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映娜

作品数:44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手术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9篇切除
  • 9篇护理
  • 7篇胆囊
  • 7篇胆囊切除
  • 7篇切除术
  • 6篇胆囊切除术
  • 4篇切口
  • 4篇小切口
  • 4篇护理配合
  • 4篇护士
  • 3篇手术配合
  • 3篇手术室
  • 3篇术后
  • 3篇前列腺
  • 3篇腔镜手术
  • 3篇化学性胆囊切...
  • 3篇腹腔镜胆囊

机构

  • 4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42篇许映娜
  • 17篇肖惠璇
  • 15篇苏燕娟
  • 8篇孙淑明
  • 6篇马涛
  • 5篇蒋劲林
  • 4篇刘婉秀
  • 4篇吴利标
  • 4篇邱赛琴
  • 4篇陈妙钿
  • 3篇郑玩华
  • 3篇潘慕文
  • 2篇彭璇娟
  • 2篇陈晓芬
  • 2篇程明华
  • 2篇张红
  • 2篇许建衡
  • 2篇汤衍斌
  • 2篇蔡丽莉
  • 2篇郭佩兰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现代护理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第17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1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性吸痰包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了解一次性吸痰包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使用科室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吸痰备物时间、护士满意度调查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总结。结果使用一次性吸痰包备物时间比传统吸痰方法备物时间明显缩短;能提高护士应用一次性吸痰包的满意度;术后患者应用一次性吸痰包能节约材料消耗。结论使用一次性吸痰包简便、快捷,实用性强,既缩短吸痰备物时间;节约材料消耗;护士临床应用满意度提高。并能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郭佩兰彭璇娟许映娜
关键词:吸痰方法满意度调查术后患者护士
通气程度对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背景不适当的过度通气可能诱使脑血管收缩,导致脑低灌流和氧供需失衡。目的探讨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患者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对象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01/07收治的严重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16例进行观察。方法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调节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分压达30m m Hg并维持15m in,然后提高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分压达到25m m H g亦维持15m in,再降低呼吸频率以使二氧化碳分压恢复至30m m Hg同样维持15min,改变吸入氧浓度以使血氧分压稳定在100~150m m Hg,并于上述二氧化碳分压改变并维持15m in后,分别采集动脉和颈内静脉球血液进行血气分析。调高吸入氧浓度将血氧分压增至200~250m m H g,再重复上述通气调节依此将二氧化碳分压改变为30→25→30m m H g,测定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及脑静动脉血乳酸差。主要观察指标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对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的影响。结果16例患者符合标准并完成数据采集。当动脉血氧分压为100~150m m H g及200~250m m H 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从30m m H g降至25m m H g时,可使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脑动静脉氧含量差明显升高,但血氧分压200~250m m H g与血氧分压100~150m m H g相比,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绝对值均明显较高,脑动静脉氧含量差绝对值明显较低。与基础值相比,血氧分压100~150m m H g、二氧化碳分压30mm H g及25m m Hg和血氧分压200~250m m H g、二氧化碳分压25m m H g时,脑静动脉血乳酸差均明显升高。结论较高动脉血氧水平(血氧分压200~250m m H g)和中度过度通气(二氧化碳分压30m m H g)对脑氧供需平衡无
程明华许映娜
关键词:脑损伤灌流代谢
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术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临床上行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右上腹 3~5cm斜切口 ,在切口加用冷光源探头作照明 ,充分显露胆囊三角 ,直视下寻找胆囊管 ,用钛夹钳施钛夹来闭塞胆囊管 ,取尽胆囊内结石及胆汁并向胆囊腔灌注硬化剂无水乙醇 (≥ 99 5 % ) ,反复 3次 ,硬化剂共灌注 2 0min ,胆囊底开放 ,放置胆囊窝引流管。结果 在灌注硬化剂时可见胆囊黏膜脱落、坏死 ,2周内胆囊明显萎缩 ,纤维组织开始形成 ,10周左右胆囊全部被纤维组织所代替 ,全部萎缩完全 ,15例胆囊全部化学性切除成功 ,除 2例术后出现腹痛外 ,余未发现有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
孙淑明章斐然孙淑卿吴利标刘婉秀许映娜
关键词: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硬化剂无水乙醇
自制冲洗装置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许映娜蔡丽莉肖惠璇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不锈钢材料
输液用加温装置
一种输液用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加温器和下加温器;上加温器包括加温容器体和容器盖,加温容器体上端设有容器开口,容器盖安装在容器开口上,加温容器体底部设有输液管通孔,加温容器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夹层空间,加温容器体的...
许映娜苏燕娟肖惠璇
文献传递
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被引量:1
2003年
孙淑明马涛许建衡吴利标孙淑卿刘婉秀许映娜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切除硬化剂
手术体位安置培训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提高护士标准手术体位的安置技能,减少因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方法改进传统的培训方法,应用标准手术体位安置理论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及考核。结果护士的标准手术体位安置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以及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提高。结论改进后的培训方法使操作有标准可循,提高了护士手术体位的安置质量和患者的舒适度,利于手术部位的暴露,方便手术者的操作。
邱赛琴郑玩华许映娜郭垂芸徐沛金
关键词:手术体位
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八例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是一种技术要求不高并有微创特点的术式.我们对行此术式8例的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如下.
孙淑明马涛吴利标孙淑卿郭光华许映娜刘婉秀
关键词: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新型术后护理模式对麻醉复苏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新型术后护理模式对麻醉复苏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对术后在手术室复苏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新型术后护理模式组和对照组,对新型术后护理模式组患者每30分钟进行一次血压和心率监测、瞳孔、神智和呼吸情况的评估;而对照组则每60分钟进行一次血压和心率监测、瞳孔、神智和呼吸情况的评估。观察患者从术后到清醒过程中窒息、喉头水肿、低血压、以及呼吸心跳骤停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似,既往基础疾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新型术后护理模式组患者并发症如窒息、喉头水肿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结论对于外科麻醉术后复苏过程中的患者,提高监测频率、缩短监测间隔时间,能够更好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詹琼刘翠月许映娜
关键词:术后护理麻醉复苏护理效果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收集40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其中Ⅱ°增生240例,Ⅲ°160例。并发膀胱结石者172例。探讨顺利完成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最佳护理措施。结果 400例患者经尿道行前列腺汽化电刀术,结石行大力碎石或行钬激光碎石,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恢复快,手术护理配合达到医生及患者满意。结论术前重视对老年合并症的检查及治疗,完善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手术护理配合及术中注意为患者保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手术组人员对器械及仪器的性能使用原理和手术操作的熟悉及熟练程度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许映娜陈碧素郑楚云
关键词:前列腺汽化电切护理配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