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
- 作品数:44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乳腺癌BA46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细胞免疫
- 目的:探讨以乳腺癌特异抗原BA46基因转染乳腺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细胞免疫的可行性。
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将细胞分为基因转移组及对照组,...
- 尤长宣苏瑾廖旺军张军一郑航Yong LiuPaul L Hermonat罗荣城
-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
- 文献传递
- 蒲地蓝口服液辅助治疗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蒲地蓝口服液+克拉霉素)80例,对照组(单用克拉霉素)80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等,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在改善体温、咳嗽、咳痰、罗音、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痰液性质、痰量、咳痰难易程度的消失率分别为52.5%、37.7%、47.5%;平均消失天数分别为(6.54±2.04)、(6.56±2.03)、(6.49±2.06)天;对照组则分别为36.5%、30.8%、32.7%;平均消失天数分别为(6.77±2.13)、(6.92±2.09)、(6.89±2.10)天;两组消失率、消失天数均显著下降,消失率与痰液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平均消失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克拉霉素治疗,尤其对痰量多者效果更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黄国华刘来昱施红光程远雄苏瑾蔡绍曦
- 关键词:支气管炎蒲地蓝口服液克拉霉素
- BA46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以乳腺癌特异抗原BA46基因转导树突状细胞(DC)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以AIM-V培养基于6孔板培养,贴壁5h,轻轻洗去悬浮细胞(T细胞,冻存备用),取贴壁细胞,将细胞分为基因转染组及对照组,基因转染组感染携带BA46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BA46/Neo,对照组以293细胞冻融液刺激,两组细胞均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DC前体细胞成熟。第7天,收集悬浮细胞(DC),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DC的表面标志CD80、CD86、CD40的表达情况;另取该DC与T细胞按1∶20比例混合,含5%人血清蛋白的AIM-V为培养基,同时加入IL-2与GM-CSF,共育7d,诱导获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取BA46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Hs578T为靶细胞,采用51Cr释放法测量杀伤效率,同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TL群体中CD8/CD4和CD8/CD56的比值。结果BA46基因转导的DC表面标志CD80、CD86、CD4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C,所激活的T细胞对BA46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Hs578T有很好的杀伤效果,此杀伤具有抗原特异性和MHC限制性,且该T细胞中CD8/CD4和CD8/CD56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裂解物冲击DC所激活的T细胞)。结论BA46基因转染成功制备DC,并诱导特异的CTL,为乳腺癌的DC基因转染疗法打下基础。
- 尤长宣罗荣城苏瑾张军一廖旺军郑航Yong LiuPaul L Hermonat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基因转染乳腺癌乳腺癌细胞株细胞治疗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医学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被引量:6
- 2009年
-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迫切需要加强临床肿瘤学教育。我校在医学本科生中开设了临床肿瘤学选修课程,通过提高认识,精心挑选教材,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 尤长宣苏瑾罗荣城
-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
- 留学生诊断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被引量:5
- 2008年
- 医学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本课程,为了提高留学生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就留学生诊断学教学中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留学生诊断学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 尤长宣苏瑾郑维扬廖旺军张军一罗荣城
-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方法留学生
- 腺相关病毒介导PSA基因转染DC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介导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AAV(d16-95)/PSA(简称rAAV/PSA),并制备高滴度的rAAV/PSA病毒。分离外周血单个...
- 尤长宣苏瑾张军一Liu YongPaul L Hermonat罗荣城
-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PSA树突状细胞基因转染
- 文献传递
- 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纯化与鉴定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构建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工程菌,通过摸索其变、复性和纯化条件,得到高纯度高比活的重组mGM-CSF蛋白。方法以本实验室构建的hIL-2/mGM-CSF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为模板,PCR扩增mGM-CSF基因,克隆入pET-11c表达载体,转化BL21,构建BL21/pET-11c/mGM-CSF工程菌,用本所专利方法提取包涵体,在含低浓度盐酸胍的复性液中复性,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结果工程菌采用TH肉汤培养,32℃、0.1mmol/LIPTG双重诱导,表达量达菌体蛋白总量的60.6%。提取包涵体在含1.5mol/L盐酸胍的谷胱甘肽复性液中复性效果最好,比活达4.2×106U/mg。经过亲和层析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纯度达95%,比活与标准品相当。结论构建了高效表达mGM-CSF的工程菌,建立了其复性和纯化工艺,为进一步研究DC、GM-CSF体内抗肿瘤功能奠定了基础,并可为IL-2/GM-CSF双功能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对照。
- 温茜马骊苏瑾罗微王小宁
- 关键词:纯化
- 多表位HBV重组DNA疫苗的构建与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表位乙型肝炎DNA疫苗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潜能。方法筛选一组HBV的表位,并进行优化组合,辅以一定的旁侧序列,并合成目的基因片段HS。将它插入可人用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出重组质粒PVAX-HS。通过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观察免疫动物体内CTL。结果酶切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VAX-HSDNA疫苗,ELISPOT测定证实其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T细胞,51Cr释放实验证实,所诱导的T细胞中具有很强的CTL活性。结论PVAX-HSDNA疫苗免疫可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具有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潜能。
- 郭妍王菊芳罗小春苏瑾马骊张阳德
- 关键词:疫苗细胞免疫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肺黏液腺癌一例被引量:3
- 2011年
-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临床上少见,据报道仅占肺腺癌的0.14%。多数病例早期极易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及其他肺部弥漫性病变,因而未得到及时治疗。2010年本院接诊1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经内科胸腔镜检查,钳取壁层胸膜及膈肌组织,确诊为肺黏液腺癌,同时复习近10年来国内外该病的有关文献并分析讨论如下。
- 黄国华苏瑾程远雄罗雅玲郁伟伟丁彦青蔡绍曦
- 关键词:黏液腺癌胸腔积液肺腺癌肺部弥漫性病变胸腔镜检查原发性
- 乳腺癌BA46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细胞免疫
- 目的:探讨以乳腺癌特异抗原 BA46基因转染乳腺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细胞免疫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 前体细胞),将细胞分为基因转移组及对照组,基因转移...
- 尤长宣苏瑾廖旺军张军一郑航Paul L Hennonat罗荣城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基因转移乳腺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