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雷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碳排放
  • 4篇城镇化
  • 3篇生态
  • 3篇主体功能区
  • 3篇功能区
  • 3篇二氧化碳排放
  • 2篇能源
  • 2篇面板数据
  • 2篇产业生态
  • 2篇产业生态化
  • 1篇一次能源
  • 1篇一次能源消费
  • 1篇三线建设
  • 1篇生产力
  • 1篇生态产品
  • 1篇生态化
  • 1篇生态化研究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省级面板数据

机构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南开大学
  • 3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华夏银行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篇胡雷
  • 5篇王军锋
  • 2篇余鸿
  • 2篇潘家华
  • 1篇罗栋燊

传媒

  • 2篇未来与发展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阅江学刊
  • 1篇城市与环境研...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定量分析和测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研究基于1980-2008年时间序列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定量分析湖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认为经济快速发展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能源效率的变化则是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拉低因素,湖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大量依赖煤炭,所以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变化对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影响不大。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加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从3个层面采取措施实行低碳发展。
刘畅胡雷王军锋汪文鹏
关键词:碳排放节能减排
气候生产力之要素辨析被引量:1
2018年
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与生态学意义上的生产力对自然要素有考察分析,但忽略了自然要素最为基本的气候要素。生态足迹和气候容量关于气候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则具有明确的涵盖。分析气候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界定的初级、工业和生态气候生产力可知,气候就是生产力,减缓气候变化就是改善生产力。气候生产力的研究,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深化。
潘家华胡雷
关键词:生产力生态足迹气候生产力
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1
2022年
文章考察了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的碳减排效应,分析了城镇化影响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制,构建了STIRPA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并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二者对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城镇化初期促进了碳排放,而后期促进了碳减排;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消费结构升级能够显著影响碳排放。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中部地区,消费结构升级能够显著促进碳减排,东部地区碳减排效果略好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升级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不显著;消费结构升级主要通过扩大非物质消费和扩大服务业占比两个路径对碳减排产生促进作用。
罗栋燊沈维萍胡雷
关键词: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碳排放
武汉市释放生态红利政策研究
2023年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新时代也即意味着“生态红利新时代”。面对人口、资源红利的日益消退,“生态新红利”逐渐被提上日程,成为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本文以武汉为典型区域探索在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生态红利释放的条件和政策保障,分析影响生态红利释放的制度障碍,提出完善释放生态红利的制度机制、以改革创新为引领,鼓励发展绿色技术、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四大政策建议,为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推进武汉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态红利”的统领作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生态崛起。
胡雷
关键词:生态产品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述评
产业生态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战略,源于产业生态理论与产业生态学,是对'产业生态'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产业生态化理论自产生以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广泛应用,无论是在理...
胡雷余鸿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
文献传递
我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首先从规模、结构和效率3个方面在理论上分析我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并利用1978-2012年的数据,采用对数迪氏平均指数分解方法(LMDI)量化分析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导致的经济增长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拉动因素;而城镇化过程中结构调整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拉低因素;城镇化过程中技术效应拉低了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与结构效应相比影响效果较小。研究认为:城镇化带来的结构变化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成为降低碳排放的最大因素,目前技术效应正在发挥作用,但是作用有限,如果要实现低碳城镇化,需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发挥技术效应的作用。
胡雷
关键词:城镇化碳排放脱钩LMDI
中国碳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中国主体功能区框架下构建碳市场的思路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开展,我国的碳交易处于启动阶段。目前我国主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以项目的形式参与全球碳交易。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这种碳交易形式的不足和面临的约束条件,并结合当前的发展阶段,认为中国需要逐步推动碳交易,而主体功能区划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并提出在主体功能区框架下构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思路。
胡雷王军锋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清洁发展机制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视角下的产业生态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产业生态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关键领域。当前,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为促进我国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互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产业生态化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面临着对产业生态内涵认识不足和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缺乏经济社会方法等不足。基于此,本文拟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利用生态经济理论方法,遵循环境——经济大系统的复合结构和运行规律,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模式。
胡雷王军锋
关键词:产业生态产业生态化主体功能区划
我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影响和短期波动效应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过去三十年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文中分析了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时间效应,用协整的方法检验了我国城镇化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并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影响的短期波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进程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短期内也存在波动效应。协整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碳排放增加1.4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碳排放相应增加1.86个百分点;中国的能源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相应减少0.04个百分点。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短期波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工业化会向负向调整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碳排放趋向均衡。
胡雷王军锋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碳排放
城乡收入差距会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吗?——基于IPAT扩展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前国内外关于收入差距如何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作者利用我国2000年~2012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基于IPAT扩展模型,实证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支持了Boyce等人的观点,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同时,研究中引入了城乡收入差距比和能源效率的交乘项,发现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我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节能减排。因此,政府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之外,还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胡雷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二氧化碳排放面板数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