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和平

作品数:43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中医
  • 17篇慢性
  • 15篇肝硬化
  • 14篇肝炎
  • 11篇乙型
  • 11篇慢性乙型
  • 9篇乙肝
  • 8篇中医证
  • 7篇乙型肝炎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 7篇病毒
  • 6篇乙型重型肝炎
  • 6篇证型
  • 6篇中西医
  • 6篇中西医结合
  • 6篇中医证型
  • 5篇自发性腹膜炎
  • 5篇西医
  • 5篇下消
  • 5篇携带者

机构

  • 4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3篇谢和平
  • 21篇关卫兵
  • 20篇戴敏
  • 14篇王拥泽
  • 14篇杨宏志
  • 11篇李杨湄
  • 10篇李永伟
  • 10篇肖阁敏
  • 7篇吴伟康
  • 7篇张炯善
  • 7篇杨跃武
  • 6篇杨耀武
  • 4篇陈燕
  • 3篇曾晔
  • 3篇滕立春
  • 3篇吴小林
  • 2篇柯千山
  • 2篇黄雪兰
  • 2篇王柯心
  • 2篇李跃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中药材
  • 3篇首届中医肝病...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第八次全国中...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成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求医问药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世界中联第五...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锌、铁、铜、镁四种微量元素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肝炎及肝硬化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初步探究血清锌、铁、铜、镁四种微量元素在乙肝病毒感染后相关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总共86例,...
杨宏志滕立春李永伟戴敏谢和平肖阁敏关卫兵李杨湄
关键词:乙肝病毒肝硬化中医证型
文献传递
清下消补法治疗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清下消补四法二步对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例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清下消补四法二步中医药辨证施治联合西医药综合治疗。对照组按匹配设计原则选取14例患者以西医传统保肝、抗炎、利胆退黄...
关卫兵吴小林杨耀武杨宏志曾晔谢和平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下消清和四法治疗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下清消和四法治疗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3例在应用自拟下消清和四法中医药辨证组方的基础上联合常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分别下降为(52.0±20.2)μmol.L-1,(59.6±77.2),(101.8±25.9)U.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下清消和四法更能有效地促进"残黄期"黄疸的消退,且不良反应轻微,随访3个月,总胆红素与相关指标未出现反弹。结论:下消清和四法中医药辨证组方的基础上联合常用西药治疗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潘国辉梁世香谢和平杨宏志
关键词:胆汁淤积黄疸中西医结合
清下消补法治疗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清下消补四法二步对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7例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清下消补四法二步中医药辨证施治联合西医药综合治疗。对照组按匹配设计原则选取14例患者以西医传统保肝、抗...
关卫兵吴小林杨耀武杨宏志曾晔谢和平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清下消补法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分期之间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演变规律。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按其不同分期进行临床体征和症状、舌脉象及中医证候学调查,并辨证为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阴虚瘀黄证和阳虚瘀黄证5个中医证型。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体征和症状为面目黄如桔皮、尿黄、口苦、口干、口渴喜饮、厌食油腻、面色晦暗、朱砂掌、红痣或蟹纹等;舌象为舌红、舌老、苔黄、苔厚、苔腻;脉象为弦、沉、数、实、滑。中晚期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面目黄如烟熏、面色晦暗、朱砂掌、红痣或蟹纹、肌衄、口渴少饮、鼻齿衄、乏力、腹胀、纳差、尿黄及手足心热;舌象为舌红、舌暗红、舌老、苔薄;脉象为细、数、沉、涩、弦。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和阴虚瘀黄证4个证型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主要证型,而阳虚瘀黄证型较少;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证型为湿热发黄证和瘀热发黄证,而中晚期的主要证型为阴虚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结论湿热发黄和瘀热发黄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病因病机;湿热未尽、瘀血内停及气阴亏虚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晚期的主要病因病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病性多实,中晚期病性多虚。
王柯心关卫兵戴敏杨宏志王拥泽杨跃武谢和平李杨湄
关键词:中医病机证候辨证论治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面部五色诊断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面部五色诊断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在日常光线下,采用Canon Power Shot G5数码相机拍摄患者面部照片,根据色调、色泽对比初步确立面色分级,并行肝穿刺病理组织活检确立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经SPSS11.0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面部五色变化(包括颜色和光泽度)与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之间存在等级正相关关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早期肝硬化患者面部五色诊与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随着炎症程度的加重,或者纤维化程度的进展,相应的会出现面色善恶变化的趋势。这一结论可以用于指导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
杨宏志黄雪兰王拥泽关卫兵杨跃武戴敏谢和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
医患双重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在综合性大学中医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价医患双重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在综合性大学本科生中医学临床见习带教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中医科见习的中山大学临床专业本科五年级学生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研究组采取医患双重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带教。结果:研究组四诊信息收集与辨证论治分析能力以及见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均明显高优于对照组。结论:医患双重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具有较好教学效果。
谢和平邹增城陈燕胡宇旋肖阁敏戴敏杨宏志李永伟
关键词:医学教育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时段舌脉象的动态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舌脉象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理病机和证候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方法分析10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不同病程(病程第1、3、5、8周)舌脉象的分布情况。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各病程舌、脉象出现频数大于50%的是:舌质红、舌下脉络增粗或迂曲、舌苔厚、舌苔腻、舌苔黄、舌苔白6种舌象;脉数、脉滑、脉弦、脉实、脉细、脉沉6种脉象。它们频率不同地出现在病程第1、3、5、8周。其中,病程第1周舌象出现频数大于50%的为:舌质红、舌苔黄、舌苔厚、舌苔腻;第3周同第1周;第5周较第1、3周增加了舌下脉络增粗或迂曲;第8周较第5周增加了舌苔白,减少了舌质红、舌苔黄、舌苔腻。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程第1、3、5和8周出现频数大于50%的脉象分别为:第1周,脉数、脉弦、脉实;第3周在第1周基础上增加脉滑;第5周,脉弦、脉数;第8周,脉弦、脉细、脉沉。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机演变规律是湿热→湿热夹毒→瘀毒→正虚血瘀。
肖阁敏关卫兵戴敏王拥泽杨跃武谢和平杨宏志
关键词:脉象中医病机
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中医证侯规律
目的:探析免疫耐受期HBV携带者的证候规律。方法:采取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8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分别进行细分及概括辨证分型。结果:细分辨证分型显示无证可辨型27例(15%),单一证型为94例(5...
谢和平杨宏志吴伟康关卫兵戴敏肖阁敏李杨湄张炯善
文献传递
养阴活血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顽固性黄疸并凝血功能紊乱
临床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顽固性黄疸治疗十分棘手,且同时伴有凝血功能紊乱,本研究旨在评价养阴活血法的对肝硬化顽固性黄疸及其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
谢和平杨宏志王拥泽李杨湄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顽固性黄疸凝血功能紊乱养阴活血法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