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秋

作品数:18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食管
  • 9篇肿瘤
  • 6篇食管肿瘤
  • 6篇细胞
  • 6篇细胞癌
  • 6篇鳞状
  • 6篇鳞状细胞
  • 6篇鳞状细胞癌
  • 5篇食管癌
  • 4篇蛋白
  • 4篇贲门癌
  • 4篇贲门肿瘤
  • 4篇腺癌
  • 3篇蛋白质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癌组织
  • 3篇病变
  • 2篇蛋白质组
  • 2篇上皮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河南省食管癌...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18篇申秋
  • 17篇王立东
  • 13篇范宗民
  • 12篇宋昕
  • 11篇郭军辉
  • 11篇樊慧
  • 10篇郭涛
  • 7篇何欣
  • 6篇邢国兰
  • 5篇吴会芳
  • 5篇李琮宇
  • 5篇杜娴娟
  • 5篇冯笑山
  • 5篇吴爱群
  • 4篇高珊珊
  • 4篇李苹娟
  • 3篇刘保池
  • 3篇李江曼
  • 3篇高社干
  • 3篇任景丽

传媒

  • 1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7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贲门黏膜长度和贲门/食管固有层腺体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特点
1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食管末端腺癌和贲门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食管贲门交界部(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EJ)腺癌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
申秋
关键词:贲门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文献传递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固有腺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特征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固有腺的组织分布和组织化学特征。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奥新蓝-雪夫染色(AB-PAS染色)法,对来自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的4263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中食管固有腺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4263例患者中,检出食管固有腺2591例(61%),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均可检出食管固有腺,40岁以上年龄段检出率较高。从2591例中挑选出切片完整、染色均匀、无折叠的787例共1428张切片进行腺体分类:黏液腺占42.4%,混合腺占25.2%,贲门腺占24.5%,浆液腺仅占7.9%。抽取2653张切片进行腺体分布部位分析:黏膜下层腺体占49.0%,固有层腺体占26.7%,固有层/黏膜下层腺体占24.3%(P<0.05)。AB-PAS染色结果显示,食管黏膜固有层腺体以中性黏液腺为主,与贲门腺相似;食管黏膜下层以酸性黏液腺为主。食管固有层腺体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肠化和癌发生率均高于黏膜下层腺体(P<0.05)。腺体良性增生主要表现为腺体呈肿瘤侵袭性生长,侵犯食管上皮或破坏食管上皮,直至全部取代食管上皮。结论:食管固有腺增生,尤其是固有层内腺体增生是河南食管癌高发区较为常见的病理改变;固有层腺体从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肠化、取代食管上皮到癌变可能是该地区特殊的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组织学发生模式。
王立东周胜理李吉林任景丽张连群申秋李江曼郭涛孙志强陈宝平
关键词:腺体增生组织化学病理学
食管贲门双源癌与单发食管癌和贲门癌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对比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对食管贲门双源癌和单发食管癌及单发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和癌组织基因变化差异进行分析,筛选食管癌、贲门癌关键候选蛋白和基因。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与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分析比较食管贲门双源癌(4例)和单发食管癌(107例)、单发贲门癌(86例)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和癌组织全基因组。结果:根据SELDI-TOF-MS蛋白质组所筛选的候选蛋白与CGH所筛选的基因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发现:双源癌中食管癌血清蛋白质组和癌组织CGH变异基因位点相一致的蛋白有14种(52%,11/21);双源癌中贲门癌与单发贲门癌位点相一致的蛋白有2种(Beta-defensin 123,GARP);双源癌、单发贲门癌和单发食管癌3者相一致的蛋白有1种(sPLA2-ⅡA)。结论:所发现的基因变异位点与蛋白质组候选蛋白对比相一致的17种蛋白可能是食管和贲门癌变关键候选蛋白和基因。
王立东郭军辉宋昕冯笑山郭涛申秋袁翎李学民刘卫娜李苹娟常扶保李吉林焦新英范宗民尹艳春杜娴娟樊慧王苒
关键词:食管贲门双源癌蛋白质组比较基因组杂交
同卵双胞胎食管、贲门组织P53、PCNA蛋白的表达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同卵双胞胎食管贲门组织中P5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蛋白表达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分析来自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19对)、贲门(17对)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19对同卵双胞胎食管组织中,2个成员均为正常组织(NOR)11对,单发不典型增生(DYS)4对,单发食管鳞癌(SCC)3对,双发SCC1对,病理组织一致性为63.16%(12/19)。17对同卵双胞胎贲门组织中,2个成员均为NOR5对,单发DYS12对,病理组织一致率为29.41%(5/17)。食管与贲门组织病理组织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1对食管上皮组织均为NOR的同卵双胞胎中P53蛋白表达一致4对(36%),不一致7对(64%);PCNA蛋白表达一致10对(91%),不一致1对(8%)。1对双发SCC同卵双胞胎中P53、PCNA蛋白表达均为阳性。5对贲门上皮组织均为NOR的同卵双胞胎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PCNA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结论:后天环境因素对食管上皮分子改变起重要调节作用。
樊慧王立东李吉林张延瑞周福有冯常炜高社干焦新英张广平李学民周胜理岳文彬王晗晶宋昕郭明范宗民崔娟杜娴娟申秋郭军辉樊冬梅
关键词:P53PCNA同卵双胞胎食管
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离体前后及固定后的收缩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大标本离体前后和固定后的收缩变化规律,计算其离体后和固定后的收缩率,为光镜下贲门部位组织结构和范围测量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测量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大标本(不包括癌组织)离体前、后和固定后其长度收缩变化,计算收缩率。结果:①食管离体后的新鲜组织和固定后组织的收缩率分别为42%和31%。②贲门离体后的新鲜组织和固定后组织的收缩率分别为32%和24%。③食管和贲门组织总收缩率分别为64%和49%(P<0.05)。结论:食管和贲门组织在离体后和固定后都发生了显著的收缩变化。不同时期的收缩率不同。食管较之贲门组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态下有更明显的收缩变化。
申秋王立东常扶保李吉林宋昕任景丽范宗民郭军辉杨杰智申芳芳袁艺路勤
关键词:收缩率食管肿瘤贲门肿瘤手术切除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分析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加深对贲门癌,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以及食管下段原发性腺癌分类和分型的认识。方法:以食管鳞状上皮和贲门柱状上皮交界部的齿状线为参照,将贲门癌区分为4种类型A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下方;B型肿瘤2/3位于齿状线下方;C型肿瘤1/2位于齿状线下方;D型肿瘤1/3位于齿状线下方。分析比较河南贲门癌高发区595例贲门癌患者肿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征。结果:595例贲门癌患者中,男女性比例为3.5∶1。男性和女性贲门癌发生部位均以A型和B型为主(〉95%),高于C型和D型(P〈0.05)。青年贲门癌患者以A型为主(78%),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除男性和女性30-年龄段A型多于B型(P〈0.05),女性60-年龄段B型多于A型(P〈0.05)外,其余男性和女性各年龄段A型和B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95%以上属A型和B型,主要发生于解剖学贲门部位,与西方国家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部位明显不同,建议将贲门癌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
王立东李吉林张彦霞焦新英王俊宽杜娴娟吴会芳范宗民何欣宋昕申秋樊慧高姗姗常扶保常智慧吴爱群邢国兰
关键词:贲门癌
贲门解剖和组织学部位及其与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申秋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胃交界部贲门黏膜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439.58、6627.21、2867.65、4494.08、7762.68、6835.32、4095.94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742.48、9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冯笑山王立东单探幽郭涛李吉林范宗民焦新英常智慧高社干韩晶宋昕申秋樊慧王能超李韶华高珊珊何欣郭军辉刘宝池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蛋白质组学
食管癌和贲门癌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和贲门癌患者编码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方法,检测11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16例贲门腺癌患者和235名对照组RASSF1A基因型分布。结果:食管癌患者RASSF1A基因(Ser133Ala)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贲门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Ser+Ser/Ser基因型增加贲门癌的发生危险(OR值=2.06,95%CI=1.09-3.97,P=0.02)。结论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改变与贲门癌的发生有关,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无关。
刘保池王立东宋昕冯凯韩瑞刚杨孟选吴会芳樊慧邵珊张梅李吉林范宗民何欣申秋郭军辉邢国兰吴爱群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贲门肿瘤腺癌
不同胎龄胎儿食管上皮与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p16和PCNA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胎儿食管上皮发育与成人食管上皮癌(esophagealcarcer,EC)癌变多阶段演进过程中p16,PC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和RT-PCR方法比较不同胎龄(3-5月18例,6-9个月8例)食管上皮和67例正常成人食管上皮、56例基底细胞增生、36例不典型增生、44例高分化、22例低分化食管鳞癌癌组织中p16和PCNA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特征。结果:随胎儿胎龄增加,p16和PCNA蛋白表达呈升高趋势。但成人食管正常上皮p16阳性表达率较高,随病变程度加重,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而PCNA蛋白与此相反,随病变程度加重,PCNA蛋白阳性率均明显升高。高分化食管癌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食管癌组织(32%vs9%,χ^2=13.426,P〈0.05)。胎儿食管上皮发育和成年人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的p16和PCNAmRNA表达与上述蛋白表达特点相似,即随胎龄增加,p16和PCNAmRNA表达均呈升高趋势,而高分化食管癌组织p16mRNA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食管癌组织(68%vs32%,χ^2=32.059,P〈0.05),PCNAmR-NA表达与此相反(11%vs59%,χ^2=28.647,P〈0.05)。结论胎儿食管上皮发育过程中和成人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16和PCNA表达,这种不同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分化结局的分子机制之一。
邢国兰王立东郭军辉郭涛聂春红李琮宇孙哲李江曼范宗民李吉林何欣申秋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P16PCN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