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娣 作品数:100 被引量:1,014 H指数:19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中国北方冬小麦抗旱节水鉴定评价与新品种筛选利用 景蕊莲 谢惠民 张正斌 张灿军 孙美荣 陈秀敏 卫云宗 昌小平 樊廷录 郭进考 李秀绒 肖世和 王宏礼 董宝娣 高海涛 张俊灵 孙书娈 柴永峰 史占良 张久刚 闫长生 吕树作 王书子 李岩华 乔文臣 刘新月 高育峰 何明琦 张保军 � 一、任务来源本项目主要依托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重大专项课题“抗旱节水植物新品种筛选与利用”(课题编号:2002AA2Z4011,2005AA2Z4010),同时...关键词: 关键词:节水 抗旱 冬小麦 玉米高温胁迫研究热点及前沿探究 2024年 玉米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天气频发,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限制。因此,深入探究全球玉米高温胁迫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挑战,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0-2023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4255篇玉米高温胁迫的相关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高温胁迫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玉米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与产量变化、生理响应、分子机制和应对策略。深入探索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不同生育期的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构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各生育期高温胁迫引发的产量损失减产幅度由高到低表现为花期>灌浆期>穗期>苗期;高温胁迫还会引起玉米多个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包括光合作用受损、生物膜透性增加、活性氧过度积累和激素失衡等;玉米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重点关注基因表达和热休克蛋白运作,但耐热机制仍未明晰;通过综合运用农艺措施与育种技术,包括播期调整、科学水肥管理和生长调节剂的合理施用以及耐热品种的培育,可以有效缓解高温胁迫,促进玉米高产稳产。此外,玉米响应高温胁迫的转录调控机制是该领域的关键研究前沿,也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全面回顾了过去34年玉米高温胁迫领域的文献,为玉米耐高温研究及缓解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钟苑宁 王慧丽 高碧玮 乔匀周 马玉诏 李永鹏 董宝娣关键词:玉米 高温胁迫 CITESPACE 分子机制 转录调控 河北栾城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优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分析了河北栾城县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主要农田生态系统的节水潜力,以实现该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为目标进行了农业水资源的优化利用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种植制度与结构后,可减少农业供水0.4548亿m3,使总供水量减少为1.1622亿m3,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得到提高,可以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郭长城 刘孟雨 张喜英 陈素英 董宝娣关键词:农业水资源 一种适用于密植作物的节水灌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密植作物的节水灌溉方法,尤其适用于小麦、杂交谷子,其步骤包括:A:土地整理、播种、施肥;B、作物处于拔节-孕穗期时进行一次灌溉,采用隔畦限量灌溉方法,相邻两畦分别浇灌正常水量和正常水量的1/3-2/... 师长海 刘孟雨 赵治海 董宝娣 乔匀周 张秋英 管晓庆一种日光温室灌溉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灌溉系统,由日光温室和太阳能集热器组成,日光温室后墙为半地下式保温墙,后墙接拱梁仰角为38~48°,日光温室的采光面拱梁为拱圆形状,采光面与温室跨度比为1∶1.0~1.2,太阳能集热器置于日光温室的... 李登顺 王大双 董宝娣 王广君 毛学森文献传递 生殖生长早期水分胁迫降低作物穗粒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3年 开花前花粉发育时期是决定作物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从水分胁迫后导致作物穗粒数降低、降低的可能原因、花粉发育与穗粒数的关系、花粉发育进程的AD值4个方面,阐述了生殖生长早期水分胁迫影响作物穗粒数的研究进展。并根据作物如小麦、谷子等花粉发育特点和生长环境,提出了水分胁迫影响作物穗粒数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降低作物穗粒数的水分阈值、光合产物在作物源库流中的转化与穗粒数的关系、激素在作物花粉发育中的作用等。为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以及水分胁迫降低作物穗粒数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彭巧慧 刘孟雨 姜净卫 董宝娣关键词:花粉发育 穗粒数 水分胁迫 旱地冬小麦春季追施水溶肥效果研究初报 2021年 以‘沧麦6005’为试验材料,在旱地冬小麦春季追施水溶肥技术示范田(SR)和对照田(CK)进行调查取样,研究不同田块的产量、产量因素及肥料贡献率。结果表明:追施水溶肥技术示范田3年平均产量为5119.1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田,比对照田平均增产17.55%。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增加了穗粒数和亩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0;穗数和产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6;追施水溶肥技术示范田穗粒数比CK 3年平均增加12.87%,穗数比CK 3年平均增加4.00%;追施水溶肥后肥料贡献率3年平均值为14.85%。 黄素芳 阎旭东 董宝娣 刘震 岳明强 徐玉鹏关键词:冬小麦 旱作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2006年 从植物不同种属和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水分利用效率的进化、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及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水分利用效率的转基因和基因克隆、水分利用效率的育种改良及生物节水研究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说明水分利用效率遗传育种改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将在生物节水、节水农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张正斌 徐萍 周晓果 董宝娣关键词:植物 水分利用效率 用于水培盆栽作物的阶段性水分胁迫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培盆栽作物的阶段性水分胁迫装置,结构中包括不透水的外盆体及嵌套设置在外盆体内侧且盆壁和/或盆底布满网孔的内框体,内框体中堆垒设置有用于支承固定水培作物且亲水的栽培颗粒体,在栽培颗粒的上表面铺设一层用... 董宝娣 乔匀周 刘孟雨 王亚凯 杨红 张明明文献传递 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3年 以CO2浓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主要分布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且生长期内多干旱少雨。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生长变化及水分利用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封顶式生长室中对2个土壤水分水平[适宜水分: 70%~80%田间持水量; 干旱胁迫: 50%~60%田间持水量]的盆栽冬小麦进行了CO2熏蒸试验[背景大气浓度: (396.1±29.2) μmol·mol-1; 升高的浓度: (760.1±36.1)μmol·mol-1]。对小麦植株生理指标、生物量、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背景大气CO2浓度相比, CO2浓度升高可促进冬小麦生长, 其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 适宜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增加了28.6%和18.6%; 籽粒产量显著增加, 适宜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增加了32.6%和22.6%; CO2浓度升高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提高籽粒产量, 穗粒数在适宜水分条件下提高24.3%, 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15.5%, 对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CO2浓度升高使群体和产量WUE显著提高, 在适宜水分条件下提高幅度较大, 分别提高17.7%和24.8%。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Pn)、降低了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 在适宜水分和干旱胁迫下Pn分别提高15.6%与12.9%, Gs分别降低22.7%与18.2%, Tr分别降低8.9%与7.5%。CO2浓度升高提高了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 在适宜水分条件下叶片水势提高幅度较大, 为7.7%; 叶片叶绿素含量在2种水分条件分别提高7.5%与3.8%。由以上试验结果可得出: 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的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 而且在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时, 这种作用效果更明显; CO2浓度升高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来促进产量提高。 刘月岩 刘会灵 乔匀周 师长海 董宝娣 李东晓 司福艳 姜净卫 翟红梅 刘孟雨关键词:CO2浓度升高 干旱胁迫 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