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种质
  • 7篇种质资源
  • 7篇小豆
  • 4篇豆种
  • 4篇小豆种质资源
  • 2篇聚类分析
  • 1篇豆类
  • 1篇豆类作物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优异资源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学
  • 1篇植物学性状
  • 1篇生长发育
  • 1篇食用
  • 1篇食用豆
  • 1篇食用豆类
  • 1篇同工酶
  • 1篇品种选育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胡家蓬
  • 5篇王述民
  • 3篇曹永生
  • 1篇郑卓杰
  • 1篇王晓鸣
  • 1篇王佩芝
  • 1篇胡英考
  • 1篇谭富娟
  • 1篇林黎奋
  • 1篇段醒男
  • 1篇宗绪晓
  • 1篇金文林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小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被引量:36
1999年
截至1996年底收集的中国小豆种质有4053份,其中栽培种3993份,野生种60份。地方农家品种占栽培种的97.4%,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和中部生态区。1986~1995年间对这些资源进行农艺性状和特性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直立,早熟,大粒,种子高蛋白、高淀粉含量,抗旱,抗寒,耐盐和抗病虫的种质。
胡家蓬
关键词:小豆种质资源
木豆简介被引量:2
2000年
胡家蓬
关键词:木豆植物学性状品种选育
小豆种质资源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3
2002年
对 5 8份野生小豆和 2 4 9份栽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了酯酶 (EST)、过氧化物酶 (PER)、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歧化酶 (SOD)的检测分析 ,共检测到 6个基因位点 ,33个等位基因。小豆等位酶基因在野生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栽培种 ,在国内地方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日本地方种。 4种同工酶的 6个基因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 .6 5 1,其中野生小豆的杂合度 (0 .6 36 )低于栽培小豆 (0 .6 6 4 ) ,说明小豆在长期的驯化和栽培过程中已经发生了遗传上的变异。依据同工酶谱带信息 ,把供试种质聚类并划分为 5个组群 ,野生种明显聚为 1类 ,栽培种聚为 4类 ,类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但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地理区域的差异似乎看不出明显的相关性。
王述民谭富娟胡家蓬
关键词:小豆种质资源同工酶
利用RAPD标记评价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9
2002年
本研究利用10个 RAPD 引物对180份小豆种质的基因组 DNA 进行扩增,共扩增出44条带,其中35条具有多态性,比例为79.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5条多态性带;平均遗传距离为0.274,变异幅度为0.05~0.60,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92;基于 RAPD 标记,把180份小豆种质聚类划分为4个组群,该组群的划分与小豆的生态地域性似乎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王述民胡英考胡家蓬
关键词:小豆RAPD标记聚类分析种质资源
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被引量:99
2002年
对 2 2 4份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鉴定 ,结果表明 ,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平均多样性指数为 1.0 35 ,高于国外材料 (0 .82 7) 2 0 .1%。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一共代表了小豆形态多样性的 5 6 %。基于形态性状 ,把 2 2 4份小豆种质聚类并划分为三大组群 ,第一组群 ,生育期较长 ,植株较高 ,子粒较小 ,半有限或无限生长 ,主要来源于长江中上游及西南地区 ;第二组群 ,生育期较短 ,植株较矮 ,子粒较大 ,有限生长 ,主要来源于东北及华北地区 ;第三组群的特征特性介于第一和第二组群之间 ,主要来源于华中地区。
王述民曹永生R J Redden胡家蓬T U sher
关键词:小豆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种质鉴定
小豆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Ⅴ.分期播种条件下小豆生长后期的反应被引量:6
1989年
笔者通过分期播种的手段,研究小豆的生长后期在不同自然温光条件下的反应,进一步揭示小豆的生物学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种植小豆最迟不应逾6月底。
金文林冯树桐胡家蓬
关键词:小豆分期播种生长发育
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研究
郑卓杰段醒男胡家蓬王佩芝林黎奋
1979-1985年通过多种方式共搜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14种豆类共6038份种质资源,其中国内4535份。对6038份资源按植物分类学进行整理,澄清了绿豆、小豆、豇豆和饭豆之间及利马豆不同类型在中国呈现的混乱,为...
关键词:
关键词:豆类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小豆部分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通过两年5点对149份中国小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鉴定与评价,充分证明了小豆为短日照作物,同时存在对日照不敏感类型;通过混合聚类,把供试材料划分为2群6类,其中来源于华北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种质具有更加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9份优异种质至少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态地区直接推广利用。
王述民胡家蓬曹永生宗绪晓王晓鸣ReddenR.J.LawrenceP.AmirulIslamF.M
关键词:小豆优异资源
中国小豆种质资源核心样品的初步建立被引量:19
2002年
基于地理区划、农艺性状鉴定和营养品质分析资料 ,通过离差平方和法聚类 ,采用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相结合 ,从 394 6份小豆种质资源中选取 4 0 8份种质作为核心样品 ,并经多样性指数和数值性状的t测验以及核心种质与全部种质的性状极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比较 。
王述民曹永生胡家蓬
关键词:小豆种质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