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苑晓鹰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硬膜
  • 5篇直肌
  • 5篇头痛
  • 4篇慢性
  • 4篇慢性头痛
  • 4篇解剖学
  • 2篇硬脊膜
  • 2篇韧带
  • 2篇神经学
  • 2篇寰枢
  • 2篇寰枢关节
  • 2篇项韧带
  • 2篇临床解剖学
  • 2篇临床解剖学研...
  • 2篇肌群
  • 2篇关节
  • 2篇复合体
  • 2篇P45
  • 1篇源性
  • 1篇上颈段

机构

  • 1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苑晓鹰
  • 8篇隋鸿锦
  • 6篇于胜波
  • 1篇徐强
  • 1篇迟彦艳
  • 1篇郑楠
  • 1篇李云飞

传媒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枕下肌群和项韧带上颈段的解剖学关系
苑晓鹰隋鸿锦于胜波郑楠
慢性头痛和头后小直肌之间的关系
<正>肌硬模桥在1995年被提出之后,一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一个位于头后小直肌和硬脊膜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这种形成认为可以防止硬脊膜的随意运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研究认为肌硬模桥和慢性颈源性头痛有关。当头后小直...
苑晓鹰隋鸿锦
文献传递
肌硬膜桥复合体在慢性头痛中的神经学作用机制
慢性头痛患者可能存在脑脊液循环的异常。本课题组推测,枕下肌形态和功能的改变,通过肌硬膜桥影响了硬脊膜周围的结构,改变了蛛网膜下隙的容积,导致枕下区脑脊液的异常流动和压力改变,最终产生慢性头痛。肌硬膜桥是枕下区深层的头后小...
庄静苑晓鹰李潺于胜波隋鸿锦
枕下肌群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其与慢性头痛的关系
研究背景及目的:  枕下深层肌群是头颈部最复杂的区域,在头部的运动中起重要作用,已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枕下深层肌群主要包括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以往研究发现,在寰枕间隙,头后小直肌发出的肌纤维...
苑晓鹰
关键词:解剖学慢性头痛
枕下区结构与硬脊膜联系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枕下区的肌肉主要参与控制寰枕和寰枢关节,从而保持头部直立和运动。近30年来的研究发现,枕下区的肌肉可能穿过椎后间隙而直接与硬脊膜相连,从而形成肌硬膜桥。1995年,Hack[1]首次提出了肌硬膜桥的概念。此结构广义上是指头后小直肌和硬脊膜的连接组织,狭义上即是头后小直肌发出的肌腱连续到硬脊膜而形成的一个致密结构。
隋鸿锦于胜波苑晓鹰高海斌徐强李云飞迟彦艳
关键词:硬脊膜解剖学寰枢关节后间隙硬膜直肌
对肌硬膜桥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头后小直肌和硬脊膜之间的肌硬膜桥是被新描述的一个解剖结构。现有实验认为枕后肌肉骨骼系统和硬脊膜之间的联系在临床上和慢性颈源性头痛有关。对这部分进行深入的认识不仅使医学解剖学发展更加完善,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治疗慢性头痛患...
苑晓鹰隋鸿锦于胜波
人类项韧带的结构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人类项部是以肌为主体结构的区域,如背肌、枕下肌等。各肌走行方向多样,层次配布复杂。但存在于肌或肌群之间更为复杂的是丰富的筋膜系统,其中位于项部左、右两侧肌群之间的中线结构,在解剖学中称之为项韧带(ligamentum nuchae, LN)。但至今,学术界对LN的认识尚未统一,与此同时,项部肌、筋膜及其与硬膜的关系是脊柱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旨在厘清人们对LN的认识现状、争论焦点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于胜波苑晓鹰隋鸿锦
关键词:项韧带项部解剖学LN
采用P45断层塑化技术对头后小直肌和肌硬膜桥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肌硬膜桥的概念在1995年首先被Hack等人提出,并认为和慢性颈源性头痛有关。此结构是位于枕下区深层的肌肉和硬脊膜之间相连的结缔组织桥。在过去的三十多年,许多相关文献认为,当头后小直肌病变时,会产生一种反常的肌力,...
苑晓鹰
关键词: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文献传递
肌硬膜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肌硬膜桥自1995年被发现以后,相关的扩展研究不断进行.此结构是位于枕下区深层的肌肉和硬脊膜之间相连的结缔组织桥.肌硬膜桥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许多实验研究表明[1-4],这些肌肉和上颈部硬脊膜背侧的肌硬膜桥与慢性颈源性头痛有关.现从塑化解剖、MRI等方法对肌硬膜桥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并对相关的功能进行总结与评述,目的在于对肌硬膜桥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认识.
隋鸿锦苑晓鹰
关键词:肌肉硬膜颈源性头痛结缔组织硬脊膜
采用P45断层塑化技术对头后小真肌和肌硬膜桥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肌硬膜桥的概念在1995年首先被Hack等人提出,并认为和慢性颈源性头痛有关。此结构是位于枕下区深层的肌肉和硬脊膜之间相连的结缔组织桥。在过去的三十多年,许多相关文献认为,当头后小直肌病变时,会产生一种反常的肌...
苑晓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