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观察102例GBS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表现,以及与病情轻重,转归的关系。结果102例GBS患者中49例(48.04%)出现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27.45%)和T波改变(18.63%)最常见;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心电图异常者预后不良。结论GBS患者心电图改变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心电图检查对估计GBS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詹建梅俎德玲林海燕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每日2次,共14...
- 詹建梅
- 文献传递
- 眼底血管改变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改变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7例WMH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择80例年龄相匹配的无WMH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测量两组入选者的视网膜血管结构、微血管密度和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等眼底血管参数,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视网膜血管结构和微血管密度参数与WMH无相关性。平均、颞上部、鼻下部RNFL厚度减少(P<0.05)。结论OCT与OCTA检测WMH均具有可行性,颞上部、鼻下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可作为预测WMH发生风险的指标之一。
- 花金萍徐博伦詹建梅熊俊峰童毓华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血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 以脑梗死为表现的神经梅毒1例
- <正>男,52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乏力伴反应迟钝4月余'。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曾至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治疗后右侧肢体乏力完全缓解,但逐渐出现情绪异常,反应迟钝。入院前2天突发...
- 王进华詹建梅林海燕
- 文献传递
- 血浆脑钠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给社会、家庭、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与心电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和预后,脑梗死时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及时发现心血管功能障碍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减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显著改善预后。近年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可有不同程度升高[1],血浆BNP检测有助于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风险的评估[2]。国外有研究[3]提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病死率的有效预测因子。作者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詹建梅俎德龄蒋一鸣林海燕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P检测BNP浓度心血管功能障碍心功能状态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 hs-CRP 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20例健康人应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血清 hs-CRP。...
- 詹建梅俎德玲
- 文献传递
-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观察102例GBS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表现,以及与病情轻重,转归的关系。结果:102例GBS患者中49例(48.04%)出现心电图异常,以窦性...
- 詹建梅俎德玲林海燕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心电图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1995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记分评定。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者正相关(r=0.682,P<0.01)。结论hs-CRP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程,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 詹建梅俎德玲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魏自太吴忠勤王彩云詹建梅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注射液羟自由基清除剂抗血小板药物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共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8)分(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6%和61.3%(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 詹建梅周江文
-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疗效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