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少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16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一株抗核盘菌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抗核盘菌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宁博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HL33‑6‑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387。该菌株是... 舒少华 崔灵利 严玲文献传递 一株抗灰霉菌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抗灰霉菌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HR38‑7,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388。该菌株是首次从蛇足石杉内生真... 舒少华 崔灵利 严玲文献传递 不同居群栝楼叶表皮气孔形态研究 目的:对采集于河南、河北、湖北和贵州四省的14个居群栝楼进行叶片气孔显微特征观察,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居群栝楼叶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形态及分布特性,并对观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谢果珍 王沫 舒少华 郭晓亮关键词:栝楼 叶表皮 气孔 表皮细胞 文献传递 不同居群栝楼叶表皮气孔形态研究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对采集于河南、河北、湖北和贵州四省共14个居群栝楼进行叶片气孔显微特征观察,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居群栝楼叶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形态及分布特性,并对观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居群栝楼气孔在叶片上分布较均匀,呈随机分布。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表皮细胞数在居群之间有所差别。结论叶表皮气孔及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可以作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指标。 谢果珍 舒少华 王沫关键词:栝楼 叶表皮 气孔 表皮细胞 玄参田小地老虎的为害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通过对玄参田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的为害调查及药剂防治研究,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玄参田的小地老虎发生及危害程度与前茬作物有关,以前茬为烟草和玉米的受害严重,平均受害率分别达到12.43%,15.68%。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是92.53%,91.69%。结论:在玄参苗期喷施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能有效防治小地老虎的为害。 杨小舰 王沫 舒少华 邹宗成 向开栋关键词:玄参 小地老虎 发生为害 栝楼抗肿瘤蛋白的纯化及活性研究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为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四川、云南等省市。主要以果实和根部入药,均是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材。瓜蒌,中国... 舒少华关键词:栝楼 核糖体失活蛋白 抗肿瘤活性 天花粉 蛋白纯化 过敏性反应 文献传递 不同居群栝楼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在扫描电镜下对采集于河南、河北、湖北和贵州四省共14个居群栝楼花粉形态进行观察,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不同居群栝楼花粉粒大小、形态及表面纹饰和萌发沟形态等方面进行观测,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4个居群栝楼花粉均为扁球形或近球形,花粉表面纹饰均呈穴状。不同居群在极轴长、赤道轴长、赤极比、孔穴密集程度以及萌发沟形态上有所差异。结论花粉形状和表面纹饰是不同居群作为同种植物所具备的共同特征;花粉大小及萌发沟形态的差异则体现出不同居群的差异,可以作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的佐证。 谢果珍 舒少华 王沫关键词:栝楼 花粉 一株抗灰霉菌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抗灰霉菌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HR38‑7,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388。该菌株是首次从蛇足石杉内生真... 舒少华 崔灵利 严玲文献传递 半夏间作玉米对半夏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20年 为探究间作玉米对半夏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固定半夏播种密度条件下,设置玉米宽窄行和等行2种间作方式并分别设置35、50和65 cm 3种株距,分析间作玉米条件下半夏生长环境的改变、半夏生长状况、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和种间竞争力以及半夏产量和药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半夏冠层光照强度降低,半夏叶面温度降低,土壤温度降低;间作玉米显著增加了半夏主叶叶面积、半夏出土部分叶柄长及半夏叶片SPAD值;间作系统中土地当量比增加,玉米竞争力强于半夏;间作玉米显著提高了半夏产量以及千粒重,其中以玉米35 cm株距等行间作下半夏产量最高,较半夏单作增产44%;间作玉米下的半夏药材质量和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均符合药典要求。间作玉米可为半夏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增强半夏生长势,提高半夏产量。 朱振兴 包婉玉 江林波 钟淑梅 马毅平 舒少华关键词:半夏 玉米 间作方式 种植密度 种间竞争力 药材质量 一株产石杉碱甲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ES026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和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中分离一株内生真菌,它能产生石杉碱甲或类似物,可用于大量生产石杉碱甲或类似物。本发明分离的内生真菌ES026经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为炭疽属胶孢种Coll... 王沫 徐晓苗 赵昕梅 舒少华 徐海杰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