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丽丽

作品数:7 被引量:84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宫腔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宫内
  • 2篇宫腔粘连
  • 2篇宫腔粘连分离
  • 2篇META分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短效口服避孕...
  • 1篇抑制排卵
  • 1篇再粘连
  • 1篇早期妊娠
  • 1篇早孕
  • 1篇粘连分离术
  • 1篇诊疗价值
  • 1篇妊娠
  • 1篇乳酸
  • 1篇乳酸盐
  • 1篇乳酸盐类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7篇詹丽丽
  • 4篇洛若愚
  • 4篇倪园园
  • 2篇邹志波
  • 2篇杨菁
  • 1篇钟亚娟
  • 1篇徐翊
  • 1篇董兰
  • 1篇吴莲芝
  • 1篇龚巧芹
  • 1篇黄志欣
  • 1篇李隽
  • 1篇张清
  • 1篇黄博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现代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应用与安全性被引量:11
2013年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现在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避孕效果达99%以上,而且副作用小,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作用机制是口服雌激素和孕激素后通过负反馈减少人体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从而减少了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还抑制了女性自身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女性身体内的卵泡既难以生长发育也不能排卵,从而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黏液性质及改变输卵管正常蠕动等,阻止卵子和精子的相遇。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表明除了治疗疾病的作用外,其还可以预防某些肿瘤的发生,使避孕药临床应用进人一个新阶段。
倪园园洛若愚詹丽丽
关键词:短效口服避孕药安全性促卵泡激素妇科疾病抑制排卵
球囊支撑与宫内节育器预防再次宫腔粘连效果的对比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支撑和宫内节育器在预防宫腔粘连再次发生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妇科收治的61例(中度37例、重度24例)在宫腔镜下诊断为宫腔粘连并成功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组和球囊支架组,术后均给予戊酸雌二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次发生宫腔粘连的情况。结果:中度宫腔粘连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放置球囊组与术后放置节育器组相比,再粘连发生率相对较低,效果相对更好。同时,两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比较,差异甚微,效果欠佳。
詹丽丽杨菁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宫腔粘连分离术
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系统评价原则进行计算机检索,并通过筛选与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利用REVMAN 5.0进行数据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共纳入了11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复方米非司酮组)对比对照组(米非司酮组)有提高完全流产率[OR=2.60,95%CI(1.77,3.82),P<0.001]和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66,95%CI(-3.28,-2.04),P<0.001]。试验组有减少阴道出血量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4.46,95%CI(-10.98,2.05),P=0.18]。结论: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米非司酮,具有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出血时间的优势。
洛若愚邹志波石小燕龚巧芹吴莲芝詹丽丽倪园园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早孕流产出血
宫腔镜检查与子宫内膜癌癌细胞播散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与子宫内膜癌癌细胞播散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与子宫内膜癌术前应用宫腔镜检查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1996年4月—2012年4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在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应用Rev Man 5.1等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2515例,其中7篇中文文献,9篇外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积液肿瘤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宫腔镜组高于非宫腔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2,95%CI(1.28,2.29),P=0.003];16篇文献中3篇特别比较了Ⅰ、Ⅱ期子宫内膜癌腹腔积液肿瘤细胞学检查阳性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腔镜组与非宫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97,95%CI(0.82,10.70),P=0.10]。结论宫腔镜检查可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积液肿瘤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但在疾病早期(Ⅰ、Ⅱ期)应用不会引起癌细胞播散。
詹丽丽洛若愚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宫腔镜检查细胞学技术META分析
聚乳酸防粘连膜联合人工周期疗法在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聚乳酸防粘连膜联合人工周期疗法在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后再粘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5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在本院宫腔镜下行TCR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预防粘连方法将其分为聚乳酸防粘连膜包裹O型节育环联合人工周期疗法组(观察组,30例)和单纯置常用O型节育环联合人工周期疗法组(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改善术后宫腔形态(93.33%vs70.00%,P=0.0417)、月经情况表现(86.67%vs60.00%,P=0.0375)、降低下腹痛(6.67%vs30.00%,P=0.0338)、白带增多发生率(6.67%vs35.00%,P=0.0201)均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在术后3、6、12个月等不同时间点粘连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乳酸防粘连膜联合人工周期疗法在预防宫腔镜下TCRA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志欣杨菁董兰钟亚娟黄博郭彦蓉李隽詹丽丽
关键词:乳酸盐类生物相容性材料
血清CA125、CA199、CEA及AFP水平检测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诊疗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抗原125(CA125)、肿瘤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对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的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和比较经手术确诊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疾病患者183例(患病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60例(病例对照组)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育龄妇女60例(正常对照组)血液中4种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并分析4种指标高低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血清CA125、CA199、AFP及CEA检测值的中位数和阳性率分别为22.55U/ml、5.2%,19.40U/ml、11.1%,1.40ng/ml、0、0.78ng/ml、0。卵巢巧克力囊肿组血清CA125、CA199、AFP及CEA检测值的中位数及阳性率分别为37.95U/ml、23.03%,29.67U/ml、42.41%,1.95ng/ml、2.14%,0.56ng/ml、0。轻度(Ⅰ~Ⅱ期)患者血清CA125、CA199、AFP及CEA中位数和阳性率分别为25.25U/ml、0,20.16U/ml、23.53%,1.50U/ml、0和0.58U/ml、0;中重度(Ⅲ~Ⅳ期)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CA125、CA199、AFP及CEA中位数和阳性率分别为41.55U/ml、25.31%,31.29U/ml、44.68%和2.05U/ml、2.42%,0.56U/ml、0。卵巢恶性肿瘤CA125、CA199、AFP及CEA检测值的中位数和阳性率分别为188.4U/ml、81.70%,150.75U/ml、51.67%,6.9ng/ml、26.67%,4.40ng/ml、16.7%。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AFP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度分别为23.30%、95%及41.18%,42.41%、90%及55.50%,2.19%、100%及31.5%。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CA125、CA199浓度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CA125、CA199、CEA及AFP水平和阳性率血清明显低于恶性卵巢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CA125、CA199水平可协助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诊断、病情判断和指导治疗,二者联合测定可提高疾病诊断敏感性
倪园园洛若愚詹丽丽
关键词:CA-19-9抗原CA-125抗原甲胎蛋白类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相关指标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选取1995年3月—2012年3月关于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同时手检纳入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RCT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9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时间较长[加权均属差(WMD)=46.34,95%CI(26.62,66.02),P<0.000 01],术中出血量较少[均属差(MD)=-39.81,95%CI(-50.86,-28.76),P<0.000 01],住院时间较短[WMD=-3.2,95%CI(-3.85,-2.54),P<0.000 01],术后复发率较低[比值比(OR)=0.16,95%CI(0.09,0.29),P<0.000 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疗效相当,手术时间虽较长,但术中出血较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安全性更高。
詹丽丽洛若愚倪园园邹志波张清徐翊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