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晴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建筑
  • 2篇教学
  • 1篇大中国
  • 1篇动画
  • 1篇动画专业
  • 1篇对光
  • 1篇多元化实践教...
  • 1篇多元化实践教...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学法
  • 1篇学科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设计
  • 1篇艺术设计专业
  • 1篇影视
  • 1篇影视戏剧
  • 1篇知觉
  • 1篇中国本土文化
  • 1篇师法

机构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学...
  • 1篇上海出版印刷...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8篇解晴
  • 4篇苏静
  • 2篇马中军
  • 1篇王宁

传媒

  • 2篇电影评介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山西建筑
  • 1篇装饰
  • 1篇现代装饰(理...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艺术设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被引量:10
2011年
多元化时代的高校教育改革,可以通过树立多元一体化教学结构,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协作式教学模式等方面来实现。进行多元化教学的探索,还需着眼于师资及教学需要进行教师职能分配并开展教师之间教学协作,整合教学和专业实践,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从而培养具有工程项目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的复合人才。
解晴
关键词:艺术设计协作式教学
具有时间维度的通透空间中的材料呈现被引量:1
2012年
当代空间具有时间维度,通过材料的建构和变化呈现出或透明或与周边环境渗透的形态。本文试着对具有时间属性的通透空间中材料呈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讲解,推动如何运用材料作为主要的媒介以表达时代空间的精神。
解晴苏静
关键词:时间维度感知现象学
以心为引领做设计-漫谈苏州年会感悟
2015年
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我们缺的是些什么?不是巧手而是慧心。核心是如何运用思维将不同的设计要素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创造出外观高雅的整体设计。设计跨界科技和艺术,要让创造力成为连接前者毫不相关的领域的桥梁。让储备了充足知识的多向度思维就成为巨大的财富和动力,推动形成有价值的设计。在此层面上讨论创造本土文化和思考多元文化。平静的反思我们自己的传统及非主流文化的价值,从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在新的坐标系中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只有心、手一致,各自自由,才可以实现心中所想的设计。
解晴
关键词:非主流文化大中国中国本土文化师法自然主题论坛
论影视及戏剧舞台中的海派建筑特色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影视及戏剧中为我们呈现了大量以上海为背景的优秀作品,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特质和海派建筑旖旎的风情。海派建筑作为影视戏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以其以人为本的品格造就了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浪漫气质,留给我们不灭的上海记忆。
解晴苏静
关键词:影视戏剧舞台海派石库门
动画形态构成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动画形态构成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涵盖传统设计学科三大构成的内容,又针对动画领域的学习特点,强调三维空间性和时间性。传统设计领域中的三大构成所研究的点、线、面、空间也是动画形态构成的研究课题,但是在动画领域学习构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动画形象、空间布局、时间流向的控制。
苏静解晴
关键词:时间性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动画专业项目教学改革被引量:9
2013年
动画的发展依托着新媒体高新技术的涌现,并影响着信息技术开发的新方向。新媒体不单是新的数字信息化技术层面的发展,而且在传播理念、设计思维上对动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动画创作,为动画的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动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发展趋势。本文依托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动画专业的数字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出对于动画新媒体发展的创新思路,即:把项目教学法引进工作室;加快与企业合作,探求新的合作模式;加快跨学科交叉式合作,提高新媒体技术的开发研制水平,与国际接轨,为动画教育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苏静解晴王宁
关键词:动画专业新媒体
由建筑中的知觉和行为谈设计的起源
2012年
结合建筑的本质,以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设计的起源,分别阐述了行为空间及知觉空间的功能设计要点及应用实例,指出建筑设计的源泉来自于多样化的人性需求,因此设计建筑时应研究人的行为模式、生活轨迹、心理感受等。
解晴马中军
关键词:建筑
对光在空间创造中作用的探讨
2007年
从构筑空间、塑造形体、表现材质、装饰环境、烘托气氛、影响人的心理几方面分析了光对建筑内外部环境的空间塑造作用,并列举具体的实例进行了说明,以使空间造型变得丰富,为空间带来生命力。
马中军解晴
关键词:装饰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