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琼瑶
-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日报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浅析党报媒体在新闻扶贫中的影响——从湖北日报实践看新闻扶贫
- 2021年
- 聚焦脱贫攻坚,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发展,是扶贫队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全力做好脱贫攻坚战宣传报道,是湖北省委机关报的重要政治任务。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作为报道扶贫战线的主要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深入解读中央各项脱贫政策,生动报道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积极挖掘基层先进典型和丰富实践,用新闻来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用报道来扶智扶志,为湖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 胡琼瑶汪彤
- 关键词:新闻扶贫大型系列报道
- 成就性报道如何“常报常新”——对湖北日报《大战大考——记录2020》系列特刊的回顾与思考
- 2021年
- 成就性报道是党报工作者经常接到的工作任务,是媒体唱响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从业者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或是机械堆积工作材料,导致行文枯燥、乏味,根本激不起受众的兴趣。成就报道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常报常新?本文以湖北日报《大战大考——记录2020》系列特刊为例,提出一些浅见。
- 汪彤胡琼瑶
- 关键词:成就性报道
- 融媒时代思辨性报道的实践探析——以《湖北日报》茶文化系列思辨报道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思辨性报道是媒体尽力挖掘新闻事件本身的丰富内涵,向受众提供了足够的思辨材料,给受众留下更多思考的一种报道形式。在融媒时代背景下,新兴传播方式和表达形式驱动着媒体主题报道因时而变,是媒体适应新时代一个新挑战,还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湖北日报》茶文化系列思辨报道为例,主要分析在融媒时代下,媒体如何进行思辨性报道,引领读者把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 廖志慧胡琼瑶陈雅博
- 关键词:思辨性报道
- 突发事件报道如何策划——湖北日报引江济汉应急调水报道评析
- 2014年
- 今年入夏以来,一场特大干旱肆虐汉江中下游平原。8月5日,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紧急部署提前启用引江济汉工程,实施应急调水抗旱。应急调水,事起突然,事件重大,对新闻宣传来说,这也是一次“应急”战、攻坚战。8月7日至14日,湖北日报连续大版面聚焦引江济汉工程应急调水,形成舆论强势,共计刊发报道文字21篇、新闻图片及示意图9幅。报道受到读者关注与点赞,也得到省领导肯定。
- 胡祥修黄中朝胡琼瑶
- 关键词:引江济汉工程特大干旱汉江中下游版面编排
-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 2015年
- 现在进入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层出不穷,众人追捧,所谓“微”。顾名思义,就是小,同时泛指文章精洁,寥寥数语穷其隐微。湖北日报南水北调大型报道策划了个“微栏目”——《琼瑶话调水》,正是承启了这一时髦的寓意,以求用串联的方式、清新的风格展现一个完整真实的南水北调。
- 胡琼瑶
- 关键词:调水琼瑶专栏南水北调报道策划
- 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防范与治理
- 2015年
- 新媒体时代,虚假失实新闻的产生与传播也呈现新的特点,网上不实信息成为媒体虚假新闻的重要来源,传统媒体上的失实新闻借网络传播扩散放大,虚假新闻经线上线下复合传播,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防范与治理,须要有新的思路与对策。
- 胡琼瑶刘自贤胡祥修
- 关键词:新媒体虚假新闻
-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媒体责任
- 2016年
-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有少数媒体未经详实调查,就公然宣传报道,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社会舆论,严重者甚至导致产业滑坡。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每一个人,影响面广,关注度高。在进行"舌尖上的安全"报道时,媒体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把握报道的分寸?如何让真相走在谣言的前面?值得探讨。被媒体"妖魔化"的农产品细数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报道,有的纯属子乌虚有,有的部分失实,有的以偏概全,
- 胡琼瑶
- 关键词:媒体责任社会舆论妖魔化草莓种植小龙虾消费投诉
- 访谈文案如何突显地方特色
- 2022年
- “不要过多地突出我个人,多展示孝昌的人文特色和精神风貌。”2021年11月16日晚上9时,在与孝昌县委书记胡斌孝沟通文案时,他一再强调。文案是做好访谈的前提条件,从主题的选择到问题的设置,再到回答的内容,都需精心设计。此次孝感7个县市区委书记访谈,每一个文案策划都进行了多次打磨、提炼,甚至推倒重来。文案如何突显地方特色?怎样呈现最为贴切?就此谈一点感受和体会。
- 胡琼瑶刘宇
- 关键词:文案策划人文特色访谈
- “三农”报道采访中如何与农民对话?被引量:1
- 2016年
-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曾说过,采访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问艺术。由此可见,采访技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三农”报道是党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跑“三农”战线的记者,必然要深入田间地头,感受农民生活,才能写出真实、鲜活的新闻报道,而其中最首要的是,如何与农民对话?如何采访到农民的真情实感?这将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立意、结构及可读性,需要下功夫揣摩、体会。
- 胡琼瑶
- 关键词:被采访者农村新闻采访提纲诱导式地方语言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