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红
- 作品数:41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Hhcy及VitB干预对缺血性卒中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张哲成张静朱炬王素红崔磊田丽杨春梅刘娜李霞曾宪珠
- 本研究通过基础和临床两个部分进行了探讨。基础部分:首先,以高蛋氨酸饲料喂养大鼠以制作Hhcy模型,研究Hhcy对脑血管的影响。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脑部血管的超微结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hcy大鼠脑皮层血管中细...
- 关键词:
- 关键词:HHCYVITB缺血性卒中B族维生素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血脑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临床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HHcy可通过促发血管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毒性多种途径造成脑组织损伤,而血脑屏障(BBB)破坏是脑损害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环节,HH- cy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
- 张哲成路雅宁张静王素红朱炬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血浆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A)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 (a) [Lp(a) ]和载脂蛋白 (a) [Lp(a) ]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关系。 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 45例为观察研究对象 ,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 ,测定两组的Lp(a)与Apo(A)血浆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p(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Apo(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血浆Lp(a)升高与Apo(A)下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素红朱云玲杨新忠张静
- 关键词:脑梗死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研究
- <正>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非Hhcy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特点。方法选取Hhcy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非Hhcy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
- 王渝张哲成朱炬张静王素红金凤艳杨新忠田丽
- 文献传递
- B族维生素干预对Hhcy脑梗死患者抑郁情况的影响
- 目的:通过对Hhcy(hyperhomocysteinemia,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多种B族维生素干预,以降低其血浆tHcy(totalhomocysteine,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进一步评估对卒中...
- 张静张哲成朱炬王素红李倩
- 关键词:B族维生素HHCY脑梗死抑郁
- 以二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脊髓痨1例临床分析
- 脊髓痨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引起,是实质性神经梅毒的一种临床类型,临床特点常表现为双下肢感觉异常或感觉减退,腱反射消失,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但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对梅毒实验室检查抵触时,本病更容易被误诊、漏诊。现将...
- 王素红
- 文献传递
- B族维生素干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评价B族维生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方法,1 000例Hhcy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种B族维生素,即每日口服叶酸片2.5 mg、维生素B12片0.5 mg、维生素B6片25 mg,共治疗2年,随访观察2年。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12、24个月的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并记录治疗前、随访0.5、3、6、12、18、24个月MMSE的评分,观察两组MMSE下降≥2分病例发生的例数及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12、24个月,治疗组比对照组tHcy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0.5、3、6、12、18个月时治疗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时,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随访全程中曾出现过MMSE较治疗前水平下降≥2分的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4个月时,两组MMSE较治疗前水平下降≥2分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时,两组新发生的MMSE较治疗前水平下降≥2分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随访时间点两组新发生的MMSE较治疗前水平下降≥2分的患者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族维生素干预可能有助于减缓患者脑梗死后近期认知功能的衰退,但对远期的干预作用尚需进一步观察。
- 张静张哲成朱炬王素红田丽崔磊
- 关键词:B族维生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王素红赵树新朱云玲杨心忠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病例分析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静脉血栓形成CVST
- B族维生素对缺血性卒中干预的研究
- 目的通过多种B族维生素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卒中复发、非症状性影像学卒中再发、2年内全因死亡,以及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评价其对预防脑梗死复发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作用。
- 张哲成朱炬张静王素红崔磊田丽
- 文献传递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交感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2型糖尿病(DM)交感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Hhcy患者22例,并以22例2型糖尿病非Hhcy患者作为对照,采用丹麦Keypoint.net肌电图仪通过皮肤交感反射(SSR)检测技术,对2组患者进行四肢SSR测定,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SSR波平均潜伏期、波幅及上肢-下肢SSR潜伏期比和波幅比差异。结果:Hhcy组和非Hhcy组SSR潜伏期上肢分别为(1593.11±149.85)ms、(1539.75±149.22)ms(P>0.05);下肢分别为(2795.86±415.24)ms、(2617.93±327.61)ms(P<0.05)。Hhcy组和非Hhcy组SSR波幅上肢分别为(1.03±0.38)mV、(1.22±0.30)mV(P<0.01);下肢分别为(0.28±0.17)mV、(0.38±0.15)mV(P<0.01)。2组上肢-下肢SSR波幅比Hhcy组较非Hhcy组增高(P<0.01),而同侧上肢-下肢SSR潜伏期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hcy可以加重2型DM交感神经损害程度,且有长度依赖性特点,而SSR检测是简单可行的手段。
- 王素红张哲成刘娜朱炬张静
-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糖尿病神经病变交感神经系统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