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艺东 作品数:53 被引量:28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奥拉西坦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脑代谢激活剂配合常规疗法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ACI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降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代谢激活剂奥拉西坦,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2w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变化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同对照组81.5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2w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同对照组15.3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代谢激活剂配合常规疗法治疗ACI,可显著增强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周璇 薛艺东 郭杰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NLR、MLR、FAR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2年 NLR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以及FAR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作为新兴的炎症指标,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有关,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发病及预后研究。但目前国内鲜有关于上述指标与AIS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关系相关研究,本文对NLR、MLR、FAR与AIS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相关性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溶栓治疗患者不良预后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詹清艳 霍燕 薛艺东以头晕、步态不稳为首发症状的苯妥英钠中毒误诊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中毒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的苯妥英钠中毒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头晕、步态不稳5 d入院。患者有癫痫病史,长期规律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和苯妥英钠。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医技检查结果入院初步考虑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相应治疗后患者病情无缓解,且出现精神症状。后经头颅MRI等检查,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确诊苯妥英钠中毒,调整治疗方案后病情显著好转,出院。结论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症状多样化,与脑血管病变及脱髓鞘疾病等相似,易误诊。临床上当服用苯妥英钠患者出现共济失调症状,并且排除脑干、前庭系统及小脑等疾病,结合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超过正常,可考虑苯妥英钠中毒。 贺晓瑜 薛艺东 刘惠芳关键词:苯妥英钠 中毒 脑血管障碍 miRNAs及血清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SE、S100β蛋白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miRNAs及血清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PASDP-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7例ACVD合并认知功能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按其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将其分成A、B、C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各81例、51例和35例,将三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纳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别比较三组miRNAs(miRNA-34、21、135)、NPASDP-4、NSE、S100-β蛋白水平差异,以上指标与ACVD患者MMSE评分关系用Spearman秩和分析,以上指标与ACVD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结果①A组miRNAs(34、21、135)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0.05),A组NPASDP-4低于B组、B组低于C组,NSE、S100-β蛋白水平高于B组,B组高于C组(P<0.05);②Spearman秩和分析发现,除NPASDP-4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42,P<0.01)外,miRNAs-135相对表达量及NSE、S100-β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均呈正相关(r=0.412、0.472、0.453,P<0.05),而miRNAs-34、21相对表达量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P>0.05);③ROC曲线结果表明,ACV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miRNAs-135、NPASDP-4、NSE、S100-β蛋白的AUC值分别为0.749、0.731、0.750、0.75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0、2.04ml·L^-1、13.78U·mL^-1和0.23ug·L^-1。结论在ACV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判定中miRNAs-135、NPASDP-4、NSE、S100-β蛋白与其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相关,而miRNAs-34、21则与其认知障碍严重程度无关。 周璇 薛艺东 郭杰关键词:MIRNAS S100Β蛋白 胆汁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预后的相关性 2022年 血清总胆汁酸既往多用于肝脏疾病诊断,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都发生变化。已有一些研究证明胆汁酸通过多种机制参与糖脂代谢和脑卒中急性期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作者基于最新文献对胆汁酸可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产生神经保护的机制和临床预后进行了综述,可以为这个领域提供参考。 霍燕 詹清艳 薛艺东关键词:总胆汁酸 脑卒中 预后 群组干预模式在延安市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群组干预模式对延安市高血压前期、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市宝塔区内10个社区中高血压前期、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群组干预模式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及管理。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基线水平与干预第3、6、12个月时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099人,其中干预组554人,对照组545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群组干预模式后,干预组患者在吸烟量、饮酒量、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体重指数方面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下降程度逐渐增大(P<0.05)。虽然对照组在吸烟量、饮酒量两项指标中也较基线水平下降(P<0.05),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而对照组收缩压和血糖水平均较基线组升高(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7个指标均在时间与组别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群组干预模式在延安地区高血压前期、糖尿病前期的管理中可有效地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且对血压、血糖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薛艺东 师强 郑莹莹 刘惠芳 高晓嵘关键词: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前期 糖尿病前期 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由基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第7、14、28天时的血清SOD、MD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逐渐升高,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于第7、14、28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两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于第7、14、28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14天,P<0.05;第28天,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高于对照组,于第14、28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能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的自由基反应,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 高飞 吴顶锋 薛艺东 董治燕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醒脑静 临床疗效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伴高Hcy血症患者160例,并随机分成甲钴胺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除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常规处理外,甲钴胺组选用甲钴胺针剂500μg(日本卫材株会社生产,批号:120476),肌肉注射,隔天1次,共8周,而对照组不进行其他治疗。采用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患者抑郁、焦虑和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1.86±4.76)μmol/L和(18.67±3.81)μmol/L(t=0.40,P〉0.05),甲钴胺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浆Hcy水平为(11.66±3.28)μmol/L,较治疗前(22.68±5.16)μmol/L明显下降(t=2.5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7.40,P〈0.01)。甲钴胺组治疗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阳性总分和阳性均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t=2.04、2.97、5.45、4.21,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7.40、7.58、12.78、4.15,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钴胺组治疗前后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其他方面得分均高于治疗前(t=2.34、2.28、2.51、2.19、3.40、2.35,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其他方面得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4.10、5.04、5.12、4.18、5.48、5.20,均P〈0.05),而治疗前后偏执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偏执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 薛艺东 师宁 高晓嵘关键词:脑梗死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情感障碍 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抗凝、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脑血疏口服液10 m L,每天3次,口服,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评分、神经细胞因子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80.00%;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幅分别为(12.49±2.89),(5.83±1.47)cm·s-1,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幅分别为(10.68±1.10),(4.05±1.22)cm·s-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降幅分别为(5.95±2.45),(3.70±2.84)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降幅分别为(9.64±3.54),(5.56±4.20)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增幅分别为(9.53±1.28),(3.19±1.48)ng·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降幅分别为(18.44±2.32),(16.55±2.20)μg·L-1。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刘晓伟 薛艺东 师宁关键词:脑血疏口服液 神经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外周血细胞因子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外周血细胞因子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接受治疗的11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纳入80例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脑脊液行病原菌鉴定分型,分析患者感染后外周血的细胞因子水平及与病死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价值。结果 115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53.91%,革兰阳性菌43株占37.39%,白色念珠菌5株占4.35%,结核分枝杆菌5株占4.35%;感染组患者外周血S100B蛋白(S100B)、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5例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累积病死率为15.7%,ROC曲线分析显示,以420.90U/ml为截点值,S100B预测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敏感性为94.44%,特异性为94.85%,曲线下面积为0.96,优于MMP-9及TNF-α。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且S100B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师宁 高晓嵘 高亚军 刘峰 薛艺东 解建国 周璇 屈文英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菌分布 S100B蛋白 细胞因子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