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毅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时的作用
- 2010年
- 本论文是作者参与日本某大学的日语初级课程"日本语1B"辅助教学,根据当时的观察笔记及录音资料,通过把资料文字化以及对学生进行采访,并参考濑水(2005)总结出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时必须从诱发学习动机,消除学生对语言的不安情绪,创造受支持的课堂氛围等等。使学生能抛开一直担负的学习负担,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得效果及效率。
- 董毅敏
- 关键词:情感要素
- 日语被动语态教学的几点思考
- 2010年
- 被动语态作为一项语法项目经常在初级的日语教科书中出现。动作的施事者与动作的受事者之间的关系、助词的使用、被动语态的构成也出现很多的误用。本文通过分析被动语态中的直接被动、间接被动的构成及用法,并且提出受害被动及持有人被动的概念。总结出教授日语被动语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みんなの日本语》及《新文化初日本语》中出现的被动语态进行考察、分析,提出被动语态教学中出现的利弊。
- 董毅敏
- 关键词:母语影响
- 动词态中中文“了”和日语「タ」的对照分析
- 2015年
- 动词态是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随着时间推移而展开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状态以及其表现出来的语法形式。中文里与日语的动词态助词「タ」最相似的是"了",日语的「タ」具有时态、动词态、情感表现的性质但中文里面"了"只具有动词态和情感表现的性质。中文表示某个动作的过去、现在、未来,对应的谓语动词不会做出规则的变化,只能利用时间副词或者相应的文脉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判断。但在日语中就有「ル」形和「タ」形。本文是作者在读研究生时利用《日中对译语料库》抽出中文的"了"和日语的「タ」的例句,来分析"了"和「タ」的相异情况。
- 董毅敏
- 关键词:时态情感表现时间副词谓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