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承程

作品数:19 被引量:28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土地利用
  • 6篇农业
  • 5篇农户
  • 5篇农业土地
  • 4篇都市郊区
  • 4篇生计
  • 3篇洞庭湖
  • 3篇洞庭湖区
  • 3篇湖区
  • 3篇环境风险
  • 2篇地区农户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计策略
  • 2篇生计资本
  • 2篇土地利用行为
  • 2篇农户生计
  • 2篇农业土地利用
  • 2篇足迹
  • 2篇物质流
  • 2篇物质流分析

机构

  • 19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湖南城市学院
  • 5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19篇袁承程
  • 17篇刘黎明
  • 10篇任国平
  • 8篇付永虎
  • 5篇卓东
  • 4篇起晓星
  • 3篇刘朝旭
  • 3篇马聪
  • 1篇宋志军
  • 1篇周德
  • 1篇赵鑫

传媒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相对风险模型的长沙市城郊农业环境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分级系统对评价区域内的风险源以及生境进行等级评定,通过分析风险源、生境、风险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针对不同生境类型和不同风险源类型的城郊农业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并以长沙市作为案例区,按照行政界线划分为9个风险评价单元,选择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为生境类型,选取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生活为风险源,将水质、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定为评价终点,对长沙市城郊农业环境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岳麓区为高风险区,相对综合风险值达108.11;天心区和芙蓉区为中风险区;开福区、雨花区、长沙县、宁乡县、望城区和浏阳市属于低风险区。近郊区比远郊区承受着更大的环境风险,受城郊农业活动的压力作用更明显。在远郊区,种植业是首要风险源,各类生境中水域的环境压力较大;而在近郊区,尽管不同地区的首要风险源不同,但各地耕地所受环境压力均较大。
袁承程刘黎明赵鑫起晓星刘朝旭
关键词:城郊农业环境风险评价
基于GWR模型的都市城郊村域农户生计资本空间差异分析——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被引量:27
2016年
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具有空间非平稳性,因此一般以"平稳性假设嵌入"为基础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因素空间差异分析的精确性不高。本文应用地理加权(GWR)回归模型对上海市青浦区182个行政村进行农户生计资本总量的空间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青浦区各行政村农户生计资本总量和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生计资本总量在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递增;其中,农业生计资本类型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非农类型则由东部向西逐渐减少;经济发展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对行政村农户生计资本总量影响强于自然地理空间因素,其中与生计资本变化呈正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工业化程度、到城镇中心距离、地均GDP、城镇化率、农户可支配收入;以空间"非平稳性"为基础构建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比较"平稳性假设嵌入"为基础的普通线性(OLS)回归模型,能更精确地揭示出村域农户生计资本和空间影响因子之间复杂的关系,且GWR模型参数估计的空间模式可视化特点更加直观。
任国平刘黎明付永虎袁承程
关键词:空间分异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基于GRA和TOPSIS模型的都市郊区乡村景观多功能定位被引量:22
2018年
乡村景观功能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乡村景观功能分异化和多样化不断增强,景观多功能发展趋势明显,对其科学定位成为新的学术热点。以上海市城郊青浦区为例,利用2004-2014年的基础数据,采用多维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以"乡村景观多功能性定位—主副功能定位—障碍功能定位"的景观多功能综合定位方式,实现对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科学定位。结果表明:(1)乡村景观多功能定位作为区域功能确定的有限方案多目标最优决策,应遵循最优决策法则;(2)景观多功能综合定位方法能对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科学定位,适用性较好;(3)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复合显著,乡村景观多功能性东西差异明显、极值区域凸显且呈现集聚状态,主副功能和主副障碍功能空间异质性强且功能间依存度高;其中,乡村景观多功能性最大值区域为赵巷镇和朱家角镇,其值分别为3.44和3.02,低值区域为金泽镇和徐泾镇,其值分别为1.48和1.45;11个乡镇的主导功能和副功能均差为0.007,主副障碍功能均差为0.005。该研究以期为将来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与景观管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任国平刘黎明孙锦袁承程卓东
关键词:乡村景观TOPSIS模型
基于“胞—链—形”分析的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与划分被引量:15
2017年
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和划分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引入"胞—链—形"分析方法,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利用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因子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分析该区184个"行政村空间发展模式格局(驱动形)"—"核心行政村模式传导界面(辐射链)"—"行政村主导产业(产业胞)",以期从空间力学视角识别和构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体系,实现对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划分的目的。结果表明:空间发展模式竞争力评价可衡量区域发展模式的综合实力,反映了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的优劣;"胞—链—形"分析框架对于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和划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上海市青浦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可识别和划分为3种格局("形")、10种核心行政村模式传导界面("链")和20种行政村主导产业("胞"),该研究结果可为都市郊区乡村空间重构提供科学依据。
任国平刘黎明刘黎明卓东卓东
关键词:模式识别
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综合评价被引量:17
2016年
氮足迹和灰水足迹作为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活性氮排放及水资源影响的指标,为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环境效应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与途径。该文在氮足迹和灰水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尺度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理论分析框架,以湖南桃江县为研究区,计算了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结果表明:1)1980-2010年氮足迹与灰水足迹、单位土地利用面积氮足迹与灰水足迹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0年氮足迹和灰水足迹分别是1980年的2.02倍和2.36倍,单位土地利用面积氮足迹和灰水足迹分别是1980年的2.00倍和2.31倍;2)1980-2010年输入氮足迹和污染氮足迹分别增长了102.54%、128.79%。2010年肥料氮投入占输入氮足迹的72.72%,污染氮足迹占总氮足迹的32.79%;3)1980-2010年,每年氮肥灰水足迹均高于磷肥灰水足迹。活性氮流失的增长造成的稀释水量增加是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灰水足迹增长的关键因素。评价结果显示,桃江县农业土地利用系统在足迹总量与单位土地利用足迹对大气和水资源的负面影响正在持续上升。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综合评价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区域农业土地利用过程对环境的负面效应,研究成果为降低农业土地利用过程的环境风险、制定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参考。
付永虎刘黎明袁承程
关键词:农业土地利用灰水足迹综合评价
基于层次全息模型的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识别被引量:8
2013年
提出了基于层次全息模型(HHM)框架识别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的方法:通过构建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识别的HHM框架,从多维度描述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9大类别风险源,并应用双重标准风险矩阵方法对各类别风险源进行初步筛选、过滤和分级;在此基础上,依据多重准则标准和定量化风险矩阵进一步对各个环境风险因子进行定量评估。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应用HHM风险识别方法对该县农地利用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识别,结果表明桃江县农地利用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包括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污水灌溉和工厂排污。
卓东刘黎明起晓星刘朝旭袁承程
关键词:农业土地利用
都市郊区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7
2016年
为探究大都市城郊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该文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上海市青浦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因子分析法从地理空间和社会经济2个方面探讨了该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浦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呈现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斑块规模东多西少,分布东密西疏,形态东部破碎西部规整;地理空间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该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地理空间差异是塑造该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基本格局的首要因素,其中耕作半径、到最近国道距离和到城市中心距离是规模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到城市中心距离、到最近城镇中心距离和到最近主要河流距离是分布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到最近国道距离、到最近高速公路距离和到最近省道距离是形态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社会经济因素加剧了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的异质化、空心化和破碎化,深刻改变了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的内在本质。研究结果可为大都市城郊区乡村景观保护规划和土地空间整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任国平刘黎明付永虎袁承程宋志军
关键词:土地利用乡村乡村聚落
环境约束下大都市城郊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基于信息熵和非期望产出模型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土地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期望和非期望产出,针对以往土地利用结构评价中忽略环境产生的非期望产出而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真实性问题,以大都市城郊的上海青浦区为例,宏观上,运用信息熵模型对该区2005~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进行评价;微观上,运用非期望产出模型测算青浦区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结构效率,为寻求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损失的原因及改善途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时序上呈现"M"形变化趋势,空间上由中部向东西两翼递减;(2)2005~2014年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变化趋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W"形变化趋势,空间上由中部的中心城区向东西两翼递减格局;(3)将环境的负产出纳入非期望产出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评价,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真实性;(4)影响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纯技术效率的变化,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过量是制约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针对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损失的原因及区域差异提出效率提升途径。研究结果可为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任国平刘黎明付永虎袁承程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
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行为耦合协调度分析被引量:23
2018年
为探讨农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该文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从人地系统角度出发,将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行为分别作为子系统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关系,并借鉴强化理论探究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生计策略的反馈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农户在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行为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关系方面存在差异:耦合关系方面,4种类型农户的耦合度集中在0.4~0.5范围内,处于拮抗阶段,其中,专业农业型农户最高,为0.480 7;耦合协调关系方面,专业农业型农户耦合协调度为0.545 9,处于高度耦合协调阶段,其余3种类型农户耦合协调度集中在0.4~0.5范围内,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2)专业农业型和农业兼业型农户的耦合协调度和土地利用效应较高,其保持原有生计策略的户数比例小于50%;非农兼业型和传统农业型农户的耦合协调度和土地利用效应较低,其保持原有生计策略的户数比例大于50%。3)专业农业型的生计策略有助于提高农户生计水平和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吸引力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马聪刘黎明任国平袁承程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户生计人地系统
农地流转对洞庭湖区水稻产量与氮素污染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该文通过构建ABM(agent-based model)与SFA(substance flow analysis)的耦合模型,模拟农地流转对水稻种植与氮素环境效应的影响,为决策者权衡粮食生产与环境风险两者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以洞庭湖双季水稻种植区大栗港镇为案例,对该耦合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农地的流转,耕地逐渐向规模种植农户转移,提高了双季稻种植比例和区域水稻总产量;2)因农地流转所致的作物种植制度的变化,导致氮素通过挥发、反硝化、径流以及淋失方式损失的环境输出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分别从2000年的286.5、77.3、46.4和100.0 t减少到2003年的252.2、67.0、40.4和86.5 t,再增加到2014年的324.03、82.6、49.4和107.2 t,此外,氨挥发是此区域氮素损失最主要的途径,而氮淋失是南方水稻田氮素进入水体中最主要的方式;3)随农地流转,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的扩大,在耕地地力等级较好的区域,其氮淋失量与氮盈余增长放缓,反而在耕地地力等级较差的区域,其氮淋失量与氮盈余量增加明显。
袁承程刘黎明任国平付永虎殷冠羿
关键词:农地流转水稻ABMSF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