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开君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军事政治法律更多>>
- 战争工具的自然性、精神性与现代性——对火药/火器的哲学思考
- 2019年
- 火药与火器具有自然之物与人类工具的双重性,它是包括身体性在内的人的存在本身的一种展现方式。因而,火药与火器的历史也是人的存在展开的历史:是生产与摧毁的历史,创生与死亡的历史,同时也是自然之物在工具生产中逐步进入更复杂甚至前所未有的组织化和商业化之中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古代武士与现代士兵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搏斗及身体的涵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皆可为武器"的原则在微观、宏观、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也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以及后现代的战争文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本文尝试从上述角度为"战争哲学"建立一种一般性的哲学分析基础。
- 耿开君
- 关键词:火药火器战争
- “超越”问题:“内在”与“外在”被引量:8
- 1998年
- “超越”是人类语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词,它被广泛地使用于涉及到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哲学,宗教,文化,艺术,日常生活.其中原因,简单地说,当然就是:超越是人类精神生活中至为重要的问题.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如此.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超越”一词也具有同样的地位.
- 耿开君
- 关键词:现代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现代汉语形上学本体论当代新儒家
- 建构一个评价中国文化的理论框架
- 2002年
- 本期“全球化与中国文化”问题笔谈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张祥龙教授、李宗桂教授、龚群教授、李翔海教授和耿开君教授参与。文化讨论是贯穿 2 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2 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 ,中国文化在当代有着怎样的存在境遇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怎样处理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特别是作为人类现代文化之主流的西方文化的关系 ?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下 ,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未来走向 ?这些都是备受学界关注的问题。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这一论题 ,本期刊发了这一组的笔谈文章 ,希望能够对促进有关讨论的进一步深入有所助益。
- 耿开君
- 关键词:中国文化
- 个体哲学的建构及其中国文化背景——评王晓华的《个体哲学》被引量:2
- 2002年
- 耿开君
- 关键词:中国文化书评文化背景本体论
- 战争理论中的尼采主义
- <正>一著名的英国战争史家John Keegan在他那本著名的《战争史》(A History of Warfare)中这样来定义战争——战争要比国家、外交和战略早许多个世纪。战争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它直达人心的最隐秘...
- 耿开君
- 文献传递
- 中国亟待建立修复正义的观念与实践体系被引量:7
- 2004年
- 耿开君
- 关键词:司法理论法律制度
- 古典学及其灵修时代
- 2009年
- 一 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古典学研究。这与社会科学的面向现实、面向未来截然不同。就如黄侃所说:学术研究不在于发现,而在于发明。何谓“发明”?当人类的、民族的、时代的心灵失去了方向、变得支离破碎的时候,最直接的合理的道路是回忆,回忆那个曾经的最淳朴的整体的时代,那种对人生宇宙问题的最基本应对方式,就像回忆大地、童年、故乡、母亲一样。因此,“发明”就是“回忆”,如果回忆不可唤回,那么末世已经降临。因此,对古典的回忆也是一条唯一的道路。
- 耿开君
- 关键词:古典灵修人文学术社会科学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