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玉颖

作品数:57 被引量:38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针灸
  • 14篇针灸疗法
  • 14篇透穴
  • 14篇灸疗
  • 14篇灸疗法
  • 11篇透穴刺法
  • 11篇刺法
  • 10篇电针
  • 10篇中风
  • 8篇再灌注
  • 8篇再灌注损伤
  • 8篇头痛
  • 8篇缺血
  • 8篇缺血再灌注
  • 8篇脑缺血
  • 8篇脑缺血再灌注
  • 8篇灌注
  • 7篇透穴刺法治疗
  • 7篇脑缺血再灌注...
  • 7篇刺法治疗

机构

  • 43篇黑龙江省中医...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哈尔滨市第一...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作者

  • 57篇蔡玉颖
  • 30篇王顺
  • 15篇胡丙成
  • 12篇刘志顺
  • 11篇周振坤
  • 9篇尚艳杰
  • 8篇卢金荣
  • 6篇王顺
  • 5篇王奇峰
  • 4篇王东升
  • 4篇刘保延
  • 4篇桑鹏
  • 3篇马程程
  • 3篇谈太鹏
  • 3篇刘立安
  • 2篇梅成
  • 2篇郭盛楠
  • 2篇张婷婷
  • 2篇孔令丽
  • 2篇蒋花

传媒

  • 9篇中国针灸
  • 4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4篇中国针灸学会...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针灸技术规范...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2篇首都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5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从免疫调控角度研究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随机分为ld、3d、7d三个时间点,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在ld、3d时间点,与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比较,电针经穴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β含量(P<0.05,P<0.01);与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比较,电针经穴组能明显升高模型大鼠血清IL-6含量(P<0.05,P<0.01)。结论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L-1β、IL-6的调节具有相对特异性,电针经穴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IL-1β、IL-6的含量变化可能是发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蔡玉颖刘志顺王顺王奇峰蒋花谈太鹏
关键词:腧穴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针灸临床研究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方法学思考被引量:36
2010年
针灸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是针灸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成果不能为国外的主流医学所接受和认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大多针灸临床研究的研究目的宽泛不明确,缺乏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运用。评价针灸治疗的特异性效应与评价针灸治疗的整体效应是我国针灸临床研究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明确针灸临床研究目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是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基于针灸自身特点及针灸临床研究的特殊性,针对针灸临床研究的瓶颈和难点问题,如试验设计类型、盲法、对照组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等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针灸临床研究者提供方法学指导,提高我国针灸临床研究整体水平。
刘志顺蔡玉颖
关键词:针灸针灸效应
针刺配合川菊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王顺蔡玉颖周振坤胡丙成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疗法
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研究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再随机分成1 d、3 d、7 d三个时间点。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应用Zea-Longa的4分制评分法观察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有不同程度的自愈趋势;电针经穴组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电针非经穴组和模型组在3d、7d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调节作用。
蔡玉颖刘志顺王顺王奇峰谈太鹏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缺损电针曲池足三里
川菊止痛胶囊对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观察川菊止痛胶囊对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0例偏头痛患者口服川菊止痛胶囊和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前后血浆ET进行测定 ,并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 :川菊止痛胶囊可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 (P <0 0 1) ,其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川菊止痛胶囊能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 。
王顺蔡玉颖周振坤胡丙成
关键词:偏头痛血浆内皮素水平中医药疗法
电针牵正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8例被引量:3
2005年
蔡玉颖王顺尚艳杰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牵正穴电针
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被引量:25
2009年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问题已成为制约针灸临床发展的关键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针灸临床上辨证论治体系僵化地套用了中医内科辨证论治体系,以脏腑辨证代替经络辨证,难以体现针灸学科的特色与优势。虽然针灸与中药的治疗目标相同,但是治疗方法与治疗途径不同,故辨证论治体系不同。针灸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不同于中医内科的理、法、方、药。
蔡玉颖刘保延刘志顺
关键词:针灸学辨证论治
关于单式补泻手法的研究近况
补泻手法古代医家早已论述,从《内经》及相应的古典医籍中现代学者不断研读与探讨,继承并发展了古代补泻手法,但对于各种手法仍然存在分歧。对于单式补泻手法,临床中常配合使用,在临床中疗效较好,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继续开拓与...
张婷婷蔡玉颖郭盛楠刘志顺
关键词:针刺疗法疗效评价
五十年来针灸主要研究成果回顾--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成果
本文回顾了五十年来针灸的主要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张缙教授针刺的手法--取热法的研究,包括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然后介绍了循经感传的成果研究。最后总结了针灸临床成果研究。
胡丙成梅成桑鹏王东升蔡玉颖
关键词:针灸循经感传
文献传递
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和皮质醇mRNA表达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CRF)和皮质醇(corticosteroid, COR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穴电针组、非经穴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各3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经穴电针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 h针刺双侧“曲池”“足三里”“百会”“风府”,1次/d,共7 d。脑缺血再灌注后1、3、7 d时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CRF和CORT mRNA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1、3、7 d,模型组海马CRF和CORT mRNA[CRF mRNA表达分别为(1.122±0.249)、(1.190±0.666)、(0.454±0.612), CORT mRNA表达分别为(0.917±0.113)、(1.024±0.290)、(0.709±0.055)]与假手术组[CRF mRNA分别为(0.021±0.049)、(0.021±0.027)、(0.035±0.005),CORT mRNA分别为(0.016±0.013)、(0.016±0.006)、(0.043±0.0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经穴电针组CRF[(0.424±0.104)、(0.339±0.476)、(0.095±0.021)]和 CORT[0.377±0.073)、(0.138±0.025)、(0.158±0.010)]mRNA 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均<0.01)。脑缺血再灌注后1、3、7 d时,经穴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3±0.75)分、(1.50±0.55)分和(1.17±0.41),显著低于模型组的(2.50±0.84)分、(2.33±0.52)和(1.67±0.52)分。结论电针经穴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CRF和CORT mRNA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
任路明蔡玉颖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