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 作品数:102 被引量:50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适用于林木苗期根际土壤取样的根箱培养装置
- 一种适用于林木苗期根际土壤取样的根箱培养装置,包括底部均设有排水孔的苗木生长室和根际土壤取样室,两室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后相通,连接部所在立面以及排水孔上蒙覆有隔离网,根际土壤取样室内,靠近连接部立面处设有进行距根不同距离...
- 田野刘东方升佐
- 文献传递
- 基于文献计量的人地系统耦合研究动态及热点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深入探究人地系统的研究动态及热点,借助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对1994—2023年国际上人地系统耦合相关文献的逐年发表数量、主要研究力量、关键词共现情况及突现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运用活力指数(activity index,AI)和吸引力指数(attraction index,AAI)评价不同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效率和学术影响力。研究发现:(1)人地耦合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94—1999年)、波动增长阶段(2000—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2009—2023年),研究数量、尺度及方法都在不断提升。(2)中国在人地耦合领域的研究强度呈现迅猛增加的趋势,但学术影响力及国际合作仍有待加强。(3)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管理是当前人地耦合领域的研究重点,未来应尤其注意中、大尺度的多要素、多系统耦合分析方法、框架及模型的研发,同时以要素间、系统间的耦合机制为科学基础,构建以自然保护为根本、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政策制度为重要手段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一体化管理模式。此外,应加强耦合理论、方法的实践应用,结合实例对耦合相关理论进行验证、优化与总结。结果将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赵金羽萨娜田野郑拴宁付晓吴钢桑卫国
-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 一种水质水体扫描仪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质水体扫描仪,包括控制器、电推杆、遮光罩、发光源和图像采集器,所述遮光罩连接电推杆的伸缩端,所述发光源和图像采集器设置于遮光罩内,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电推杆、发光源和图像采集器。需要作业时,控制器控制电...
- 杨溢赵纯源郑栓宁王豪伟李春明田野赵景柱
- 文献传递
- 苏北平原2个密度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固碳差异
- 2024年
- 【目的】比较2个密度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团聚体和固碳差异,揭示其土壤固碳过程,为制定有效的可持续人工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高密度(400株·hm^(-2))和低密度(278株·hm^(-2))杨树人工林(16年)表层土壤,利用最适湿度干筛法将土壤团聚体分为小(<0.25 mm)、中(0.25~2 mm)、大(>2 mm)粒级,测定各粒级中活性、慢性和惰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速率。【结果】与低密度相比,高密度杨树人工林土壤的中、小团聚体组成占比显著提升,大团聚体组成占比降低,分别为1.06%、21.92%和77.02%。2个密度杨树人工林的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密度人工林土壤各粒级活性和慢性有机碳含量较高,而惰性有机碳含量在<0.25 mm和0.25~2 mm粒级中较低。室内培养试验发现,与低密度人工林相比,高密度人工林土壤各粒级团聚体的碳矿化速率在整个培养阶段普遍较低,说明保守的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策略是高密度林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关键。林分密度对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活性和慢性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土壤惰性有机碳含量影响不显著;其中高密度林的土壤密度降低导致了活性和慢性有机碳含量的积累。【结论】合理调节林分密度是影响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有机碳组分的重要营林措施。高密度杨树人工林土壤的密度降低和保守的土壤碳代谢能力将有利于土壤碳固存。
- 杨豆刘超华李凤巧唐罗忠田野方升佐李孝刚
- 关键词:人工林营林措施土壤团聚体
- 东亚特有种瘤棘砂壳虫分类与生态学研究
- 余正杨军张文静田野刘乐冕Edward MITCHELL
- 一种春兰CgARF18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兰CgARF18基因及其应用,CgARF1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春兰栽培品种“宋梅”中克隆获得CgARF18的基因序...
- 徐子涵田野胡凤荣尚旭岚
- 一种用于测量树木直径的测量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树木直径的测量带,包括尺寸带和夹持组件,所述尺寸带标注有测量刻度,且其一侧面为防滑面;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设置于尺寸带的防滑面上,且位于测量刻度初始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尺寸带固定相连的底座、固定...
- 翟政田野周诗朝张贾宇秦广震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灶具的排烟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灶具的排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多个图像采集单元对同一位置的灶具中的烟雾同时进行图像采集;S2、将所述多个不同图像传输至图像分析单元,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用于...
- 郑拴宁崔宽田野
-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采用开沟隔离法,利用LI-8100型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对15年生的南方型杨树(Populus deltoides)人工林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区分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结果表明,开沟隔离处理后的10个月内,由于土壤中被截断根系具有自养呼吸和分解作用,土壤呼吸中的根系呼吸与微生物呼吸尚难以区分。尽管如此,研究表明15年生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总呼吸通量为9.74 tC.hm-.2a-1,其中,枯枝落叶等土壤表层凋落物分解所释放的碳通量是2.63 tC.hm-.2a-1,占总量的27.0%;林木根系呼吸与土壤微生物呼吸通量的和为7.11 tC.hm-.2a-1,占总量的73.0%。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与10 cm深处的土壤温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不同直径的杨树根系被截断后的活力变化有所不同,根系越粗,存活时间越长。
- 唐罗忠葛晓敏吴麟田野魏勇
-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土壤呼吸根系呼吸
- 间伐对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素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以南京长江滩地6年生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种间伐处理(对照、30%、40%、50%强度的下层伐和50%强度的机械伐),分析了不同间伐处理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无机氮、土壤水溶性有机氮(DON)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的影响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处理对土壤无机氮素含量、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50%强度的下层伐和机械伐处理下三者的含量较高,其含量随季节的动态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不同间伐处理下的3个层次中土壤有效氮素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0~5 cm土层的有效氮素含量明显较高;土壤有效氮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仅SMBN与DON、土壤硝态氮呈正相关关系。
- 囤兴建曲宏辉田野方升佐徐锡增
- 关键词:间伐强度土壤无机氮微生物量氮长江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