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玉刚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苹果
  • 3篇绿色防控
  • 3篇防控技术
  • 3篇斑病
  • 2篇药剂
  • 2篇植物
  • 2篇种群
  • 2篇种群数量
  • 2篇绿色防控技术
  • 2篇花生
  • 2篇防效
  • 1篇调节剂
  • 1篇新梢
  • 1篇新型农药
  • 1篇锈病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评价
  • 1篇叶斑
  • 1篇叶斑病
  • 1篇叶螨

机构

  • 15篇烟台市农业技...
  • 2篇烟台市农业科...
  • 1篇烟台海关技术...

作者

  • 15篇缪玉刚
  • 7篇任强
  • 7篇邹宗峰
  • 7篇刘英智
  • 5篇于凯
  • 5篇卢传兵
  • 3篇田明英
  • 2篇曹欣然
  • 1篇赵胜亭
  • 1篇张培苹
  • 1篇林建材
  • 1篇孙亮
  • 1篇张广和
  • 1篇高坤金
  • 1篇孙淑建
  • 1篇杨福丽
  • 1篇宋雷鸣

传媒

  • 5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烟台果树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落叶果树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植物检疫
  • 1篇北京农业(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番茄环斑病毒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24年
为准确高效地检测出植物样品中的番茄环斑病毒,提高检疫效率,本研究结合了巢式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根据番茄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成功建立了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番茄环斑病毒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两轮实时荧光PCR扩增发现只有在番茄环斑病毒侵染的植物样品中出现荧光扩增曲线,而感染TRSV、SBMV、TSWV、PDV、BPMV的植物样品和健康叶片的c DNA及对照ddH2O未检测到荧光信号,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根据梯度稀释法测得荧光扩增信号的最低浓度为498 ag/μL植物总RNA,说明该方法灵敏度较高,且重复性良好。两套引物探针的扩增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套引物探针扩增效率小于第二套引物探针扩增效率。本研究建立的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番茄环斑病毒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通过两轮实时荧光PCR检测相互验证,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是一种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
孟祥谦邹宗峰于凯王雪李金庆缪玉刚
关键词:番茄环斑病毒特异性灵敏度
瓜类果斑病田间接种试验初报被引量:1
2015年
本研究探究注射法、针刺法和喷雾法接种西瓜叶片瓜类果斑病,观察西瓜叶片感病情况。结果表明,3种接种方法均能使西瓜叶片感病,但发病时间和症状有所不同,注射法接种发病早,症状偏重,针刺法和喷雾法相似,发病晚且比注射法接种症状轻。通过田间观察,发现果斑病的扩展蔓延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低温高湿有利于果斑病的扩展蔓延,发病的适宜温度在25.0~28.0℃,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发病的时间约为8~10 d。
邹宗峰田明英缪玉刚
关键词:注射法针刺法喷雾法
甜樱桃果蝇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021年
为探讨甜樱桃果蝇的绿色防控方法,在烟台地区对甜樱桃果蝇进行不同防控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烟台地区5月26日前后至6月2日前后,悬挂无色透明的自制诱集瓶,使用糖:酒:醋:水比例为1∶2∶4∶2的糖醋液诱杀效果好。树体周围地面喷施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对果蝇的田间驱避效果最好。
林倩卢传兵缪玉刚任强刘英智孟祥谦
关键词:甜樱桃果蝇糖醋液诱杀药剂绿色防控
烟台市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被引量:3
2020年
根据小麦条锈病在山东省烟台市的发生特点,通过采取防治中心隔离、防治药物储备、防治药物轮换、防治监测普查等防控措施,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防止小麦条锈病的大面积扩散提供参考。
林倩于凯缪玉刚刘英智孟祥谦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防控措施防控对策
一种提高花生产量及减少落果的施药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施药方法,尤其是一种提高花生产量及减少落果的施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A-G农药;2、取A农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第一次拌种,然后取B农药,对种子进行第二次拌种,待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
田明英邹宗峰任强缪玉刚卢传兵刘英智曹欣然高坤金孙淑建杨福丽矫文利
文献传递
麦蚜种群数量对生境植被与防治措施变化的反应被引量:1
2019年
根据1980—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系统观测圃中小麦蚜虫调查数据,分析麦蚜种群数量与生境中植被状况、用药情况的关系,可明显划分为4个阶段。1980—1989年(Ⅰ)与1990—2001年(Ⅱ),植被单调,花粉植物少,几乎年年化学防治;2002—2010年(Ⅲ)与2011—2019年(Ⅳ),植被丰富,花粉植物多,仅1年化学防治。Ⅰ~Ⅳ阶段的最高百株蚜量依次为969头、2983头、1471头、426头,Ⅱ显著高于其他阶段,Ⅳ极显著低于其它阶段;Ⅰ~Ⅳ阶段的达防治指标天数依次为0.8 d、7.7 d、2.7 d、0 d,Ⅱ显著高于其他阶段;Ⅰ~Ⅳ阶段的发生高峰期分别为6月1日、5月27日、5月21日、5月13日,Ⅳ极显著早于其他阶段。由此可见,Ⅱ阶段为麦蚜猖獗为害期,而Ⅳ阶段麦蚜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远离防治指标,为害极轻。
刘英智张广和缪玉刚于凯
关键词:麦蚜猖獗
烟台地区樱桃果蝇消长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对樱桃果蝇的田间消长动态监测,初步明确烟台地区樱桃花期至采收期樱桃果蝇共有3次发生高峰,分别为4月25日前后、5月15日前后和6月3日前后。5月10日(果实膨大期)使用60目、80目防虫网的枝干网套法防治樱桃果蝇,30 d后防效均为100%;6月1日(果实转色期)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和1%苦参碱可溶液剂1 000倍液防治,药后5 d的防效分别为97.06%和94.12%。
任强缪玉刚邹宗峰宋雷鸣
关键词:生物药剂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新梢及叶片生长的调控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富士品种苹果生长过程中枝条过旺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富士苹果生长过程中枝条过旺的问题,本试验以清水为对照,选用3种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苹果新梢进行处理,调查不同处理对苹果枝条旺长及叶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5%调环酸钙400倍处理在抑制春梢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大叶面积和增加百叶重方面均有显著效果;50%矮壮素水剂400倍处理效果次之,15%多效唑悬浮剂1 000倍处理效果再次,两者在控制春梢旺长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增大叶面积和增加百叶重方面与清水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3种药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春梢生长,促进叶片生长,其中以5%调环酸钙400倍处理效果最好。建议可在苹果新梢生长初期,全树喷施一遍5%调环酸钙400倍液,能有效控制春梢旺长,促进叶片生长,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光合物质的积累。
孟祥谦邹宗峰曲诚怀王双磊缪玉刚
关键词:苹果植物生长调节剂
腈吡螨酯防治苹果叶螨和二斑叶螨的药效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果园施药试验,比较30%腈吡螨酯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与对照药剂20%三唑锡可湿性粉剂对苹果叶螨的防治效果,以及与对照药剂24%螺螨酯悬浮剂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腈吡螨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两种害螨均具较高防效,速效性和持效性也较好。药后1 d,该药剂防治苹果叶螨校正防效为88.40%~94.11%,防治二斑叶螨校正防效为83.55%~92.83%。药后14 d,该药剂防治苹果叶螨效果达99%以上,3个用量处理间防效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三唑锡;防治二斑叶螨效果达96.87~99.57%,与螺螨酯无显著差异。在试验剂量下,喷施腈吡螨酯对苹果树生长安全。
缪玉刚任强曲诚怀
关键词:苹果叶螨二斑叶螨田间防效
1959—2020年山东烟台黏虫种群数量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黏虫系统监测和统计数据,分析1959—2020年山东烟台黏虫种群演变特征。烟台市黏虫1年发生3代,第2代为主害代,多数年份可见第3代成虫。越冬代、第1代、第2代、第3代成虫发生期分别为3月中旬至5月中旬、5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下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1959—2020年,黏虫总体发生程度逐渐减轻,由当地常发性害虫演变为偶发性害虫。根据其成、幼虫监测结果,将当地黏虫发生为害分为1959—1971年、1972—1984年、1985—1996年、1997—2008年、2009—2020年共5个阶段,诱蛾量变化走势为高、最高、较低、中等、最低,5个阶段3个世代幼虫密度达防治指标累计年数依次为25、30、15、10、4年,反映了当地黏虫为害严重、最重、偏重、偏轻、轻的演变规律。分析认为,迁入虫源基数、作物种植结构及品种、气候条件、化学防控等是影响黏虫种群变化的主要原因。
刘英智卢传兵缪玉刚孙亮姜月菊
关键词:黏虫种群数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