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晶

作品数:40 被引量:337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病毒
  • 15篇流感
  • 6篇基因特征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5篇流感病毒
  • 5篇流行病
  • 5篇免疫缺陷
  • 4篇疫情
  • 4篇缺陷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蛋白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天花粉
  • 3篇天花粉蛋白

机构

  • 33篇陕西省疾病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市儿童医...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市疾病预...
  • 2篇福建省职业病...
  • 2篇陕西省医疗器...
  • 1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5篇许晶
  • 22篇张蕾
  • 20篇马萍
  • 19篇史伟
  • 18篇余鹏博
  • 14篇王敬军
  • 11篇李慎
  • 11篇徐艺
  • 8篇关路媛
  • 7篇郑媛
  • 7篇黎志东
  • 7篇王媛
  • 7篇徐志凯
  • 6篇王丽
  • 4篇魏菁
  • 4篇邓慧玲
  • 3篇崔爱利
  • 3篇邢爱华
  • 3篇黄艳平
  • 3篇白文涛

传媒

  • 7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病毒学报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省鄠邑区60-70岁人群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保护效果和免疫原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60-70岁人群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苗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和免疫原性。方法采取回顾性配对设计,在陕西省鄠邑区筛选60-70岁HFRS疫苗接种者(A组)和未接种者(B组),收集HFRS发病信息,计算疫苗VE;检测A组、B组和50-60岁适龄HFRS疫苗接种者(C组)血清HFRS-IgG抗体和/或汉坦病毒中和抗体,比较抗体阳性率。结果A、B组HFRS发病率分别为0.52%(1/193)、2.07%(4/193),接种HFRS疫苗后平均6.10年的VE为74.88%(95%CI:20.44%-129.56%)。A、B、C组各106人进行了抗体检测,三组HFRS-IgG阳性率分别为33.96%、18.87%、32.08%(A组vs B组:χ^(2)=6.10,P=0.021;A组vs C组:χ^(2)=0.08,P=0.890);A、C组汉坦病毒Ⅰ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64%、15.09%(χ^(2)=1.88,P=0.230),Ⅱ型阳性率均为12.26%。结论60-70岁人群接种HFRS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和免疫原性。
魏菁李慎李慎郑媛王丽董建华马长安卢晓玲许晶许晶张蕾关路媛王敬军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原性
陕西省2016年-2017年H3N2流感NA基因特性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6年-2017年H3N2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突变及抗原变异情况。方法随机取2016年-2017年陕西地区分离的7株H3N2流感病毒株,用RT-PCR方法对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利用生物软件对序列特征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株H3N2流感病毒的NA基因与WHO推荐的2016年-2017年度北半球流感疫苗株A/Hongkong/4801/2014(H3N2)比对,NA区16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大部分变异发生在非抗原决定簇,毒株A/陕西渭城/1133/2017(H3)的346位(G→S)变异发生在抗原决定簇;毒株A/陕西王益/1105/2017(H3)的151位(D→N)变异发生在NA蛋白酶活化中心,导致对NA抑制剂耐药位点的变异。种系发生树显示,7株H3N2毒株在同一分支上,与疫苗株A/Hongkong/4801/2014(H3N2)亲缘关系较远。结论 2016年-2017年陕西省的流行株相对于国际疫苗株,已经出现了抗原漂移,出现了耐药株。
马萍李慎史伟许晶张蕾梦遥
关键词:流感神经氨酸基因特性
陕西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陕西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患者咽拭子中16种呼吸道病毒病原谱构成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特征。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集符合监测定义患者咽拭子标本208份,采用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多重RT-PCR反应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包括人鼻病毒(HRV)、冠状病毒(HCOV)、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HPIV)、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人偏肺病毒(HMPV)以及博卡病毒(HBOV),并对其中HRSV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G基因羧基末端测序与种系进化分析,研究流行于陕西的HRS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总病毒检出率为53%(109/208),检测到的阳性病毒病原构成率分别为:HRSV42.2%、Flu24.5%、PIV20%,HRVl3.6%,ADVl0.9%,HCOV7.3%、HMPV4.6%和3份HBOV2.7%。有20%(22/109)病例为混合病毒感染,其中有14例为PI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15~39岁年龄组混合感染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在各年龄组中差别不大,除Flu、HMPV和PIV外,其他病毒(HRV、HBoV、HCoV、ADV、HRSV)的感染人群主要以0~4岁小儿为主。46例多重RT—PCRHRSV阳性病例中,42例为HRSVA血清型的NA1基因型;2例为B血清型,其中1例为BA9基因型,1例为GB2基因型。结论陕西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由多种呼吸道病毒引起,存在2种或以上病毒的混合感染,其中以PI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为主。HRSV是2010年陕西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其中A血清型的NA1基因型是陕西2010年流行的绝对优势型别。
石晶孔晓慧张燕崔爱利黄国虹毛乃颖许文波余鹏博许晶史伟王敬军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分子
陕西省手足口病控制图法预警界值优选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采用控制图法预警技术为陕西省手足口病提供最佳预警界值。方法利用2011—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报告数据建立预警数据库,采用控制图法建立预警模型,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绘制Roc曲线,选出陕西省手足口病最佳预警界值。结果陕西省手足口病用P90作为预警界值预警功效较好,其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81.58%。结论传染病的预警界值应结合疾病特点和各地情况优选。
郑媛周步宇徐艺关路媛冯丫娟魏菁余鹏博马萍张蕾许晶王敬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感病毒细胞培养阳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流感病毒细胞分离培养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陕西省2010年-2013年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胞分离培养,用卡方进行影响因素筛选,用Logisi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采集2 046份流感样病例标本,经MDCK细胞分离培养共有311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5.20%。发病年龄、采样时期、采样到送检时间、不同监测年度、监测医院标本放置温度这些因素对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采样时期、采样到送检时间、不同监测年度、监测医院标本放置温度是影响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结果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后应放置在4℃并尽早送到流感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在流感流行时期应尽量多采集标本,可以提高流感病毒的阳性分离率。
马萍许晶张蕾史伟王敬军王丽
关键词:流感病毒分离影响因素
陕西省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调查及实验室诊断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2013年陕西省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为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暴发疫情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MDCK细胞培养,RT-PCR法扩增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用DNAman、Mega软件分析结果。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发病呈单峰,具有年级聚集性,引起本次流感暴发疫情的病原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株的HA基因与2013年-2014年北半球疫苗株相比,在抗原决定簇的180、202、220位发生突变。结论本次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引起暴发疫情的甲型H1N1流感为本地流行株突变而来;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和停课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马萍卫晶晶许晶张蕾史伟李慎
关键词: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肠道病毒EV71感染后标志物变化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观察分析手足口病常见病原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早期检测效果及其随病程进展感染标志物变化特点.方法 整群抽样手足口病住院病例249人及健康对照50人,调查信息,跟踪采样,采集肛拭子和血清标本,分别检测EV71、柯萨奇病毒A16组(coxsackie virus 16 0f groups A,CA16)病毒RNA和免疫球蛋白M(immuoglobulin M,IgM)抗体,录入数据库后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诊断手足口病249人中肠道病毒检出者167人(67.1%),EV71和CA16双重感染14人(5.6%),未检出肠道病毒者51人(20.5%);早期检测患儿肛拭子EV-RNA和血清IgM,其中EV71感染检出效果两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28);病程第3 d EV71-IgM检出超过80%,第6d可达100%,第6~7d抗体滴度达峰值,第8d以后低度下降,检出率降低.结论 手足口病早期实验室病原检测中,EV71-IgM在病程第3d后的检出与病毒RNA检出率符合性较高.
余鹏博马超锋关路媛陈海龙郑媛魏菁许晶李慎徐纪茹王敬军邓慧玲
关键词:手足口病COXSACKIE
西安地区2009-2014年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陕西省西安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行特征。方法收集西安市3家医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 030例,采集咽拭子样本进行RSV核酸检测。结果 1 030份样本的RSV检出率为10.78%(111/1 030)。住院患者检出率(14.95%)与门诊患者(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51,P〈0.05)。RSV在10月至次年1月高发,〈1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集中在6个月以下婴幼儿。13.51%的阳性患者有混合感染,男性和住院患者居多。感染RSV的患者以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居多。结论西安地区的RSV在秋冬季高发,1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以内婴幼儿是RSV感染的高发人群,混合感染多为低年龄段的男性住院患者。
张蕾许晶史伟王丽马萍徐艺邓慧玲夏静刘杨薛威王敬军余鹏博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支气管炎肺炎
2012年陕西省不同地区B型流感的快速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2012年陕西省连续发生的两起B型流感暴发疫情进行实验室诊断,分析暴发疫情分离株的HA基因、NA基因的基因特征和变异特点。方法对两起暴发疫情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real-time PCR核酸检测,用MDCK细胞培养流感病毒,提取病毒核酸,用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用DNAman、Mega软件分析结果。结果两起流感暴发疫情均由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引起。其HA基因与2010年-2011年北半球疫苗株相比,无核苷酸的丢失、插入、糖基化位点的改变,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15%、98.97%。其NA基因与2010年-2011年北半球疫苗株相比,无核苷酸的丢失、插入、糖基化位点的改变,氨基酸的同源性均为96.35%。两起暴发疫情之间的HA氨基酸序列、NA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83%、99.79%。结论引起两起暴发疫情的流感病毒为同一流行株,未发现耐药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依然敏感。
马萍李慎许晶张蕾杜东东高艳萍
关键词:流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HIV-1 env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与长期感染不进展现象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HIV-1长期感染不进展现象与HIV-1 env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对21例感染HIV-1毒株7年以上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的核酸样本进行扩增,获得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对其C2-V3及邻区350-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所得结果与HIV-1该亚型国际标准株进行比较,分析共享序列及突变序列,制作系统树,计算离散率。结果离散率和系统树分析21个毒株均为HIV-1 B亚型,毒株间基因离散率在2%左右,高于前期研究结果;未见V3环顶端四肽特征性GPGR和GRGQ,也未见前期研究曾经发现的脯氨酸向异亮氨酸的变异现象。结论HIV-1长期感染者体内毒株env基因无规律性突变。
许晶王媛黎志东徐志凯
关键词:HIV-1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