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婴幼儿喘息
  • 3篇喘息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降阶梯治疗
  • 2篇儿童
  • 2篇肺炎
  • 2篇阿奇霉素
  • 1篇短程
  • 1篇药物
  • 1篇用药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免疫缺...
  • 1篇原发性免疫缺...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田野
  • 5篇鲍一笑
  • 2篇华丽
  • 2篇李京阳
  • 2篇嵇若旭
  • 2篇刘海沛
  • 1篇高苗苗
  • 1篇曹兰芳
  • 1篇干欣欣
  • 1篇包军
  • 1篇范飞
  • 1篇丁国栋
  • 1篇杨芬
  • 1篇陈同辛
  • 1篇李菁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第十三届江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于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等4家医院选择轻中度急性发作期的喘息患儿206例,分为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0例。(1)观察组采用联合降阶梯方案:醋酸泼尼松片,0.5 mg/(kg·d),晨顿服,疗程3 d;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d),1次/d,疗程3 d;妥洛特罗贴剂,0.5 mg/d,1次/d,疗程7 d;氯雷他定糖浆,3 mg/d,1次/d,疗程14 d;孟鲁司特钠,4 mg/d,1次/d,疗程28 d。给药途径为口服或外用。(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mg/(kg·d),1次/d,疗程3 d;头孢类抗生素,用药剂量参照说明书,疗程3 d;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每次2.5~7.5 m L,每12 h 1次,疗程遵医嘱(药物连续服用不超过7 d);前两者为静脉给药。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疗效及喘息反复情况。结果治疗后7 d的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的症状体征积分和下降均值分别为5.89、4.84,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92.00%(P<0.05)。治疗后28 d的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的喘息反复发生率分别为24.00%、12.26%(P<0.05)。结论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轻中度急性发作期)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案,且可减少喘息反复发作风险,临床应用安全。
刘海沛鲍一笑田野曹兰芳董蔚倪世宏陈虹
关键词:联合用药降阶梯治疗喘息婴幼儿多中心临床研究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2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MPP患儿,耐药重症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中位年龄7.0(5.0~9.0)岁;耐药非重症组92例,男46例、女46例,中位年龄7.0(5.0~9.0)岁。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发热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肺实变是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乳酸脱氢酶、IgE水平升高,可能与耐药SMPP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发热时间、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对于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的发生均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P<0.05)。所有耐药MPP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耐药重症组住院天数为7.0(6.0~9.0)天,显著长于耐药非重症组[6.0(5.0~7.0)天];耐药重症组住院费用12 283(10 836~15 012)元,明显高于耐药非重症组[9 769(8 756~11 6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长,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肺部影像学改变重,给患儿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沉重。
陈梦雪李京阳杨芬田野李菁丁国栋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耐药重症肺炎儿童
短程小剂量口服激素在婴幼儿喘息急性期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与目前常用的静脉激素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相比,由泼尼松+阿奇霉素+妥洛特罗贴剂+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组成的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对婴幼儿喘息具有更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作为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组分之一的泼尼松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12月来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婴幼儿喘息患儿,共计100例,随机分为泼尼松组和对照组各50例。泼尼松组用药方案:泼尼松0.5 mg/(kg·d)×3 d,每天1次晨顿服;阿奇霉素10 mg/(kg·d)×3d,每天1次口服;妥洛特罗贴剂0.5 mg/d(1贴)×7 d;氯雷他定糖浆3 mL/d×14 d,每天1次口服;孟鲁司特钠4 mg/d×14 d,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除无泼尼松外,其他药物用法用量同泼尼松组。结果:(1)两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咳嗽、喘息、哮鸣音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2)泼尼松组在治疗第3天咳嗽、哮鸣音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程小剂量口服激素是婴幼儿喘息急性期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的有效组分之一。
嵇若旭李京阳鲍一笑田野范飞高苗苗干欣欣华丽
关键词:泼尼松婴幼儿喘息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中的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种以反复感染、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为特征的免疫系统疾病,该病预后差,生存期短。目前认为,根据发病机制,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达到免疫重建是根治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国外已有治疗X连锁高IgM血症、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综合征、白细胞黏附缺陷症等疾病的相关报道,供体来源、移植前预处理等都对移植的成功有很大影响。2006年9月我国已有首例PID患者接受了骨髓移植治疗,希望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PID患者通过骨髓移植治愈。
田野陈同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阿奇霉素在婴幼儿喘息联合降阶梯疗法中的疗效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前期的研究已经证明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期是安全有效的.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组分之一阿奇霉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儿童呼吸科门诊就诊的56例婴幼儿喘息患儿按Excel表格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29例,对照组27例.阿奇霉素组: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3d,口服泼尼松5 mg/d×3 d,每晚贴用妥洛特罗贴剂1贴(0.5 mg/d) ×7 d,口服氯雷他定3 mL/d×7 d,口服孟鲁司特纳4 mg/d ×7 d;对照组除无阿奇霉素外,其他药物用法与阿奇霉素组相同.在治疗第1、3、7天对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排痰难易的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1.阿奇霉素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喘息患儿的咳嗽、喘息、哮鸣音、排痰难易的症状,2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5.41 ±1.40、4.85±1.31比1.14 ±0.78、2.93 ± 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217.5、147.0,P均<0.05).2.阿奇霉素组喘息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排痰难易症状的改善在治疗第3天(0.52±0.51、0.28±0.45、0.24±0.44、0.38 ±0.49比0.89 ±0.42、0.74±0.45、0.62±0.69、0.67 ±0.48)和第7天(0.24 ±0.44、0.21 ±0.41、0.07 ±0.26、0.21 ±0.41比0.52±0.51、0.48 ±0.51、0.37±0.49、0.48 ±0.51)均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5、3.44、2.90、2.12、2.11、2.13、2.71、2.13,P均<0.05).结论 阿奇霉素+泼尼松+妥洛特罗贴剂+氯雷他定+孟鲁司特组成的联合降阶梯疗法能改善喘息患儿急性期咳嗽、喘息、哮鸣音、排痰难易各项症状,阿奇霉素是婴幼儿喘息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的有效组分之一.
田野嵇若旭鲍一笑刘海沛华丽
关键词:阿奇霉素喘息婴幼儿
大环内酯类药物非特异性抗炎特性及治疗哮喘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大环内酯类是一组具有14-16碳内酯环共同结构的药物。本综述主要探讨14、15环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1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机制1.1抑制炎症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能调节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释放及黏附分子表达;加强上皮细胞紧密连结,巩固防御屏障;抑制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弹性蛋白酶释放,促进凋亡;抑制嗜酸性粒细胞ROS产生;抑制巨噬细胞产生NO;促进单核细胞分化;
田野鲍一笑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药物哮喘
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分析
<正>目的:支原体感染是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多见于学龄前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常存在肺部实变或/和胸腔积液,常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等)耐药,需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激素静滴,甚至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目前已知...
田野鲍一笑
文献传递
阿奇霉素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粘液分泌作用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对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粘液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用不同浓度阿奇霉素预处理30分钟后,加入TNF-α (20ug/ml),在0、6、12、24小时分别收集上清液和...
田野包军鲍一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