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模拟情境式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模拟情景式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了该院2015级本科护生共88名,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名,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观察组采用模拟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两组学生在学习后采用问卷调查进行能力测评,对比两组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测评结果显示,采用模拟情景式教学的观察组护理能力和期末的考试成绩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情景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提升职业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值得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闫昱孙美玲路莉王红丽高佳音李佩玲
-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实验教学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调节作用,明确其相关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利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干预因素,信号通路阻断剂分别阻断EGFR、AKT、ERK、P38和JNK的磷酸化,观察EGFR对MMP-1表达的影响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诱导MMP-1的表达增加(P均〈0.05);MAPK和ERK激酶抑制剂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可阻断这种诱导(P均〈0.05)。结论EGFR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上调MMP-1的表达。
- 张宗峰王红丽时小丁马鑫李佩玲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APK/ERK
- 哈尔滨地区HPV感染现状及年龄的分层分布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分析哈尔滨地区不同年龄段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7 565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DNA基因分型,分析各组HPV的总感染率和各亚型感染率及其年龄分布特点。结果:HPV总感染率为20.10%(3 531/17 565)。年龄分层显示,以16-20岁感染率(40.12%)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危型以HPV16感染为主,低危型以HPV11感染为主,中国人常见亚型以HPV53感染为主。3 531例阳性标本中,单一感染率明显较多重感染率高(72.70%vs 27.30%,P〈0.005)。HPV感染者中检出率较高的亚型为16型(23.53%),其次为58型(15.49%)、52型(13.34%)、33型(11.47%)、53型(9.40%)、51型(8.69%)。结论:哈尔滨地区HPV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分布异质性,且感染年龄趋于年轻化。
- 于海聪李佩玲王红丽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年龄分布基因型
- 腹腔镜术后肌瘤组织残留致肌瘤复发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1病历资料
患者,39岁,孕1产1,月经史:初潮13岁,月经周期:24d,经期10d,木次月经:2012—07—24,主因“腰痛、下腹痛伴月经不规律半年”于2012—08-15入院。患者2006年曾因子宫肌瘤于当地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患者自诉医生告知其肌瘤剔除后未自腹腔取出(具体原因不详)致肌瘤残留于腹腔,患者未予重视。
- 张宇虹李佩玲邹寒雪王红丽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子宫肌瘤复发
- 微小RNA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及治疗价值
- 2013年
- 微小RNA(miRNAs)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耐药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iRNAs参与重要的生物过程,包括发育,分化,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本文着重于miRNA在卵巢癌中的作用、致癌或抑癌的机制以及以microRNAs为基础的治疗的可能性。
- 张宇虹李佩玲王红丽王洋洋赵琳李琳
- 关键词:卵巢癌MIRNASLET-7耐药
- LncRNA CCAT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若细胞内存在的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平衡被打破,肿瘤即发生。许多实验在肿瘤相关分子的研究方面具有突出发现。继mi RNA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 RNA)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因其数量、种类、功能状况不明确,被称为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有研究指出人类结肠癌相关转移因子-1(colon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1 CCAT1)在多种人类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浸润及预后密切相关。现有研究表明CCAT1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介导了染色体稳定、转录后调控并诱导细胞增殖,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处在研究的初期阶段。本文旨针对CCAT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前景予以综述,以期为肿瘤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
- 王世慧王红丽李佩玲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肿瘤
- 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方法以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班224人及2006级七年制硕士班82人为研究对象,对医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试并分析。结果接受标准化病人训练的医学生比接受模拟人训练的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强(P<0.05)。结论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方面效果显著。
- 李佩玲王红丽闫昱王洋洋马鑫方磊
-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妇产科实践教学
- 宫颈癌18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发病趋势、高危因素、临床病理特点、淋巴结转移情况,总结宫颈癌的发病特点,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88例经病理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35岁组、>35岁组两组,从孕产次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对18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病理特点、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总结。结果:(1)宫颈癌发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原因可能与宫颈癌患者的孕产次多有密切关系;(2)年轻宫颈癌患者症状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表现,体征以菜花型为主要类型;(3)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仍以鳞癌占绝大多数,分期以Ⅰ期患者为多,淋巴结转移以闭孔及髂血管旁淋巴结为主。结论:目前宫颈癌的发病人数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应重视宫颈癌的普查工作,尤其是对年轻女性,提高人们的筛查意识,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并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
- 樊庆春李佩玲王红丽
- 关键词:宫颈癌病例分析
- JMJD2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家族中的JMJD2A在正常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手术标本,包括子宫内膜癌组织5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的Eli VisionTM法检测标本中JMJD2A抗体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JMJD2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JMJD2A的表达与年龄、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无相关(P>0.05)。结论:JMJD2A可能是一个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癌基因,高表达提示子宫内膜癌。
- 李博超王红丽李佩玲
- 关键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子宫内膜肿瘤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