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顺有

作品数:53 被引量:1,186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盆地
  • 8篇地质
  • 7篇岩石
  • 7篇岩石圈
  • 7篇造山带
  • 7篇山带
  • 7篇构造带
  • 6篇地球物理
  • 5篇塔里木盆地
  • 5篇秦岭造山带
  • 5篇大陆动力学
  • 4篇地质意义
  • 4篇动力学
  • 4篇青藏高原
  • 4篇反演
  • 3篇东秦岭
  • 3篇山系
  • 3篇青藏
  • 3篇中央造山系
  • 3篇基底

机构

  • 53篇西北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53篇程顺有
  • 19篇张国伟
  • 16篇郭安林
  • 12篇董云鹏
  • 10篇姚安平
  • 7篇赖绍聪
  • 7篇刁博
  • 4篇王家林
  • 4篇吕拾零
  • 4篇张燕
  • 4篇陆晓芳
  • 3篇王小多
  • 3篇李三忠
  • 3篇李海明
  • 3篇刘少峰
  • 3篇孙延贵
  • 3篇裴先治
  • 3篇王正良
  • 3篇陈冠旭
  • 3篇许小强

传媒

  • 6篇西北大学学报...
  • 5篇地下水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学前缘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2篇地质通报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1
  • 1篇198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鞍桥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2012年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脆-韧性剪切带中,矿床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脆-韧性剪切带控。选择马鞍桥金矿床矿石、地层岩石和二长花岗斑岩的代表性样品,针对性地开展碳-氧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证明:成矿早阶段和主阶段成矿流体以变质热液或地层改造热液为主,而晚阶段则主要为大气降水。马鞍桥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为广义的类卡林型金矿床或属介于造山型和卡林型金矿床之间的过渡类型。
吕拾零程顺有朱赖民郭波李海明王正良寇婷
关键词:成矿流体矿床成因
深化大陆构造研究 发展板块构造 促进固体地球科学发展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提出深化大陆构造研究,发展板块构造,推动固体地球科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引起关注与讨论。方法面对当代地球科学的最新发展和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根据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在全球共性中的地域突出特点及其在现代地学发展中的独特意义,提出深化大陆构造研究的思考和建议。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和建议。结论深化大陆构造研究是发展板块构造,推动固体地球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势在必行。
张国伟郭安林董云鹏赖绍聪程顺有姚安平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固体地球科学
塔里木盆地高分辨率卫星磁异常特征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使用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提供的岩石圈磁场球谐模型的球谐系数,计算了塔里木盆地16~720阶、高度为0 km的垂向分量ΔZ,反映了塔里木地区高分辨率的卫星磁异常特征.盆地北部和南部的磁性特征明显不同,分界线大体在北纬40°附近,北部表现为东西向的负异常,南部表现为正异常特征,整体呈北东走向,中部被北西向异常所叠加.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盆地内部的磁异常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盆地基底可能并非一个完整块体,而是由多个古老地块拼合而成.
王小多程顺有许小强
关键词:球谐分析空间分辨率塔里木盆地
“赤水—涟源东西向构造带”厘定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2010年
中上扬子地块现今深部结构构造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其与形成演化相关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构造保存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赋存规律等更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地球物理场的详细处理、分离提取技术,结合地表地质的综合分析,发现并厘定了赤水—涟源东西向基底构造带,详述了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结果表明,该构造带是位于中上扬子地块与湘桂地区元古宙也许更早时期南北不同构造块体之间的重要界线,具有从基底到盖层多期次复活演化特点,在空间上有由南往北穿时推进的趋势,而形成演化时间上可主要归为两个时间段:前寒武纪晚期和白垩纪晚期之后。
程顺有郭安林陆晓芳王正良张燕李海明吕拾零
关键词:基底构造
共和盆地周缘晚古生代镁铁质火山岩地球化学及空间分布——玛积雪山三联点以及东古特提斯多岛洋启示被引量:12
2007年
共和盆地周缘晚古生代镁铁质火山岩分布于南侧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北侧宗务隆构造带和两者间的苦海-赛什塘带.阿尼玛卿带的镁铁质火山岩构成了以玛积雪山OIB为中心向东西两侧过渡为MORB的古洋脊热点构造,苦海-赛什塘带的镁铁质火山岩由E-MORB和大陆裂谷玄武岩构成,而宗务隆构造带的岩石则为略显富集的N-MORB.普遍低的Nb/U和Ce/Pb比值反映了区域性的镁铁质岩浆源区OIB物质的的影响.从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和构造关系分析,阿尼玛卿带与苦海-赛什塘带构成一古三联点构造.而苦海-赛什塘坳拉谷的形成为宗务隆带镁铁质火山岩源区遭受玛积雪山OIB物质可能的交代混染提供了构造通道.古三联点构造的出现和宗务隆带的开裂分割了本区诸造山带和地块.热点构造是本区晚古生代拉张体制主要的深部动力学原因,而它引发的三联点构造是形成多块体洋陆格局的主要构造形式之一.
郭安林张国伟孙延贵程顺有姚安平
关键词:OIB
秦岭造山带东段岩石圈状态及其构造意义
本文从秦岭造山带东段大地热流密度平面/剖面分布出发,详细分析了其岩石圈热结构与热状态特征,深入探讨了这些地球物理信息所揭示的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构造意义。
程顺有张国伟
关键词:东秦岭
文献传递
秦岭勉(县)略(阳)缝合带及南秦岭地块的变质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7
2003年
将变质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相结合 ,将造山过程与变质演化相结合 ,系统研究了勉 (县 )略 (阳 )缝合带的康县—高川段变质动力学特征及其与佛坪递增变质带的关系 ,认为该区变质作用时空演化特征表现为 :不同构造环境同时出现不同类型的变质 (如俯冲、拉张等 ) ,同一地带不同时期或阶段变质类型的叠加 (如俯冲与碰撞 ) ,不同地段具差异抬升的历史等特征 ,从而导致变质类型在空间上的复杂性。这一结果也表明勉略带是一复杂的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其内部不同的一系列构造岩片早期曾有不同的变质演化历史 ,后期经历了相似的变质叠加 ,最后在构造作用下差异抬升。该区变质作用演化可细分为 4个阶段 :主体发生于海西期并延续至印支早期的拉张变质作用阶段 ,晚海西—印支期俯冲变质作用阶段 ,印支晚期碰撞变质作用阶段和印支末期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和动力退变质作用阶段。勉略缝合带康县—高川段不同岩片及佛坪递增变质带的PTt轨迹研究 ,揭示了它们不同的变质动力学演化及俯冲、碰撞、拆沉的构造演化过程和机制 ,也反映了缝合带是由不同层次、起源和环境的岩石经构造作用混杂而成 ,并经历了后期差异隆升剥蚀历史。
李三忠赖绍聪张国伟李亚林程顺有
关键词:变质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变质作用
桩52断块沙I油藏沉积微相与油水关系被引量:2
1998年
桩52断块沙I油藏位于沾化凹陷五号桩近岸浊积扇中扇—外扇的沉积相带中。依据对油藏单井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在三维地震连井剖面上对标志层的对比标定结果发现,不同井中油层组顶、底界面由南向北依此被标定在时代较新的同相轴上,系统规则的跳穿相位现象预示油层组处于由南向北的前积反射体中。应用反射同相等时原理,确定出相邻井中油层组顶界等时关系,从而也就可划分对比出各井沉积旋回间小层的序列关系。经对各井间小层穿层数目在纵横连井剖面上的对比标定,将研究区近岸浊积体划分出由南向北、由老到新呈叠瓦状排列的20个前积小层,同一小层在空间上的展布为东西方向延伸较远且连通较好,南北方向延伸相对较短。由于穿时作用,垂向上一口井一般多可钻遇4个小层。各小层南缘位于浊积体上超面附近,储层粒序多呈正韵律特点,小层北缘位于下超面附近,具反韵律特点,小层中部一般为块状均质沉积。在研究区由南向北各小层的储集物性及含油性有逐渐变好的趋势,储集体中的高孔、高渗、高含油饱和度带多集中在研究区的中部和北部。
孙卫蒲仁海程顺有罗静兰张庆国陈振新刘泽俊马英俊
关键词:油藏沉积相油水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黄土山地地震采集技术被引量:8
2013年
为进一步探索黄土山地区地震采集的有效技术方法,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为例,在综合研究该区激发因素、接收因素和仪器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如下技术可获得满意的采集效果:1)针对含水黄土及胶泥等好的激发层位,单井小药量3~4kg、9~13口多井组合激发技术;2)4212.5m的大偏移距,2~3线的多线数,25m的小道距,120~160次的高覆盖次数,20个检波器线性组合检波等接收技术;3)采用90dB以上大动态范围,大增益,采样间隔1ms的高采样率,采样时间5s的长记录时间的仪器采集参数.
王正良程顺有罗军锁胡育波胡强李海明吕拾零马小刚李向志陈冠旭刘森
关键词:黄土山地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动力学模型——来自大地电磁测深的证据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建立秦岭造山带的岩石圈动力学模型是探索大陆动力学的前沿问题。方法 以地质和综合地球物理资料为约束,在对秦岭造山带东、西两段电性结构对比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 自中新生代以来,尤其是晚白垩世之后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深俯冲作用,导致南秦岭岩石圈强烈向北挤入,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北秦岭厚皮叠瓦逆冲带,现今处于以岩石圈叠置加厚的构造作用为主与拆沉作用初始发动并存状态;南秦岭正在经历拆沉-底侵的物质再循环作用,佛坪和南阳-邓县之间可能发育新的地幔柱;在造山带北、南深部边界与内部不同岩石圈块体之间还伴随不同性质的强烈走滑作用,导致物质的侧向传输。结论 秦岭造山带现今深部动力学状态直接制约着今后大地构造、气候和地表过程的动态相互作用,潜在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程顺有张国伟刁博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低阻层动力学模型岩石圈可持续发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