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象坤

作品数:159 被引量:2,470H指数:35
供职机构:江苏焦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5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1篇水稻
  • 31篇野生
  • 31篇野生稻
  • 29篇栽培
  • 27篇栽培稻
  • 25篇普通野生稻
  • 21篇稻种
  • 20篇籼粳
  • 20篇基因
  • 19篇杂交
  • 19篇种质
  • 18篇同工酶
  • 17篇性状
  • 15篇核心种质
  • 14篇亚洲栽培稻
  • 12篇育种
  • 12篇杂种
  • 12篇杂种优势
  • 12篇籼粳分化
  • 11篇云南稻种

机构

  • 99篇中国农业大学
  • 2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0篇延安大学
  • 7篇安徽省农业科...
  • 7篇吉林省农业科...
  • 6篇广西农业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九州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南省文物考...
  • 3篇辽宁省北方杂...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技大学

作者

  • 141篇王象坤
  • 55篇孙传清
  • 54篇李自超
  • 20篇张洪亮
  • 20篇才宏伟
  • 15篇曾亚文
  • 15篇申时全
  • 14篇陈亮
  • 13篇李任华
  • 12篇付永彩
  • 11篇杨忠义
  • 10篇姜廷波
  • 10篇张培江
  • 9篇吴长明
  • 9篇朱作峰
  • 8篇张居中
  • 7篇袁平荣
  • 6篇孙新立
  • 5篇曹永生
  • 5篇文国松

传媒

  • 17篇作物学报
  • 14篇Journa...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科学通报
  • 9篇中国水稻科学
  • 9篇北京农业大学...
  • 6篇吉林农业科学
  • 6篇农业考古
  • 6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杂交水稻
  • 5篇作物品种资源
  • 5篇植物遗传资源...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农学会水...
  • 2篇Acta B...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2001年原...
  • 2篇第一届全国野...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12篇2003
  • 9篇2002
  • 15篇2001
  • 13篇2000
  • 12篇1999
  • 12篇1998
  • 3篇1997
  • 10篇1996
  • 10篇1995
  • 6篇1994
  • 5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5篇1989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AA基因组特异的串联重复序列的克隆及其在中国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中的分化特征被引量:11
1998年
从籼稻(OryzasativaL.spp.indica)“窄叶青”中克隆到了1个重复序列(pOs139)。经分子杂交证明,pOs139为一稻属内AA基因组特异的串联重复序列。序列分析表明,pOs139以355bp为一重复单位。以pOs139为探针对29份中国普通野生稻和43份中国栽培稻的基因组DNA进行的分子杂交表明,籼、粳亚种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籼稻杂交带数明显多于粳稻,普通野生稻与籼稻相似,具有较多的杂交带数。拷贝数测定结果表明,pOs139在普通野生稻和籼稻中丰度均较高,在粳稻中丰度较低。结合pOs139的Southern杂交结果和以前的RAPD结果,认为籼稻和粳稻共同起源于普通野生稻。
王振山陈浩陈浩梁承志李小兵朱立煌
关键词:野生稻栽培稻串联重复序列进化
亚洲栽培稻的亚种及亚种间杂交稻的认定与分类被引量:43
1997年
人类在众多的野生稻中驯化成两个栽培稻种(species)。一个起源于非洲,即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由于产量低、适应性较差,该种已种植数千年迄今仍局限于西非尼日尔河流域及南美东北部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
王象坤李任华孙传清李自超才宏伟孙新立
关键词:栽培稻亚种杂交稻水稻
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炭化稻米的发现、形态学研究及意义被引量:24
1995年
应用扩散筛选法,从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样品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形态学研究表明,贾湖古稻多数为栽培粳与偏粳稻(L/W为1.88~2.48),少部分为栽培籼与偏籼稻(L/W为2.50~3.00)。该遗址文化层14C测年树轮校正值为8942~7868aBP,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炭化稻米。这一发现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还从古环境及农业起源机制方面,分析了贾湖先民较早开始稻作文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古气候边缘过渡效应的淮河流域或许是我国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
陈报章王象坤张居中
关键词:形态学新石器时代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穗颈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20
2005年
以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 ,籼稻品种特青为轮回亲本构建高代回交群体 ,用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 ,在第 1、2、3、4、7和 1 0染色体上定位到 7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1、2、3、4和 8染色体上定位到5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1 1和 1 2以外的 1 0条染色体上 ,共定位到 1 5个控制穗一、二次枝梗数和穗颖花数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大多表现负效 ,能显著减少群体的穗颈维管束数、枝梗数和颖花数 ,说明从野生稻演化成栽培稻的过程中 ,可能淘汰了一些对产量不利的QTL ,保留了有利的QTL。相当一部分控制穗颈维管束数、枝梗数及颖花数的QTL在染色体上成簇分布或紧密连锁 ,且加性效应的方向一致 ,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些性状表型显著相关的遗传基础 ,同时也说明在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下 。
荆彦辉孙传清谭禄宾付永彩张培江徐正进陈温福王象坤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维管束颖花数
广亲和水稻品种的同工酶遗传标记的初步研究
1993年
通过5种同工酶10个基因位点及形态指数法对80个 WCVs(广亲和品种)和54份典型籼粳稻品种的比较研究表明,WCVs 在形态上多表现为籼粳难分的偏粳和偏籼中间类型,而在同工酶上多表现为不同位点上籼粳特征酶带并存现象,作者找到一些与 WCVs 关系密切的同工酶基因标记,这为进一步研究广亲和基因与提高 WCVs 的筛选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孙新立才宏伟张旭王象坤
关键词:水稻同工酶
河南贾湖稻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农业起源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始终是国际学术界长盛不衰的话题.关于主要栽培作物的起源,国际上对西亚小麦起源、美洲玉米起源的研究,均有权威性结论,但对于稻米的起源问题,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1970年代以前,苏联学者瓦维洛夫(Н.И.Вавилов)提出作物起源一元论,认为作物起源中心必然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在其影响下,国际学术界一直认为南亚是稻米起源的中心,中国稻米则是从印度传来.中国学者丁颖、周拾禄曾在1940年代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中国栽培稻起源于中国,但在当时被学术界冷落.1970年代初,在距今近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丰富的稻作遗存并开展了研究;而美国学者哈兰(J.R.Harlan)又提出作物分散起源论,认为作物起源的中心不一定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这些成果打破了陈腐的一元论,把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中国.
张居中王象坤孔昭宸宋豫秦
关键词:贾湖遗址稻作起源
水稻中一个新的MYC基因的克隆及其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在水稻基因组序列中发现类似MYC序列的同源序列,并设计引物成功克隆了一个水稻OsMYC基因(GenBank登录号:AY398581 ),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分析。OsMYC基因具有典型的DNA结合结构域: 碱性区域 /螺旋 环 螺旋(bHLH)基序,与其他MYC类似基因的蛋白序列比对结果表明,OsMYC基因与AtMYC2、MYC7E和PG1等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是 78%、48%、46%,而在bHLH区的一致性分别为 95%、84%、77%,N端保守区的一致性分别为 81%、54%、52%;位于bHLH区域内的核定位信号区则完全一致;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AtMYC2、MYC7E和PG1等位于同一亚类。此外,该基因主要在营养器官中表达,茎秆中表达最强,根和叶片中较弱,并且能被外源ABA或Fe3 +所诱导,这与AtMYC2、MYC7E基因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该基因是水稻MYC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朱作峰孙传清付永彩钱晓茵杨金水王象坤
关键词:水稻克隆
广西稻种系统分类研究──Ⅱ广西稻种酯酶同工酶分析被引量:9
1994年
对1190份广西稻种作EST同工酶分析,共出现47种酶谱14条酶带,表明其遗传多样性。这在稻种分类和利用研究上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广西稻种主酶谱是15811A和1234α6810A;酶带中4α出现较多,而西南亚及其他地区品种中出现较多的13A及4A则出现较少;粳稻比籼稻更具酶的多样性,且有16个粳稻红米品种出现普遍野生稻特有的14A,显示出广西稻种的特色。分析结果表明,籼粳有明显的特征酶带,可兹区分为两个亚种;早稻与晚稻、粘稻与糯稻之间则无明显的特征带可兹区别,他们的分类地位应在籼粳亚种之下;光壳稻均具有粳稻特征带,应属粳亚种。品种类群谱型的聚类分析显示光壳稻与普通粳稻有一定距离,籼糯、陆籼和深水稻与早晚籼之间的距离较大,可利用其中的优良种质作杂交亲本以拓宽育种的遗传基础。
梁耀懋黎坤爱陆岗何聪黄宇红才宏伟王象坤
关键词:水稻酯酶
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被引量:142
2003年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地方稻种资源 5 0 5 2 6份的 2 6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为基本数据 ,研究了中国地方稻种资源的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包括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分组原则为按丁颖分类体系、按中国稻作生态区划、按中国稻作生态区内分籼粳两亚种、按中国行政省或自治区、按中国行政省或自治区内分籼粳两亚种、按单一性状等分组和不分组的大随机 ;组内取样量按组内个体数量的简单比例、平方根比例、对数比例和多样性指数比例确定 ;组内取样采用随机方法。应用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变异系数和表型保留比例等 5个参数来检验各取样策略所得的核心种质。结果表明 ,以丁颖分类体系分组、按平方根或对数比例在组内随机取样的策略为中国地方稻种核心种质初级样品的可行策略。在初级核心种质取样量上 ,以计算机提取 6 % ,加上人工定向取样增加优异种质和极值材料约 2 % ,使初级核心种质总数达 4 0 0 0份 ,约占总资源的 8%。
李自超张洪亮曹永生裘宗恩魏兴华汤圣祥余萍王象坤
关键词:地方稻种核心种质稻种资源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株高和抽穗期QTL定位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以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 ,在特青的遗传背景下构建了一套BC3 高代回交群体。利用 117个SSR标记分析 383个BC3 F2 株系的基因型 ,采用单标记分析法对控制元江普野株高和抽穗期的QTL进行分析。在北京和合肥两个地点试验结果表明 ,控制株高的QTL分布在第 1染色体上 ,在RM 10 4附近有一个QTL ,与sd 1位置相当 ,其对表现型变异的贡献率在两个地点分别为 2 7%和 2 8% ,其加性效应值分别为 2 6 2 4cm和 2 6 2 8cm,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显著提高回交群体的株高 ;在第 1、3、7、8、11染色体共检测到 6个控制抽穗期QTL ,其中第 8染色体RM 2 5附近控制抽穗期的QTL在两个地点的贡献率分别为 13%和 15 % ,加性效应值为 4 6 0d和 3 6 5d 。
谭禄宾张培江付永彩刘凤霞王象坤孙传清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亚洲栽培稻抽穗期QTL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