相比,富硒鹅肥肝低剂量组能显著的提高LPL和LA的活性(P<0.05
王伟伟王宝维耿欣葛文华张名爱岳斌王晓晓
关键词:高脂血症
肉鹅营养需要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利用技术研究
王宝维1李文立葛文华张名爱岳斌廉爱玲吕广宙潘玉林孙作为史效华王晓晓王巧莉
中国肉鹅每年出栏数量为12亿只,产值超过800亿元,鹅饲养总量占全球90%以上,然而,中国肉鹅饲料营养价值和营养需要量参数数据库还处于空白,也未有制定肉鹅饲养标准,导致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配制饲料无章可循。针对上述制约产...
关键词:
关键词:肉鹅饲料营养价值
家禽油脂代谢能值评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油脂是一种重要的家禽高能饲料原料,在整个饲料配方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文章论述了影响油脂代谢能值评定的因素和评定方法对油脂代谢能测定结果的影响。
王晓晓王宝维
关键词:家禽油脂代谢能
家禽油脂代谢能值评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油脂是一种重要的家禽高能饲料原料,在整个饲料配方成本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因此,准确评价油脂的代谢能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油脂代谢能值的评定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油脂代谢能评定结果变异较大,油脂也成为代谢能最难评定的饲料原料之一。本文论述了影响油脂代谢能值评定的因素和评定方法对油脂代谢能测定结果的影响,以期为今后评定家禽油脂代谢能提供参考。
王晓晓王宝维
关键词:家禽油脂代谢能
鹅对动物蛋白饲料和油脂的营养价值评定
为了探索不同方法、不同品种对13种鹅饲用动物蛋白饲料和油脂饲料的真代谢能、常规养分利用率的差异,本研究共测定了1131个样品,分别完成了能量、CP、EE、AA、NDF、ADF、CF、Ca和P共28275个数据的测定。  ...
王晓晓
关键词:鹅养殖动物蛋白饲料营养价值
文献传递
套算法评定鹅的鸭油真代谢能值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以鸭油为研究对象,探索采用套算法对不同品种鹅真代谢能(TME)值的影响,从而确定鹅的鸭油TME值评定方法。分别选取260日龄健康五龙鹅和青农灰鹅各32只(公),采用2×2×2三因素正交试验设计,2个品种鹅分别采用2种饲喂方式(定量饲喂和直接强饲),饲喂2种饲粮(基础饲粮;基础饲粮+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共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8只鹅。试鹅单笼饲养,每天饲喂100 g,采用全收粪法收集排泄物。试验分2阶段,先饲喂基础饲粮,再饲喂鸭油饲粮,鸭油饲粮用10%的鸭油替代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五龙鹅和青农灰鹅的鸭油TME值分别为37.79和38.15 MJ/kg;2)品种内4个试验组的TME值,采用定量饲喂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组最高。3)品种间比较,青农灰鹅对鸭油的TME值显著高于五龙鹅(P<0.05)。综上所述,对鹅的鸭油代谢能值评定时,定量饲喂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测定的数据稳定性较高;鹅的鸭油TME值为37.79~38.15 MJ/kg;鹅的鸭油饲粮代谢能值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王宝维王晓晓葛文华张名爱岳斌史雪萍
关键词:真代谢能
饲粮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鹅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本试验以0~12周龄肝用型鹅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饲粮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青农灰鹅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确定育雏、育成期鹅维生素E的需要量。试验选择1日龄青农灰鹅1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鹅饲喂在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组)、5、10、20、40、80 IU/kg维生素E的饲粮,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0、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0~4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添加4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5~12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饲粮添加40、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降低12周龄鹅胸肌剪切力和失水率(P<0.05),饲粮添加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12周龄鹅半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3)提高饲粮维生素E水平可显著提高4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12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饲粮添加4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4周龄和12周龄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80 IU/kg维生素E组12周龄母鹅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20、40、80 IU/kg维生素E组12周龄公鹅血清中雌二醇、睾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论如下:1)维生素E对鹅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中尿酸、尿素氮、生殖激素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一定调控作用;2)根据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肝用型鹅饲粮维生素E最适添加量为:0~4周龄42.98 IU/kg,5~12周龄38.92~43.41 IU/kg;3)根据鹅血清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确定饲粮维生素E最低添加量为20 IU/kg。
周小乔王宝维葛文华张名爱岳斌王晓晓薛海振舒常平
关键词: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
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检测及去毒方法被引量:8
2011年
黄曲霉毒素(AF)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对大多数动物都有强烈的毒性作用,主要是改变饲料的适口性,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繁殖机能,导致动物繁殖机能紊乱。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以及薄层色谱(TLC)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酶联免疫(ELISA)检测法和放射免疫(RIA)检测法等检测方法,并对黄曲霉毒素的去毒方法做一综述。
王晓晓王宝维王鑫逄淑梅孙超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