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华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语用范畴视角下吉剧文本的语言表现艺术
- 2011年
- 本文所涉及的语用范畴主要是指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参与和智力干涉。讨论这三者对于增强吉剧文本语言表现力的积极作用,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吉剧文本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含义,从而领悟吉剧作品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 蔡淑华刘勤
- 关键词:语境干涉语言艺术
- 浅析十年间两岸三地电影片名译名的修辞现象
- 2015年
- 本文对近十年(2005年-2014年)两岸三地公映的电影片名的译名进行了修辞现象的分析,从词语超常搭配、词语换境使用、词性转换等类型分析了大陆译名与港台译名所产生的修辞现象以及不同的修辞效果。
- 邓维娜蔡淑华
- 关键词:两岸三地电影片名译名修辞
- 从《石头门》看吉剧文本的人物语层特点
- 2011年
- 以吉剧文本《石头门》为研究范例,主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探讨吉剧文本的人物语层特点,指出《石头门》在语言使用上的借鉴和融合是非常成功的,作者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对寻找戏曲艺术的脱困之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 蔡淑华盛海涛
- 论广告语中成语的活用
- 2007年
- 成语以其精练的语言、深刻的含义和极强的表现力,成为创作广告语的重要手段。在广告语中灵活地运用成语,能使广告语增强吸引力,加深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从而产生较强的广告效果,但商家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社会效益。
- 蔡淑华
- 关键词:广告语成语
- 从《四世同堂》看老舍语言风格的成因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将通过对老舍经典著作《四世同堂》语言风格分析来探讨老舍的语言风格及其形成原因,指出生活经历、对古典文学的爱好、对西方文学的接触以及社会政治背景这四个方面对老舍语言风格形成产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四世同堂》的语言风格。
- 唐一弘蔡淑华
- 关键词:《四世同堂》老舍语言风格
- 汉语歧义性羡余否定现象探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羡余否定是近年来倍受国内学界所关注的语言现象,许多著名语言学家都对其进行过专门研究,目前对该语言现象进行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句法结构、表义功能及其适切的语用条件等几个方面,但是对在交际中阻碍人们正确理解话语的歧义性羡余否定现象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这就使得从认知学、语用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歧义性羡余否定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歧义的原因展开研究成为必要。歧义性羡余否定的三种典型结构形式是“差点儿没VP”“好不A”和“不要太AP”,而每种结构形式都有表示肯定、表示否定和既可表示肯定又可表示否定三种表义形式;每种结构形式在交际过程中之所以形成歧义都与交际语境、会话原则以及文化认知模式和认知主观性的影响和制约有关。
- 蔡淑华李成娜
- 关键词:认知学语用学文化学
- “个体独立声音多重奏”的典范——《樱桃园》中朗涅夫斯卡娅的语言特征
- 2009年
-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契诃夫剧本《樱桃园》中女主角朗涅夫斯卡娅个性化的语言特征,深入地揭示这部巨作的思想内涵,以使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其文本意义及贯穿于戏剧中的作者的立场与观点,更好地领略、感悟契诃夫语言独特的艺术风采与魅力。
- 蔡淑华盛海涛
- 关键词:《樱桃园》个性化语言特征
- 吉剧文本《希望的田野》的语言运用策略被引量:1
- 2010年
-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本语言既是作家表情达意的载体,也是读者解读作品的媒介。高明的作家往往巧妙地借助各种语言手段,以传达言外之意、意外之旨,进而完美展现作品深层的精神内涵。本文从文学语言接受的角度,分析吉剧文本《希望的田野》的语言运用策略,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剧作。
- 蔡淑华刁文锋
- 关键词:《希望的田野》空白点
- 从宾白和唱词看经典吉剧文本的语言风格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从吉剧语言形态入手,以经典吉剧文本的语言为范例,从宾白和唱词两个方面探讨吉剧文本的语言风格。振兴吉剧,必须有好的剧本,研究吉剧文本,探究其语言风格,对吉剧的创作与研究无疑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蔡淑华梁华凝
- 关键词:宾白唱词语言风格
- 浅谈“鸽子”一词的变迁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鸽子"一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不断衍化并流行起来。文章从三个平面的视角来探讨"鸽子"一词,发现其在语法上具有名词、形容词词性,语法搭配有所扩展,且其基本语素"鸽"具有动词词性;语义层面上的"鸽子"由最初不遵守诺言的人这一引申义扩展到与爽约、推迟相关的各类意义表达上;语用上的"鸽子"能反映当下人们的社会心理,而其成为网络流行语正是语言自身的表现,也能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
- 蔡淑华郭文莉
- 关键词:鸽子句法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