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文学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客体化
  • 2篇别尔嘉耶夫
  • 1篇单向度
  • 1篇意蕴
  • 1篇异化
  • 1篇哲学批判
  • 1篇哲学转向
  • 1篇真理
  • 1篇上帝
  • 1篇世界观
  • 1篇奴役
  • 1篇主义
  • 1篇自动化
  • 1篇宗教
  • 1篇宗教观
  • 1篇宗教理论
  • 1篇宗教作用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机构

  • 6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6篇石文学
  • 2篇周来顺
  • 1篇刘志刚

传媒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理论界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现实历史的观念批判——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思想研究
本文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思想进行了研究。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对当时德国甚或欧洲现实历史的观念表述。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就是对现实历史的观念批判,即马克思同时实现了双重向度的批判。在理论向度上,马克思实现了对思辨...
石文学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黑格尔法哲学哲学批判
文献传递
诱惑与奴役——别尔嘉耶夫论客体化世界观的表现形态被引量:1
2007年
别尔嘉耶夫认为时代性的危机在于客体化,客体化是外化,是精神对自己的异化。客体化是堕落,一切客体化了的事物都是部分的,而非整体的。全部客体化世界、客体化的社会及其组织,都可能变成压制人的沉重性而非完整性。客体化不仅表现为存在、上帝等观念,而且也表现为民族、国家等观念。客体化的最终克服在于最高真理的实现,而最高真理应是末世论的。
周来顺石文学
关键词:上帝奴役真理客体化
论别尔嘉耶夫末世论思想的独特前提
2008年
别尔嘉耶夫对客体化的世界观提出了诸多批判,他认为客体化世界观是把人向外抛,是使人服从于外在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和理性化条件。客体化是外化了的"非我"的产生,是奴役和堕落。由此,他指出只有在末世论的前提下,才能克服客体化对人的诱惑与奴役。但对别尔嘉耶夫的末世论的洞析是以对其历史、时间和创造等概念的理解为前提的,正是基于此点,本文将力图阐明这些前提性概念的内涵。
石文学周来顺
关键词:世界观客体化
马尔库塞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理论解析
2015年
马尔库塞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把"单向度"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根本特征来进行揭示和批判,在现实层面上深化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西方理性文化内核的批判。文章围绕"单向度"问题展开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分析,同时结合海德格尔的哲学形而上学批判和马克思的社会制度批判进行对比理解,并揭示他们批判的一致性。
石文学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自动化
本源维度:历史唯物主义的现象学意蕴
2014年
历史唯物主义终结了西方理论哲学传统,从哲学转向本真意义来看,它的革命性在于转换了存在问题的追问的方式,即将存在的总体追问从思想观念领域转换到了生产生活的历史领域。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不论是抽象的概念体系还是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都是与人类生活的本真意义相异化的;它所包含的一切追问与批判都在于呈现一个人类存在意义得以自由绽放的本真历史境域。正是在彻底转向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这一点上,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深厚的现象学意蕴。在现象学视域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多重哲学特质及其内在统一性也能得到明晰的规定。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现象学进行关联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意义的理解。
石文学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哲学转向历史性
从宗教思想来源谈马克思的宗教观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宗教思想来源的分析力图指出: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其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有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这也构成了马克思宗教观的基本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正确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指导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使之更能发挥积极作用,真正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刘志刚石文学
关键词:异化宗教观宗教理论宗教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