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凯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荧光
  • 5篇荧光定量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4篇荧光光度测定...
  • 4篇合酶
  • 4篇测定法
  • 3篇酶链反应检测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定量聚合酶链...
  • 2篇荧光定量聚合...
  • 2篇荧光定量聚合...
  • 2篇支原体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体感
  • 2篇脲支原体
  • 2篇脲支原体感染

机构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荆门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蔡兰
  • 5篇罗凯
  • 5篇邹先进
  • 3篇刘颖
  • 2篇谢军花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感染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建立检测EBV感染的新方法并观察EBV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 鼻咽部活检组织和石蜡包埋标本 6 6例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和原位杂交 (ISH)两种方法检测EBV ,其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FQ PCR检测EBV DNA阴性 5 2例 ,其中 5 1例为炎性病变 ,另 1例为腺癌 ;EBV DNA阳性 14例 ,其中 13例为鳞状细胞癌 ,另 1例虽为炎症 ,但部分上皮细胞呈不典型增生。ISH检测EBV阴性 4 9例 ,其中 4 7例为炎性病变 ,2例为癌。EBV阳性 17例 ,其中 12例为癌 ,5例为炎性病变。FQ PCR和ISH检测EBV结果 ,经卡方检测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BV感染与鼻咽癌有高度相关性。FQ PCR检测EBV具有方法简单、快速。
邹先进罗凯刘颖蔡兰谢军花
关键词:EB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光度测定法鼻咽癌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基因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准确定量检测常见性病病原体基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FQ -PCR技术 ,检测了临床送检标本 36 41份。结果 :淋球菌 (NGH) 1416份、沙眼衣原体 (CT) 116 5份、解脲支原体 (UU) 76 5份 ,人乳头瘤病毒 (HPV6 .11) 2 14份、梅毒螺旋体 (TP) 81份 ,阳性率分别为 :2 6 % (36 8/ 1416 )、2 7% (315 /116 5 )、36 .5 % (2 79/ 76 5 )、77% (16 5 / 2 14)、2 1% (17/ 81)。阳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NGH、CT、UU、HPV6 .11、TP阳性标本DNA平均拷贝数 :2 .3× 10 6、8.5× 10 5、2 .4× 10 4 、5 .6× 10 7、3 .8× 10 5。 146例治疗后复查 ,其转阴率为NGH6 3 .9% (39)、CT70 % (33)、UU44 .7% (17)。治疗后复查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DNA拷贝平均数有明显下降。结论 :实时FQ -PCR技术检测常见性病病原体基因 ,具有简便、快捷、特异性高、定量准确等优点 ,对其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蔡兰邹先进罗凯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基因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光度测定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 ,准确定量检测待检标本中解脲支原体 (UU )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实时FQ PCR技术 ,检测标本 765份 ,并用常规PCR技术 ,对比检测了 85例。结果 FQ PCR检测的 765份标本 ,UU DNA阳性 2 79份 ,阳性率 3 6.5 % ,其DNA平均拷贝数为 2 .4× 10 4 。 3 8例阳性患者治疗 2周内复查 ,转阴率为 44.7% ,治疗 3周后复查 ,转阴率 76.0 % (P <0 .0 0 5 )。常规PCR结果重复检测时 ,2 5例阳性者中 2例变为阴性 ,而 60例阴性者中 4例变为阳性。FQ PCR结果重复时完全吻合。结论 实时FQ PCR检测UU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邹先进罗凯蔡兰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光度测定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活检组织EB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建立检测EBV感染的新方法并观察EBV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 鼻咽部活检组织和石蜡包埋标本6 6例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和原位杂交 (ISH)两种方法检测EBV ,其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FQ-PCR检测EBV -DNA阴性 5 2例 ,其中 5 1例为炎性病变 ,另 1例为腺癌 ;EBV -DNA阳性 14例 ,其中 13例为鳞状细胞癌 ,另 1例虽为炎症。但部分上皮细胞呈不典型增生。ISH检测EBV阳性 4 9例 ,其中 4 7例为炎性病变 2例为癌。EBV阳性 17例 ,其中 12例为癌 ,5例为炎性病变。FQ -PCR和ISH检测EBV结果 ,经卡方检测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BV感染与鼻咽癌有高度相关性。FQ -PCR检测EBV具有方法简单、快速、定量准确等优点。
蔡兰罗凯刘颖谢军花邹先进
关键词:EB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光度测定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 ,准确定量检测待检标本中解脲支原体 (UU)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FQ -PCR技术 ,检测男女生殖道标本 76 5份 ,并同时用常规PCR技术 ,对比检测了 85例。结果 FQ -PCR检测76 5份标本 ,UU -DNA阳性 2 79份 ,阳性率 36 .5 % ,其DNA平均拷贝数为 2 .4× 10 4。 38例阳性患者治疗两周内复查 ,转阴率仅为 4 4 .7% ,治疗 3w后复查 ,转阴率达 76 % (P <0 .0 0 5 )。常规PCR结果重复检测时 ,2 5例阳性中 2例变为阴性 ,而 6 0例阴性中 4例变为阳性。FQ -PCR结果重复时完全吻合。结论 FQ -PCR检测UU ,具有快速、特异性高、定量准确等优点 ,并可为临床评价疗效提供依据。
刘颖邹先进蔡兰罗凯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解脲支原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