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盛
- 作品数:59 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18)~F-FDG PET全身显像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全身显像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2例临床疑为PNS患者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将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23例)及临床、放射学随访4~24个月的结果 (32例)进行比较。结果 52例患者中,PET全身显像诊断为恶性病变者(包括既往恶性病变淋巴结转移者)23例,阴性29例。23例阳性者中有2例为假阳性,29例阴性者中有1例为假阴性。^(18)F-FDG PET全身显像对PNS恶性肿瘤检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5%(21/22),93.3%(28/30)和94.2%(49/52)。结论 ^(18)F-FDGPET全身显像能够较准确地诊断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对及早发现潜在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苏玉盛马云川张琳瑛尚建文彭程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18)F-FDG PET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胰腺良恶性病变18F-FDGPET显像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可疑胰腺恶性病变40例,静脉注射18F-FDG40min后行PET显像,获得三维断层影像和标准化摄取值(SUV),并与PET检查前2周内CT结果对照。结果PET诊断恶性病变30例,表现为胰腺病变部位代谢率增高,标准化摄取值>2.0;诊断良性病变10例,表现为局部代谢率轻度增高或不增高,SUV<2.0。24例PET检查结果与CT一致。经组织病理学检查(31例)及临床、放射学随访3~12个月(9例)证实胰腺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11例。18F-FDGPET正确诊断胰腺恶性病变28例,良性病变9例,诊断的敏感度为96.6%(28/29)、特异度为81.8%(9/11)、准确度为92.5%(37/40)。CT正确诊断胰腺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6例,诊断的敏感度为75.9%(22/29)、特异度为54.5%(6/11)、准确度为70%(28/40)。18F-FDGPET显像还发现6例CT检查未能确定的肝、肺及淋巴结转移灶。结论18F-FDGPET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王红艳马云川李德鹏苏玉盛尚建文张琳瑛彭程
- 关键词:胰腺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显像诊断恶性肿瘤初步应用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 探讨注射18FFDG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诊断恶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18FFDGPET胸腹部断层显像和标准化摄取值(SUV) 评价10 例正常人和18 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恶性肿瘤病人。结果 所有恶性肿瘤灶均呈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的放射性摄取,其中原发灶18 个,平均SUV 值4-42±1-29;转移灶19 个,平均SUV值2-06±0-56。结论 18FFDGPET显像对于探测恶性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具有很高价值。
- 马云川张琳瑛苏玉盛李德鹏尚建文彭程潘中允
- 关键词:PET显像^18F-FDG肿瘤
- 胶质瘤的^(18)F-FDG PET影像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胶质瘤18FFDGPET影像特征,提高其对胶质瘤术前诊断和术后复发与放射坏死鉴别诊断准确率。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84例,包括星形细胞瘤为5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5例,WHOⅡ混合性胶质瘤8例,WHOⅡ室管膜瘤5例。采用SiemensECAT47PET扫描仪行术前18FFDGPET脑显像。目视法观察胶质瘤肿瘤灶18FFDG分布,采用ROI,与对侧对应正常部位比较,判断病灶的代谢程度。结果56例星形细胞瘤中,WHOⅠ级6例18FFDG分布低于对侧相应部位的分布。Ⅱ级21例、Ⅲ级13例和Ⅵ级16例呈不同程度的18FFDG摄取增高。1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中,WHOⅡ级11例呈18FFDG摄取减低。Ⅲ级4例呈18FFDG摄取明显增高。WHOⅡ级混合性胶质瘤8例和室管膜瘤5例,都呈18FFDG摄取增高。根据胶质瘤对18FFDG摄取程度,可将病灶分为代谢减低灶和增高灶两类。Ⅰ级星形细胞瘤和Ⅱ级少突胶质瘤为18FFDG摄取减低灶。星形细胞瘤Ⅱ、Ⅲ、Ⅳ级,Ⅱ级混合性胶质瘤,Ⅱ级室管膜瘤,Ⅲ级少突胶质细胞瘤为18FFDG摄取增高灶。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和不同级别的少突胶质瘤的T/C,T/WM有明显差异,两两比较,P值都<0.01。结论胶质瘤对18FFDG摄取程度与肿瘤病理类型和肿瘤恶性程度有关,18FFDGPET可用于胶质瘤分级。根据对18FFDG的摄取程度,胶质瘤可分为高代谢灶和低代谢灶两类,18FFDGPET可用于高代谢胶质瘤的诊断与术后复发与放射坏死的鉴别,不能用于低代谢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李德鹏李坤成马云川苏玉盛张琳瑛尚建文
- 关键词:胶质瘤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氟代脱氧葡萄糖
- 正常脑老化进程中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减低的规律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利用统计参数图(SPM)分析正常人脑PET图像,研究正常脑老化进程中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减低的规律。方法:将266例(21~87岁)健康体检者的PET脑图像,按年龄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成7个组。在Matlab平台上用SPM2软件对7个组中每相邻两组进行组间分析,并以20~29岁组作为基准,其他各年龄组分别与该基准组进行比较,设统计学检验显著性阈值P为0.001。结果:SPM分析显示: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脑代谢减低区范围逐渐扩大,且程度逐渐加重,于70~79岁时达到高峰,80岁以后代谢减低进程有所减慢;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脑区出现代谢减低的时间段不同:40岁之前未见明显代谢减低区;40~49岁仅有左侧额叶出现很小范围的代谢减低,是最先出现代谢减低的脑区;50~59岁右侧额叶、右侧顶叶和前扣带回出现代谢减低;60~69岁双侧顶叶和尾状核出现代谢减低;③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脑区代谢减低的程度不同:按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双侧额叶、前扣带回、双侧顶叶、尾状核头、双侧颞叶及小脑;④各年龄段均未见双侧枕叶、后扣带回、壳核和丘脑出现代谢减低。结论:脑老化进程中,正常人脑葡萄糖代谢减低的程度和范围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脑区出现代谢减低的时间段不同,左侧额叶是最早出现代谢减低的脑区;不同脑区代谢减低的程度不同,其中以双侧额叶及前扣带回代谢减低最为明显。
- 苏玉盛马云川王红艳尚建文张琳瑛
- 关键词:葡萄糖代谢PET
- 肺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标准化摄取值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 目的对肿瘤原发灶的代谢程度、淋巴结的大小对纵隔转移淋巴结SUV的影响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评价不同标准摄取值(SUV)阈值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纵隔影像,其中男19例,女1...
- 马云川冯瑾李德鹏苏玉盛张琳瑛尚建文
- 文献传递
- 一日法PET脑血流-脑代谢联合显像评价不同程度脑血管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及代谢特点
- 2020年
- 目的采用一日法PET脑血流-脑代谢联合显像评价不同程度脑血管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及代谢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门诊8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重度脑血管狭窄组(A组,n=41),轻中度脑血管狭窄组(B组,n=48)]的PE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葡萄糖代谢显像资料。采用一日法,先后进行13N-氨水(13N-NH3)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脑PET显像,获得脑血流灌注和脑葡萄糖代谢影像,以及脑血流值、脑代谢值、脑血流减低率、脑代谢减低率和脑代谢/脑血流比值。结果A组患者的13N-NH3和18F-FDG显像阳性率分别为74.2%(98/132)和92.4%(122/132);B组分别为60.6%(43/71)和85.9%(61/71),其中5例显像正常。A组以单侧多灶和双侧多灶多见,且呈不对称性分布;B组以单侧单灶和单侧多灶多见。A组匹配型病灶68个,B组30个;A组不匹配型病灶64个,B组41个。A组匹配型病灶中,轻度、中度、重度受损病灶数目分别为29个、15个、24个;B组匹配型病灶中,其中轻度、中度受损病灶数目分别为26个、4个,无重度受损病灶。A、B组匹配型病灶之间的脑血流值(0.754±0.182,0.849±0.052)、脑代谢值(0.823±0.191,1.028±0.102)、脑血流减低率(0.252±0.194,0.154±0.115)和脑代谢减低率(0.294±0.183,0.188±0.12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VD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不能代表脑功能受损程度。一日法PET脑血流-脑代谢联合显像是评价ICVD脑功能受损程度的良好方法。
- 崔春蕾崔璨马云川吉训明王曼苏玉盛彭程张琳瑛刘亭廷尚建文宣萱李萌
- 关键词:脑血管狭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
- PET脑代谢-脑血流联合显像对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ET)脑代谢-脑血流联合显像应用于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LRIC)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ICVD患者的18 F-FDG脑代谢和13 N-Ammonia脑血流PET显像结果,比较治疗前后PET影像以及脑代谢值、脑血流值、脑代谢减低率和脑血流减低率的变化。结果对于脑血流和/或脑代谢轻度受损的ICVD患者来说,LRIC的治疗基本有效,部分病灶脑代谢值或脑血流值恢复正常,治疗前后脑代谢值和脑血流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部分单纯轻度脑血流受损的ICVD患者,经过LRIC治疗后,病灶脑血流值均与健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脑血流和/或脑代谢中度和部分重度受损的患者来说,多数病灶脑代谢和脑血流有所改善;对于部分脑血流和/或脑代谢严重受损的患者来说,LRIC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PET脑代谢-脑血流联合显像是评价LRIC治疗ICVD疗效的良好方法,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王磊王磊马云川吉训明王曼苏玉盛彭程张琳瑛刘亭廷尚建文宣萱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PET
- 脑代谢-血流同期显像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初步应用
- 王曼马云川吉训明苏玉盛张琳瑛尚建文彭程
- 2维和3维采集对脑葡萄糖代谢半定量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 2维 (2D)和 3维 (3D)采集对脑葡萄糖代谢半定量指标有无明显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可否灵活采用 .方法 36例无神经疾病病史、症状和体征 ;脑磁共振成像无异常的受检者分为 2组 ,其中 2D组 15例 ,3D组 2 1例 .静脉注射18F -FDG后行PET脑断层显像 ,经计算机滤波反投影重建获得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断层影像 .横断面影像经处理层厚为 0 .5cm ,按常规分别选取代表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小脑皮质的三层影像 ,勾画出各结构的边界 ,依据体重和注射剂量等参数求出平均SUV值 .将上述各部位的平均SUV值进行左右比较 ,计算出比值 ,称R(L/R) .将各脑叶的平均SUV值与小脑平均SUV值进行比较 ,计算出比值 ,称R(C/Cb) .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2D和3D两组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小脑皮质的平均SUV值 ,R(L/R) 和R(C/Cb) 皆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2D和 3D采集各有优缺点 ,当采用SUV作为半定量指标对脑葡萄糖代谢状况进行评价时 ,两种采集方式对结果无明显影响 ,故可根据实际情况 。
- 苏玉盛马云川李德鹏张琳瑛尚建文
- 关键词:^18F-脱氧葡萄糖PET脑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