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结膜松弛症手术切除组织中细胞增生及凋亡蛋白的不平衡表达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细胞增生与凋亡蛋白在结膜松弛症手术切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结膜松弛症30例(30只眼)手术切除标本及正常对照组结膜组织15例(15只眼)。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比较结膜松弛症组及正常组结膜中Bcl-2相关X蛋白基因( 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以及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膜松弛症结膜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面积为(741.30±63.24)μm2,正常结膜中为(728.70±71.66)μm2;结膜松弛症结膜组织中Bax阳性表达面积为(859.20±81.16)μm2,正常结膜中为(722.60±70.51)μm2;结膜松弛症结膜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面积为(457.60±94.64)μm2,正常结膜中为(411.20±81.25)μm2;结膜松弛症结膜组织中 caspase-3阳性表达面积为(881.70±41.38)μm2,正常结膜中为(698.90±56.66)μm2,Bax及caspase-3在结膜松弛症结膜组织中表达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正常结膜组织(P〈0.05),而两组间Bcl-2及PCNA表达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膜松弛症结膜组织中凋亡蛋白的表达增强提示细胞凋亡可能是结膜松弛症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王晗敏 姚月蓉 项敏泓 莫利娟 周欢明 李青松 张兴儒关键词:细胞增生 结膜松弛症 免疫荧光 人参葛根方治疗结膜松弛症脾肺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人参葛根方治疗结膜松弛症脾肺气虚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诊治的73例中医辨证为“脾肺气虚”证的结膜松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人参葛根方,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河面积(TMA)、中医证候积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央点TM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鼻侧点和颞侧点的T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OSDI低于对照组,治疗组BU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OSDI和中央点TMA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人参葛根方可以作为结膜松弛症脾肺气虚证的一种有效的中医药替代疗法。 干静云 李青松 符之瑄 周欢明 王晗敏 莫利娟 高翔 田文杰关键词:结膜松弛症 脾肺气虚证 玻璃酸钠滴眼液 内脂素visfatin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莫利娟 王惠英 荣翱 李青松 张兴儒IOLMASTER测量低信噪比的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度数的精确性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A超与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度数的精确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手术并且眼轴长度大于26mm的高度近视患者57例(69眼)进行回顾性研究。SNR≤2组11眼、SNR〉2~5组23眼、SNR〉5~10组20眼,无法用IOLMASTER检出的病例设为A超测量组15眼。分别用IOLMASTER或接触式A超测算度数,计算公式采用HOLLADAY-1公式,并按各自方法植入同一类型IOL,术后3个月分别计算各组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结果SNR〉5~10组、SNR〉2~5组、SNR≤2组、A超测量组的绝对屈光误差值分别为(0.44±0.18)D、(0.46±0.26)D、(0.69±0.22)D、(O.81±0.29)D,其中SNR〉2~5组及SNR〉5~10组分别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NR〉2~5组与SNR〉5—10组以及SNR≤2组与A超测量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于低SNR的高度近视眼患者,采用IOLMASTER测算IOL度数比传统A超方式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王晗敏 姚月蓉 周欢明 莫利娟 张兴儒 项敏泓关键词:IOL MASTER A超 信噪比 高度近视 利用OCT观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结膜厚度及形态变化。 方法:使用OCT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2013-05/12收治的初发1~2d的29例36眼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进行球结膜厚度测量及形态学观察,并在治疗7,14d后复诊时再次测量患者的球结膜厚度并观察球结膜形态变化。结果:患者29例36眼中,治疗7d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治愈(27眼)患者中治疗前球结膜全层厚度(344.00±59.91μm)较治疗后球结膜全层厚度(230.19±22.16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5,P〈0.01); 治疗前球结膜上皮层厚度(56.52±6.19μm)较治疗后球结膜上皮层厚度(51.37±5.53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P〈0.01); 治疗前球结膜固有层厚度(287.11±60.56μm)较治疗后球结膜固有层厚度(178.81±20.20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P〈0.01)。治疗14d,36眼全部治愈,治疗前球结膜全层厚度(361.39±65.56μm)较治疗后(233.44±22.57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5,P〈0.01); 治疗前球结膜上皮层厚度(55.50±6.72μm)较治疗后(46.67±5.24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6,P〈0.01); 治疗前球结膜固有层厚度(305.61±66.02μm)较治疗后(186.78±21.82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P〈0.01)。结论:利用OCT能测量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球结膜厚度,并发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球结膜上皮层、固有层和全层厚度都明显增厚,并且随着疾病的转归球结膜下积液和球结膜层间积液、固有层水肿首先消失,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评价依据。 李青松 赵黎 张兴儒 符之瑄 项敏泓 柯梅青 莫利娟 张桂丽关键词: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球结膜 厚度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3 2009年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近年来新型玻璃体切割手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研究现状,包括25 G和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优缺点、适应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并发症的预防作一扼要综述。 莫利娟 荣翱关键词:并发症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作用机制的假说一季节节律调控基因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以中医"春夏养阳"理论为基础,在三伏天以中药贴敷于穴位治疗具有秋冬加重、春夏缓解节律的疾病。该疗法效果明确,但因其作用机制尚未被阐明而饱受质疑。昼夜节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已经被阐明,受此启发,我... 干静云 李青松 符之瑄 缪晚虹 莫利娟 张薇 周欢明 王晗敏关键词:冬病夏治 中药穴位敷贴 昼夜节律 基因 25G玻璃体手术系统在厚的后发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25G玻璃体手术系统治疗厚的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应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术对16例(16眼)厚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2~6个月,记录视力、眼压,观察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区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0.5的术眼分别占75.0%(12/16)、81.3%(13/16)。除1眼术后发生暂时性低眼压(术后3d恢复正常)外,其余患眼随访期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全部术眼晶状体后囊膜中央均形成直径为3.0~4.0mm的圆形透明区,视轴区透明,术中、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通过切开晶状体后囊膜和切除前段玻璃体治疗厚的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 莫利娟 荣翱 李雯 李厚硕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膜切开 23G、25G联合经结膜免缝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黄斑前膜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23G、25G联合经结膜免缝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术(transconjunctival sutureless vitrectomy,TSV)治疗黄斑前膜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2眼应用23G、25G联合TSV治疗黄斑前膜的手术资料。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前膜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2~9个月,观察对比手术前后视力和OCT检查的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视力提高0.15~0.2者6眼,提高0.1者12眼,提高0.05~0.1者4眼。末次随访时OCT显示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25G联合TSV治疗黄斑前膜安全、有效。 王震 荣翱 莫利娟关键词: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胶原交联技术在眼表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8年 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技术(Collagen cross-linking,CXL)是以核黄素为光敏剂,应用紫外线进行局部照射,介导胶原纤维相互交联,提高机械硬度和生物力学稳定性,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等扩张性角膜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CXL最初用于圆锥角膜,现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讨其联合应用的进展以进一步寻找新的突破点。本文对CXL的分类、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在眼表疾病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桂炎香 李青松 莫利娟 赵黎 张斌关键词:胶原交联 眼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