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海红

作品数:35 被引量:13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内障
  • 7篇晶状体
  • 7篇白内障
  • 6篇血管
  • 5篇翼状胬肉
  • 5篇胬肉
  • 5篇角膜
  • 4篇细胞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血管生成拟态
  • 3篇眼病
  • 3篇原发性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染色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膜炎
  • 3篇患病

机构

  • 34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徐州市第三人...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作者

  • 35篇石海红
  • 21篇管怀进
  • 16篇张俊芳
  • 12篇秦柏
  • 7篇杨铃
  • 5篇吴坚
  • 5篇杨梅
  • 4篇朱蓉嵘
  • 3篇胡楠
  • 3篇施健
  • 3篇顾宏卫
  • 2篇康丽华
  • 2篇李琳
  • 2篇荀鹏程
  • 2篇解正高
  • 2篇陆志荣
  • 2篇吴玉宇
  • 2篇桑爱民
  • 2篇严桢桢
  • 2篇孙建权

传媒

  • 7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交通医学
  • 3篇国际眼科纵览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内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管怀进周婧石海红吴坚张俊芳胡楠朱蓉嵘陆宏
白内障是全球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损害的眼病。据统计,全球盲人中一半以上是由白内障引起的。在中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的加快,白内障引起的视力损伤将越来越多,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白内障的防...
关键词:
关键词: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遗传多态性人工晶体植入
CRL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前房角关闭人群的关联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like receptor,CRL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nism,SNP)与汉族原发性前房角关闭人群的关联性。方法:以流行病学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收集江苏省阜宁县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出的原发性前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患者232例,正常对照306例。血样经DNA提取后采用TaqMan-MGB荧光探针法检测CRLR基因的rs1157699(C/T)位点SNP基因型,比较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结果:病例组的基因型分布(CC 67.4%,CT 30.0%,TT2.6%),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CC 71.3%,CT 27.0%,TT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的CRLR rs1157699位点SNP与原发性前房角关闭无相关性。
秦柏石海红朱蓉嵘张俊芳杨梅管怀进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中国汉族人群
直角边缘囊袋张力环预防兔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直角边缘囊袋张力环(capsule tension ring,CTR)预防兔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后,实验组植入CTR和CraneOV-55C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对照组只植入CraneOV-55CIOL。观察术后并发症和PCO情况。术后3mo行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晶状体后囊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3mo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发生了明显的PCO(P>0.05),各组Soemmering环形成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两组兔赤道部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了巨大的Soemmering环,大量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至后囊膜。结论:直角边缘CTR未能预防兔PCO的发生,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改进。
石海红吴坚杨铃
关键词:后囊膜混浊囊袋张力环
脓肿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脓肿分枝杆菌性角膜炎(MAK)的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刮取6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急性期MAK的病灶组织,其中4例作涂片Ziehl-Neelsen抗酸染色,3例作透射电镜(TEM)检查。另取2例角膜移植术中获得的慢性期MAK的角膜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包括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抗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EM检查。结果4例角膜刮片组织涂片抗酸染色后均见单个或聚集成束状、团块状红色分枝杆菌;还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及坏死的角膜上皮和基质组织,炎性细胞内外散在大量抗酸染色阳性分枝杆菌。2例角膜移植术者病变角膜HE染色可见角膜上皮局限性增生,基质变性、坏死、溃疡形成,病灶中可见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新生血管形成与纤维瘢痕组织增生;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未见明显阳性分枝杆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未见CD^4+、CD8^+细胞。3例角膜刮片组织电镜下可见形态多样的脓肿分枝杆菌,并可被单核巨噬细胞或中性白细胞吞噬,菌体中可见小空泡、异染颗粒等多种包含物;2例角膜移植术中获得的角膜板层组织电镜下见脓肿分枝杆菌形态多为细长杆状,细胞壁缺失(L型杆菌),内含物结构不清甚至消失,可见数个至几十个高电子密度的小颗粒散在于菌体内外。结论脓肿分枝杆菌引起的角膜炎早期呈急性化脓性炎症反应改变,晚期呈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反应改变,分枝杆菌多转变为L型,导致炎症反应长期迁延不愈。
殷丽姚勇管怀进张俊芳石海红杨铃
关键词:分枝杆菌感染角膜炎免疫组织化学显微镜检查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眼病发病中的作用
2021年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细胞表面受体,其信号通路参与炎性反应放大,抑制其通路可降低炎症水平。在感染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及临床患者,感染的角膜组织中TREM-1表达较正常角膜均显著增加,其可扩大角膜炎的炎性反应,与炎性介质以及临床炎症评分正相关。而抑制其信号通路则可不同程度降低角膜炎性反应,对角膜炎的临床预后有重要影响。此外,TREM-1在眼弓形虫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相关组织中表达也明显增加。目前TREM-1阻断剂LR12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唐秋阳石海红
关键词: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角膜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脱盲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影响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PTIE)患者脱盲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20-12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PTIE患者169例169眼临床资料。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IVIA)和/或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BCVA)≥0.05为脱盲组(103眼)和BCVA<0.05为单眼盲组(66眼),分析影响患者脱盲的因素。结果:PTIE患者治疗后脱盲率为53.5%。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BCVA≥手动、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眼底分级<3级以及未培养出毒力强微生物是患者脱盲的有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治疗前BCVA分两组,BCVA≥手动(OR=0.253, 95%CI:0.108~0.592)以及不伴有视网膜脱离(OR=0.241, 95%CI:0.103~0.564)是患者脱盲的有利因素。结论:治疗前BCVA较好、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眼底分级<3级以及未感染毒力强微生物是PTIE患者最终脱盲的有利因素。
唐秋阳施健张俊芳张淑丹桑爱民石海红
关键词:眼内炎开放性眼外伤预后
年龄对水合氯醛诱导的小鼠可逆性晶状体混浊及Na^(+)-K^(+)-ATP酶表达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究年龄对水合氯醛诱导的小鼠急性可逆性晶状体混浊及Na^(+)-K^(+)-ATP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青年(3月龄)和老年(24月龄)C57BL/6小鼠各12只,4%水合氯醛(400mg/kg)腹腔注射诱导急性可逆性晶状体混浊。在注射后10、20、30、45、60、90、120、150min分别应用裂隙灯观察晶状体混浊程度,根据晶状体混浊评价系统记录混浊程度分级情况并拍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晶状体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晶状体Na^(+)-K^(+)-ATP酶表达。结果:水合氯醛注射后两组小鼠晶状体混浊和消退过程相似,但青年组小鼠晶状体混浊出现早、持续时间略长,混浊厚重,呈乳白色;老年组小鼠晶状体混浊出现晚,持续时间略短,混浊轻薄,呈薄雾状。HE染色显示水合氯醛注射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下皮质聚集大量水泡,浅层晶状体纤维细胞结构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LECs及纤维Na^(+)-K^(+)-ATP酶的表达呈现阳性,水合氯醛注射前青年组和老年组小鼠LECs中Na^(+)-K^(+)-ATP酶表达较弱,注射后45min LECs中Na^(+)-K^(+)-ATP酶的表达上调,且老年组小鼠LECs的Na^(+)-K^(+)-ATP酶上调更为显著。结论:年龄影响水合氯醛诱导小鼠急性可逆性晶状体混浊,Na^(+)-K^(+)-ATP酶参与水合氯醛诱导的晶状体混浊。
秦柏张俊芳杨梅吴刘萍康丽华张国伟石海红管怀进
关键词:晶状体混浊水合氯醛年龄小鼠
外伤性枯草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总结外伤性枯草芽孢杆菌性眼内炎(TBSE)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TBSE者12例(1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初期行局部及全身抗炎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再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中合并眼内异物者6例,角膜环状浸润者8例,伴角膜溶解者7例,发展为全眼球炎者4例。起病时间均在48 h内,在乡村环境受伤者8例。单纯接受抗生素玻璃体内注射者5例,其中3例后至他院就诊,2例后行眼内容摘除,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硅油注入者5例,2例直接行眼内容摘除。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05者2例,光感~0.04者5例,5例为无光感。结论TBSE病情凶险,容易出现角膜环状浸润及角膜溶解,视力预后通常较差。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防止角膜溶解基础上及早进行玻璃体切除术。
施健唐秋阳张淑丹秦柏张俊芳石海红
关键词:眼内炎感染性外伤性杆菌预后
翼状胬肉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可能是术后复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翼状胬肉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凋亡/增生相关蛋白、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白细胞介素、热休克蛋白、紧密连接蛋白、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蛋白、病毒等,这些生物标志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关系,无明确的主次之分,可单独或协同促进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效调控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可能是预防、治疗和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重要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1,45:251-256)
贺梦璇石海红
关键词:翼状胬肉生物标志物
三种不同人晶状体固定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固定人晶状体的方法,探究氯仿固定液固定法与苦味酸固定液固定法制作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眼球摘除的晶状体30例,根据不同的晶状体石蜡切片固定方法分为传统组、氯仿组和苦味酸组,对比3组不同固定方法制作的石蜡切片标本经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结果:三组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方法均获得完整的组织结构切片,但是传统组切片HE染色后掉片较为严重,组织形态欠完整,并且较多的细胞发生变形,存在于晶状体内的各层细胞排列乱序,染色后对比度较差,染色不鲜艳。氯仿组细胞形态与组织结构保存完整,各层细胞有序排列,HE染色后对比明显,色泽鲜艳,但是组织结构出现部分不清晰现象,细胞也存在部分变形。苦味酸组切片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保存完整清楚,各层细胞排列整齐、染色鲜艳,对比清晰。结论:经过传统固定液改良而成的氯仿固定液和苦味酸固定液在制作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时效果更优。
秦柏张俊芳石海红杨铃朱曼辉
关键词:人晶状体石蜡切片HE染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