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洁林

作品数:27 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篇成像
  • 13篇磁共振
  • 13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子宫
  • 9篇MRI表现
  • 6篇MRI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造影
  • 3篇乳腺
  • 3篇畸形
  • 3篇分子
  • 2篇妊娠
  • 2篇妊娠滋养细胞
  • 2篇妊娠滋养细胞...
  • 2篇输卵管
  • 2篇输卵管造影
  • 2篇滋养细胞

机构

  • 21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7篇谢洁林
  • 20篇张国福
  • 14篇韩志刚
  • 12篇田晓梅
  • 7篇王士甲
  • 5篇张娣
  • 5篇钟婷
  • 4篇汪登斌
  • 4篇王冬燕
  • 4篇章梦薇
  • 3篇庄严
  • 3篇王雪珍
  • 3篇陈克敏
  • 3篇沈敏花
  • 3篇钱慧君
  • 2篇胡培安
  • 1篇朱瑾
  • 1篇谷守欣
  • 1篇陈憩
  • 1篇张燕玉

传媒

  • 3篇肿瘤影像学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诊断的纵隔子宫磁共振成像特点52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探讨MRI在诊断纵隔子宫中的价值。对本院52例临床诊断的纵隔子宫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宫腔镜或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MRI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纵隔子宫的诊断采用美国生育协会标准。本组52例患者,由宫腔镜或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断完全性纵隔子宫19例,部分性纵隔子宫32例,1例未行手术。MRI诊断完全性纵隔子宫19例,部分性纵隔子宫32例,1例宫腔粘连。MRI可以完全准确诊断纵隔子宫,在该病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士甲韩志刚田晓梅谢洁林章梦薇张娣张国福
关键词:子宫疾病磁共振成像
乳腺微钙化术前导丝定位效果评价及钙化形态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术前导丝定位对于乳腺微钙化切除的指导效果及微钙化分析。方法乳腺X线摄影发现87例微钙化,BI-RADS分级为4a~5级。利用GE公司乳腺摄影机二维立体定位系统,患者术前导丝定位,术后标本钼靶摄片并送病理检验。结果 78例导丝定位成功,9例定位于微钙化周围;87例一次切除成功。在87例微钙化中发现31例恶性病变,其中3例导管原位癌、28例浸润性导管癌;纤维腺瘤1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4例;乳腺病29例。其中检出恶性病变4a级比例为9.4%,4b级比例为29.6%,4c级比例为57.9%,5级比例为100%。结论乳腺微钙化术前导丝定位成功率高。根据BI-RADS分级进行乳腺微钙化导丝定位穿刺,对于乳腺微钙化的诊断和切除具有良好的指导效果。
韩志刚王士甲张国福谢洁林王冬燕钱慧君
关键词: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钙化灶活组织检查针吸
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分型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16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MRI图像,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各种类型子宫畸形在MRI中表现各有特点,MRI能定性及定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8.8%,与B超相比准确性较高。结论:MRI可对先天性子宫畸形进行准确的分型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谢洁林韩志刚田晓梅张娣张国福
关键词:先天性子宫畸形磁共振成像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
Ⅰb2~Ⅱa期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前子宫动脉栓塞化疗及髂内动脉前干支化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Ⅰb2~Ⅱa期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前不同动脉化疗方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15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3例采取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对照组38例采取髂内动脉前干支化疗,术后2~4周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化疗后2周内肿瘤变化及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2、5年生存率。结果介入术前测量肿瘤最大径平均为(4.58±0.37)cm,介入术后最大径平均值(2.11±0.24)cm。在研究组和对照组完全有效率分别为31.9%和21.1%;总有效率为94.7%(107/113)和76.3%(29/38),2周内疗效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值均<0.01)。两组手术切缘均未见癌浸润,研究组3例切缘见脉管转移,5例见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对照组1例切缘脉管转移,2例宫旁浸润,1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研究组2年生存为68/84,5年生存为47/64;对照组2年生存26/32,5年生存18/24。两组2年及5年生存率比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短期内使宫颈癌肿瘤明显缩小,有利于外科手术剥离,近期疗效好于髂内动脉前干化疗,远期疗效无差异,是Ⅰb2~Ⅱa期宫颈癌的首选新辅助动脉化疗方式。
韩志刚张国福谢洁林王士甲胡培安王冬燕张燕玉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及再通术(FTR)在输卵管不孕症中的疗效。方法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459例患者共895条输卵管近端阻塞或通畅度不佳,将导管置于输卵管口,使用导丝疏通后造影,对比分析其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并随访18个月内妊娠率。结果 895条近端阻塞或不通畅输卵管疏通后572条(63.9%)基本通畅。完全性阻塞输卵管SSG及FTR术后疏通率为80.3%(53/66);不完全性阻塞患者疏通率为96.7%(802/829)。随访18个月,212例患者中妊娠93例(43.9%),异位妊娠2例(2.1%)。中位妊娠期为8.2个月。双侧输卵管基本通畅者妊娠率为51.3%(58/113),双侧输卵管不完全通畅者妊娠率为35.4%(35/99)。结论 SSG及FTR安全有效,是治疗因输卵管近端阻塞或不通畅导致不孕的有效方法。
韩志刚张国福田晓梅谢洁林谷守欣庄严刘佳钱慧君章梦薇
关键词:选择性输卵管造影输卵管再通术不孕症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MRI表现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MRI表现,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63例经病理组织学及临床随访证实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经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①63例子宫体均有不同程度增大。②61例病灶表现为子宫肌层及宫腔内肿块(1例侵蚀性葡萄胎突破浆膜层),2例为子宫外肿块,均为绒癌(1例为左侧输卵管肿块,1例为直肠子宫陷凹肿块)。52例肿块内伴有出血,约占82.5%。伴有宫腔内肿块的29例均显示结合带中断。③总共54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子宫肌层内或宫旁可见流空血管影,占85.7%(54/63),其中包括95.1%(39/41)的侵蚀性葡萄胎和168.2%(15/22)的绒癌,流空血管影的发生在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中具有显著差异(P<0.01)。④增强扫描表现:肿块呈内部少量结节状或条纹状强化,增强扫描显示肿块范围更加清晰。结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MR1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临床定性、定位诊断均有较高参考价值。
谢洁林韩志刚张国福田晓梅庄严王士甲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磁共振成像侵蚀性葡萄胎绒癌
MRI在阴道斜隔综合征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MRI对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11月本院41例经手术证实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及MRI图像特点.结果 本组4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中,平均年龄20.5岁,分型为Ⅰ型12例,Ⅱ型23例,Ⅲ型5例,Ⅳ型1例;首发症状主要为经期腹痛(16例)及月经淋漓不净(13例),多数(35例)行阴道斜隔切除术治疗.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诊断准确率为97.6% (41/42),均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畸形,多数伴有隔后腔不同程度积液或积血,合并斜隔侧肾缺如41例.结论 MRI能对阴道斜隔综合征做出正确诊断,且无创,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
谢洁林张国福韩志刚田晓梅钟婷
关键词:阴道斜隔综合征阴道疾病磁共振成像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乳腺磁共振扩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差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癌病人健侧乳腺与正常人乳腺及良性病变病人的健侧乳腺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差异,探讨不同类型乳腺的ADC值差异,绝经后与未绝经者乳腺的ADC值差异,分析不同因素对乳腺ADC值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共84例对象被纳入本研究,全部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及X线摄片检查。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39例为乳腺癌病人,45例为正常对照者或乳腺良性病变病人的乳腺,其中已绝经者29例。根据Wolf分型,将84例乳腺分为致密型、分叶串珠型和退化型。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1000s/mm2及600s/mm2,同时测量乳腺组织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致密型与退化型乳腺、分叶串珠型与退化型乳腺之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病人健侧乳腺与正常及良性病变病人的健侧乳腺,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取不同b值时,ADC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ADC值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结论:ADC值随乳腺类型的不同,及是否曾患乳腺癌而有所变异;ADC值还随行MRI时所采用不同的b值而改变。
谢洁林汪登斌陈克敏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宫颈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MRI表现及临床评价
2017年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宫颈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经盆腔MRI扫描,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宫颈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仍有病变残留率为27.1%。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MRI诊断的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87.1%,准确率为83.5%。结论:MRI诊断宫颈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准确率较高,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随访复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谢洁林韩志刚田晓梅张国福张娣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磁共振成像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MRI与HSG造影在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MRI与HSG造影检查对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检出率。方法58名经HSG检查和63名经MRI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病例,分析其HSG和MRI表现及误诊的情况。结果HSG的误诊率为17.24%,其中对诊断单角子宫,双角子宫以及纵隔子宫的误诊率较高,而MRI检查通过3D扫描能定性定量地诊断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诊断准确率为95.24%。结论HSG检查可直观地判断一些常见的子宫发育异常,但对于准确分型与定性不如MRI检查;而MRI检查对诊断幼稚子宫等宫腔较小且内膜较薄的患者不及HSG直观。
丁小青谢洁林
关键词:MRIHSG不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