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贵兵
-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初始pH值对泔脚发酵产氢余物甲烷化的强化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以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初始pH值为5、6、7和8时对泔脚发酵产氢余物中温(36℃)批式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低于7时,随着初始pH值的增大,产氢余物的产甲烷能力也随之增大;而当初始pH值高于7时,体系的产沼能力却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结合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初始pH值为7为泔脚发酵产氢余物沼气化的最佳初始pH值,其沼气化的延迟时间λ、产甲烷率、生物气中甲烷的最高体积含量分别为:4.02 d,379.28 mL/g VS,82.2%。厌氧消化结束后,除初始pH值为5的以外,厌氧消化余物的pH值在6.8~6.9之间,这为沼气中甲烷的高体积含量(高于常规厌氧消化的最高甲烷体积含量75%)提供了证据。
- 蒲贵兵吕波孙可伟尹洪军
- 关键词:厌氧消化污泥初始PH值
- 预处理对泔脚发酵产氢的强化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采用热(80℃,15 min)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泔脚中温(36℃)批式发酵产氢的影响。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微波850 W,4 min与pH9.0下预处理泔脚的发酵产氢延迟时间λ、最大比产氢率、产氢率、生物气中氢气的最高体积分数分别为:3.47 h,9.43 mL/(g.h),186.23 mL/g及46.0%时,具有更大的产氢优越性。泔脚的发酵产氢过程也是一个酸化过程,发酵产氢结束后,4个预处理方案的发酵产氢余物的pH在4.40~5.00之间,pH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 蒲贵兵孙可伟
- 关键词:消化污泥泔脚发酵氢气预处理
- 微波预处理对泔脚发酵产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经热(80℃,15 min)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600 W的微波作用下,经过0,1,2,4和8 min的微波预处理的泔脚的中温(36℃)批式发酵产氢,并借助CurveExpert1.3软件对实验结果用修正的C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长度的微波预处理时间对泔脚发酵产氢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4 min是转折点;结合能量衡算,2 min的微波预处理表现出更大的产氢优越性,其产氢延迟时间λ、最大比产氢率、产氢率分别为2.51 h,13.33 mL/(g.h),215.11 mL/g.发酵产氢结束后,产氢发酵液中乙酸和丁酸的质量分数之和占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大于79.3%,呈现典型的丁酸型发酵.
- 蒲贵兵王长文孙可伟尹洪军王胜军
- 关键词:泔脚
- 厌氧发酵产氢的关键生态因子强化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7年
- 近年来,生物制氢技术发展迅速。从生态因子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关键生态因子(生物因子及非实物因子)强化研究进展,并对发酵产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 蒲贵兵孙可伟
- 关键词:发酵厌氧发酵制氢
- 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的生态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其实质是氨的氧化与亚硝氮的还原相偶联。从生态因子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子(生物因子及非实物因子)研究进展。并对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 蒲贵兵甄卫东孙可伟
- 关键词:生态因子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 泔脚厌氧发酵产氢的研究
- 泔脚废物产生量的增加及其环境安全影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从废物污染控制和资源化角度而言,厌氧消化处理泔脚废物具有减少处理量、回收清洁能源(氢气或甲烷)和残余物制备有机复混肥等优点;它符合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 蒲贵兵
- 关键词:泔脚发酵产氢厌氧消化污泥膨润土甲烷化
- 文献传递
- 接种量对泔脚发酵产氢的影响
- 2008年
- 接种量对泔脚的发酵产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以经热预处理(80℃,15min)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以850W、4min的微波+pH9.0预处理的泔脚为发酵底物,考察了40%、50%、60%、70%、80%、90%的接种量对泔脚中温(36℃)批式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过低的接种量(40%、50%、60%)下,泔脚的发酵产氢能力较差;而较高的接种量(70%、80%、90%)尤其是80%、90%的高接种量对泔脚的发酵产氢更为有利。然而,接种量越大,反应器的利用效率越低。因此,80%的接种量为泔脚发酵产氢的最佳接种量,其产氢延迟时间λ、最大比产氢率、产氢率、生物气中氢气的最高体积含量分别为4.22h、22.77mL/(gVS·h)、194.04mL/gVS、44.2%。
- 蒲贵兵尹洪军孙可伟王胜军
- 关键词:厌氧消化污泥泔脚接种量氢气
- 接种物预处理对泔脚发酵产氢的强化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采用经微波(850W,4min)+pH9.0预处理的泔脚为发酵底物,以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接种物的未预处理、热(80℃,15min)预处理、热(80℃,15min)+pH6.0预处理对泔脚中温(36℃)批式发酵产氢的影响.(1)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表明:3个预处理方案的泔脚发酵产氢延迟时间λ分别为7.68、5.06、2.04h,泔脚中挥发性固体最大比产氢率分别为3.05、10.10、9.24mL/g·h,泔脚中挥发性固体产氢率分别为43.54、167.10、161.93mL/g,生物气中氢气的最高体积含量分别为18.4%、41.2%、47.2%.结合药剂的费用,热(80℃,15min)预处理具有更大的产氢优越性.(2)泔脚的发酵产氢过程也是一个酸化过程,发酵产氢结束后,3个预处理方案的发酵产氢余物的pH值在4.70~5.10,pH值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 尹洪军蒲贵兵孙可伟
- 关键词:厌氧消化污泥泔脚接种物预处理
- 硫酸法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分析被引量:19
- 2007年
- 在对攀枝花市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对硫酸亚铁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 蒲贵兵孙可伟
- 关键词:硫酸亚铁资源化利用
- 厌氧氨氧化的生态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7年
- 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其实质是氨的亚硝化与亚硝化产物以氨为电子供体的还原相偶联.从生态因子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厌氧氨氧化的影响因子(生物因子及非生物因子)的研究进展.并对厌氧氨氧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 蒲贵兵甄卫东孙可伟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生态因子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