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葆芳

作品数:32 被引量:49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干旱
  • 11篇干旱区
  • 7篇土壤
  • 6篇杨树
  • 5篇沙漠化
  • 4篇性状
  • 4篇造林
  • 4篇梭梭
  • 4篇人工绿洲
  • 4篇种源
  • 4篇绿洲
  • 4篇灌溉
  • 3篇盐渍化
  • 3篇用材林
  • 3篇水资源
  • 3篇群众杨
  • 3篇萌蘖
  • 3篇荒漠化
  • 3篇灌溉量
  • 3篇灌区

机构

  • 29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中国林科院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32篇王葆芳
  • 11篇江泽平
  • 11篇杨晓晖
  • 9篇张景波
  • 9篇朱灵益
  • 4篇刘星晨
  • 3篇赵英铭
  • 3篇王君厚
  • 3篇郝玉光
  • 2篇熊士平
  • 2篇贾宝全
  • 2篇刘芳
  • 2篇李慧卿
  • 2篇王志刚
  • 2篇任培政
  • 2篇刘明虎
  • 1篇成铁龙
  • 1篇韦少敏
  • 1篇袁士云
  • 1篇刘建锋

传媒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林业科学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林业科技通讯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河北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技管理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质荒漠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32
2004年
本研究根据我国沙质荒漠化 (亦称沙漠化 )土地现状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需求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依据地表形态、植被、土壤三大特征 9项指标 (裸沙占地百分比、地表结皮、植被盖度、植被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量、速效磷、速效钾、土壤物理粘粒含量 ) ,应用多元回归方法筛选评价指标 ,采用多因素综合指标分级数量化法建立了地方、区域、国家 3种尺度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现状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经三个不同气候区野外实地验证 ,结果表明 ,地方、区域、国家 3种评价尺度的判对率分别为 81 .0 3%、84.48%、89.66%。该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准确性高、简便易行、便于推广等特点 ,适用于我国各层次的沙漠化土地监测与评价 。
王葆芳刘星晨王君厚丁国栋
关键词:沙质荒漠化沙漠化
内蒙干旱地区杨树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林木生长量被引量:6
1997年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的适宜灌溉量的研究表明,在林木生长后期增加灌水次数,可使胸径生长增加0.25~0.42cm。树冠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量均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1500、4500、7500、22500m3/hm2·a灌溉量的平均叶面积分别是19.3、24.5、30.5、43.4m2;平均叶干重分别是1.1、1.3、1.5、3.9kg;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97、1.23、1.53、2.18。林木蒸腾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259.7、1527.7、1988.4、4986.1m3/hm2。在一定范围内,林木材积生长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产材积量分别为3.04、4.08、4.51、8.73m3/hm2。虽然22500m3/hm2·a灌溉量的产材量最高,但材积需水系数最高,其耗水量是其它灌溉量的3~15倍。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内蒙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灌溉量以7500m3/hm2·a为宜。
王葆芳朱灵益
关键词:干旱区杨树灌溉量生长量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72
1998年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地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指示特定土地的生产力,并将各指标因子量化,给出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沙化)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国情和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需要,这次提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比较直观、便捷、实用,可以通过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或用数字影像在微机上用图像软件按象元水平解译遥感图像、制图。通过在三个不同气候区域的野外调查,验证利用遥感信息获取数据的可行性,证明沙质荒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遥感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分类评估沙化的空间分布。
高尚武王葆芳朱灵益王君厚张玉贵
关键词:荒漠化沙质荒漠化评价指标
梭梭种子性状和繁殖力的遗传变异与评价被引量:17
2008年
通过对梭梭6个种源的种子性状和繁殖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和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其质量指标差异大于形态指标,即单株种子重差异最大,干粒重次之,果翅长度最小;成活率的差异性明显大于发芽率。(2)各种源区间的种子性状和繁殖力之间的遗传差异为极显著水平,环境差异为显著水平,梭梭种子质量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而种子繁殖力则受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及土壤等多重因素控制。(3)种子各性状与成活率均呈正相关。除果翅长度与成活率相关不密切外,其它性状之间均为极显著相关。(4)在种子果翅长度、干粒重、单株种子重、发芽率和成活率等5个指标中,变异程度最高的是单株种子重,最低者为成活率;各种源区种子各性状具有较高的重复力(0.8580~0.9737),受强度遗传基因控制,通过种源选择可望获得良好效果;通过对发芽率指标选择,可比直掺从成活率选择提高2.40%~24.86%(10%的选择率)的遗传进度;经综合选优评价,内蒙磴口种源的种子性状和繁殖力最好,青海次之,其次为甘肃和内蒙乌后旗,内蒙额旗和新疆最差。
王葆芳张景波江泽平杨晓晖赵英铭
关键词:梭梭种源种子性状繁殖力
国内外沙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概述被引量:23
1997年
利用国内外资料,从狭义的沙漠化定义出发。
王葆芳
关键词:沙漠化指标体系
乌兰布和沙区不同供水量下杨树林地土壤水分和温度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提高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率,确定沙区杨树人工速生林的合理供水量,实现杨树人工林的科学化管控目标,通过4年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乌兰布和沙区‘小美旱杨’林地不同年供水量(1500、3000、4500、6000、7500m3/hm2)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供水量对土壤的增湿效应存在差异。各土层、各月土壤含水量均随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年供水量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出现在7月,而其他的出现在6月;‘小美旱杨’速生丰产的年供水量阈值为7500m3/hm2,它能使剖面土壤水分补给层达70cm以上,且补给层以及6—9月高温时期的土壤含水量均保持在20%以上;供水量越大,土壤含水量随树龄增加而降幅越大。年供水量每增加1500m3/hm2可提高土壤贮水量4.69%~7.43%,增加土壤有效含水量1.42%~15.5%;供水量对田间持水量影响不明显;随供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分亏缺明显趋于平缓,土壤温度递减,在同一土层内下降1.66~3.26℃,沿剖面向下降低8.64~9.66℃。最小和最大供水量应分别在4月低温期和7月高温期进行,以满足林木生长的水分和温度之需。
刘明虎张景波尚敏王葆芳
梭梭种源间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田间种源实验,对分布在中国5个自然分布区的5个种源梭梭〔Haloxylon ammodenaron(C.A.Mey.)Bge.〕苗期的10个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梭梭的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差异较大的性状有新生枝长度、生物量、主根数量和一级分枝数。5个种源中,内蒙古磴口种源梭梭幼苗的上述性状表现最好,其后依次为甘肃武威、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青海德令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与根部生长性状遗传力的相关程度高于苗期茎部生长性状,表型性状的相关程度高于遗传力。梭梭苗期种源选择的首选因子为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和地径性状,辅助因子为一级分枝数、主根数量和同化枝粗度。
王葆芳张景波杨晓晖江泽平
关键词:梭梭干旱区苗期性状
引黄灌区水资源利用与土壤盐渍化防治被引量:36
2004年
以内蒙古磴口县为例 ,对沿黄 (河 )灌区水资源利用及土壤盐渍化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现阶段采用引黄河水灌溉与竖井提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 ,是较为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模式 ;以控制耕作区内土壤次生盐渍化为目的的井灌与渠灌面积比例为 1∶5 .8,以调控磴口灌区水资源为目标的井灌与渠灌面积比例为 1 .2∶1 ;水泥渗漏型管道是较为理想的渠道输水方式 ,可减少渗漏损失 7.2 4 %~ 31 .1 4 %。同时 ,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土壤盐渍化防治可采取工程和生物相结合的措施 ,采用竖井以灌代排可使区域内平均脱盐率达 4 2 .8% ;春季用 1 5 0 0m3 /hm2 黄河水快速洗盐 ,可有效抑制土壤返盐 ;渠道防护林的营造可使农田地下水位降低 1 0~ 4 5cm ,影响范围达 35m。在沿黄 (河 )灌区进行合理的水盐综合调控 。
王葆芳杨晓晖江泽平
关键词:黄河灌区水资源利用土地盐渍化
干旱区造林时间对杨树造林质量的影响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长期以来干旱地区杨树春季造林质量不高问题,进行了春季不同时间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1)在干旱地区,随着春季造林时间的后移,其林分的成活率、保存率、萌蘖率、1级木和林木生长量递减,并且树冠结构的各项指标和叶量分布指数及叶面积指数也随之递减,而萌蘖度(P值)和3级木递增;(2)在干旱地区春季造林时间以4月1日-15日为宜;(3)在干旱地区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应在17%以上;(4)环境因子与萌蘖率、保存率和成活紧密相关的排序依次为气温、地温、日蒸发量、土壤含水率;萌蘖率与树冠各项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排序为叶量分布指数、叶片数、枝条数、树冠长度、冠幅、枝下高、叶面积。
张景波王葆芳张鸿怿
关键词:干旱地区小美旱杨造林时间造林质量
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江泽平肖文发李慧卿雷静品刘建锋成铁龙刘金龙黄选瑞王金叶钟永德史作民A.HinrichsH.Spiecker王葆芳袁士云
该项目为2002年度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吸收德国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主要研究内容有:研制西部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集成和示范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与模...
关键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