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波

作品数:20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重症
  • 4篇心脏
  • 4篇血管
  • 3篇术后
  • 2篇氧合
  • 2篇胰腺
  • 2篇酸钠
  • 2篇体外膜肺氧合
  • 2篇球囊
  • 2篇缺血
  • 2篇肿瘤
  • 2篇重症患者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外膜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株
  • 2篇膜肺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机构

  • 13篇河南省人民医...
  • 8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0篇王海波
  • 10篇秦秉玉
  • 6篇代荣钦
  • 4篇邵换璋
  • 3篇张文筱
  • 3篇郭志松
  • 3篇刘一强
  • 3篇王天玉
  • 3篇程兆云
  • 3篇赵子牛
  • 3篇朱文亮
  • 2篇刘卫青
  • 2篇冯卫中
  • 2篇权晓强
  • 2篇李敏
  • 2篇赵健
  • 2篇黄晓佩
  • 2篇刘俊中
  • 2篇张志东
  • 2篇朱世超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199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戊酸钠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丙戊酸钠诱导SW1990凋亡的机制.方法 应用1、2、3、4、5 mmol/L的丙戊酸钠干预SW1990细胞,以未干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取3 mmol/L丙戊酸钠干预SW1990细胞24、48、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 丙戊酸钠对SW1990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组、不同时间组间生长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mmol/L丙戊酸钠干预SW1990细胞不同时间的凋亡率分别为(15.79 ±2.18)%、(26.73±2.36)%、(38.74±1.83)%,与对照组早期凋亡率[(2.99±0.87)%]比较,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经丙戊酸钠干预的SW1990细胞高表达Survivin基因(5.152±1.835),在经3 mmol/L丙戊酸钠干预24、48、72 h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977±1.531、2.639±1.017、1.034±0.239,随药物干预时间的延长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下调Survivin基因有关.
代荣钦秦涛秦秉玉郭志松张文筱史源王海波
关键词:丙戊酸钠胰腺肿瘤SURVIVIN基因
运用综合策略实现缺血心肌再血管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外科综合策略对冠心病再血管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脱泵搭桥450例(转为体外循环下搭桥17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搭桥417例,常温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不停跳搭桥33例。共移植血管2579支(平均2.9支/例),其中左乳内动脉893支,游离右乳内动脉118支,左桡动脉232支,右桡动脉82支,大隐静脉1254支;全动脉化130例。863例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死亡37例。结论: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能够完成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并取得良好效果。
孙俊杰程兆云赵子牛权晓强张志东王锋赵健刘传振王海波冯卫中
关键词:冠心病再血管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丙戊酸钠逆转肺癌细胞株A549/DDP顺铂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逆转人肺癌细胞株A549/DDP顺铂耐药性的体外研究及其机制。方法以浓度为10mo]/L的顺铂联合3mmol/L的丙戊酸钠干预A549/DDP细胞株,采用噻唑蓝(MTF)法检测细胞增殖;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凋亡因子SurvivinmRNA表达水平。结果顺铂单药对A549/DDP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弱,而丙戊酸钠单药可有效抑制A549/DDP细胞的增殖,顺铂单药组干预A549/DDP细胞48h的早期凋亡率为(7.84±1.34)%,而丙戊酸钠单药组为(23.29±1.98)%,两药联合组为(45.12±3.26)%。顺铂单药组SurvivinmRNA水平表达无明显改变,而丙戊酸钠单药组及两药联合组的Survivin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各项检测指标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药联合有协同作用,丙戊酸钠可逆转A549/DDP细胞株对顺铂的耐药性。结论丙戊酸钠可逆转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的表达水平相关。
代荣钦秦秉玉郭志松王文杰张文筱史源王海波刘卫青
关键词:顺铂丙戊酸钠耐药性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盐酸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择期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后直接转入ICU 的患者72 例,患者均无其他合并疾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组(A 组)36 ...
王海波李敏黄晓佩秦秉玉
心脏术后呼吸机撤离困难原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心脏手术术中多采用体外循环、低温等手段,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围手术期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呼吸循环不稳定、感染、术后肌无力、呼吸机撤离困难(撤机困难)等,对患者的各个器官功能均是巨大的挑战。对于重症患者,术后撤机困难较常见,本研究通过分析心脏术后撤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工作有所启示。
李敏邵换璋王海波秦秉玉
关键词:呼吸机撤离心脏术后心脑血管意外撤机困难重症患者心脏手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通过比较与分析CT脑灌注(CTPI)与血管造影(CTA)用于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价值,从而可为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CT对患者进行头颈部CTPI、CTA检查。统计两组诊断情况,并加以比较与分析。结果经检查发现,CT灌注图中,其中与患者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处共为50例,阳性率为86.2%明显高于CT检查16例,阳性率27.6%,P<0.05。灌注异常区CBV和CBF及MTT参数值与临床镜像健侧比较,P<0.05;经CTA检查发现,患者共存在10处单纯颈内动脉狭窄、20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8例颈内动脉且颅内动脉狭窄。联合CTA与CTPI检查发现,责任血管者采用CTPI检查阳性者38例,阳性率为65.5%明显高于无责任血管者12例,占20.7%,P<0.05。结论临床应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可较好地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从而为临床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刘俊中王天玉郭广涛王海波刘一强
关键词:CT脑灌注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免疫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屏障、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究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状况。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2例,观察组行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行普通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10d的免疫指标及预后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0d的白细胞计数(WBC)、淀粉酶(AMS)、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细胞CD4、CD4/CD8细胞比值、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CT评分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0d的WBC、AMS、Ig G、Ig M、Ig A、CD4、CD4/CD8、APACHEⅡ、CT评分等指标水平及感染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采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有效维护肠屏障功能、增强免疫力,并调整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王海波李敏邵换璋秦秉玉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肠内营养
ECMO在高危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救治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应用ECMO救治高危PE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期间共10例患者因高危肺栓塞启动ECMO,7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5±0.57岁。6例患者在ECMO上机前通过超声心动图和/或肺动脉血管造影确诊为肺栓塞。5例患者接受了导管介入血栓抽吸治疗,3例患者接受ECMO联合持续抗凝治疗,2例患者接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ECMO持续时间平均为93.59±62.05h,8例患者成功撤离ECMO,30d生存率为70%。结论高危肺栓塞患者应用ECMO可以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ECMO联合其他再灌注治疗可能比单独应用ECMO更加具有生存优势。
陈银银程文凤张慧峰杨建旭邱实陈超牛京京黄晓佩王海波朱文亮朱世超崔明哲李龙秦秉玉邵换璋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肺栓塞心脏骤停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在西方国家中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虽然是冠心病的低发国...
王海波
关键词:胰岛素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炎症因子
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分布及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肿瘤介入治疗的2 324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确定其在接受介入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分布及影响因素,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324例肿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136例,感染率为5.85%;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7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6株占50.59%,革兰阳性球菌76株占44.70%,真菌8株占4.71%;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分别占33.09%、25.74%及22.79%;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低下,使用≥3种抗菌药物及使用抑制剂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肿瘤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身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加强医院护理,减少患者接触病原菌的概率,可预防与控制肿瘤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刘一强杜丽娟王天玉王海波赵磊
关键词:肿瘤介入治疗医院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