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思超

作品数:39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核科学技术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自然循环
  • 9篇换热
  • 7篇摇摆运动
  • 6篇摇摆
  • 3篇特性分析
  • 3篇热工
  • 3篇换热特性
  • 3篇核动力
  • 3篇反应堆
  • 3篇非能动
  • 2篇电站
  • 2篇运行特性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瞬态
  • 2篇流动换热
  • 2篇教育
  • 2篇换热器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2篇海洋条件

机构

  • 35篇哈尔滨工程大...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武汉第二船舶...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宇航系统...
  • 1篇中广核研究院...

作者

  • 35篇谭思超
  • 17篇高璞珍
  • 9篇田瑞峰
  • 7篇苏光辉
  • 2篇阎昌琪
  • 2篇贾辉
  • 2篇谢林
  • 1篇张志俭
  • 1篇王畅
  • 1篇王苇
  • 1篇秦胜杰
  • 1篇黄彦平
  • 1篇邱志方
  • 1篇张文超
  • 1篇易经纬
  • 1篇李小畅
  • 1篇庞凤阁
  • 1篇张凤奎
  • 1篇黄振
  • 1篇宋飞飞

传媒

  • 9篇哈尔滨工程大...
  • 7篇原子能科学技...
  • 6篇核动力工程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高教论坛
  • 1篇核安全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智能电网(汉...
  • 1篇第1届中国混...
  • 1篇第十届全国反...
  • 1篇中国核能行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的评价方式调查与分析
2009年
对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重点分析了发表学术论文和奖励课外实践学分两种评价方式。
高璞珍谭思超田瑞峰
关键词:本科生
海洋条件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被引量:3
2016年
在海洋条件下,非能动安全系统受船舶运动的影响,将产生随时空动态变化的附加惯性力,进而导致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变化。基于自编译系统程序,建立适用于海洋条件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分别对海洋条件下六自由度运动状态的系统运行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摇摆运动会导致系统运行参数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并削弱系统的自然循环能力,其中横摇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在横荡与垂荡工况下,尽管海洋条件引入的附加力会引起系统流量波动,但对系统流量的平均值并不会产生影响。此外,研究还表明,在所分析的运动参数谱的范围内,提出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正常导出堆芯余热。
李小辉王畅谭思超
关键词:海洋条件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
低压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针对低压工况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的边界进行实验研究.根据不稳定起试点的实验段出口干度,结合流动速,确定出不稳定的类型为第一类密度波型不稳定.采用不同的自然循环密度波稳定边界半经验关系式对不稳定起试点进行了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考虑实验装置几何特性的变化,以水为工质得出的稳定边界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而与以氟里昂为工质的稳定边界对应较差.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不同的模型,拟合了该实验的密度波型脉动的稳定边界,拟合结果和实验结果误差在15%以内,表明现有的模型是可行的.
谭思超庞凤阁高璞珍
关键词:自然循环两相流低压
摇摆引起的波动对单相自然循环换热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对摇摆和不摇摆运动下的单相自然循环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摇摆和非摇摆条件下的换热系数,引入加速度影响的雷诺数拟合了适用于摇摆运动下自然循环流动换热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摇摆引起的流动波动增加了流动换热系数,换热系数随着摇摆振幅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由于管壁蓄热的作用,流动速度和换热系数的变化不同相。新拟合关系式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贾辉谭思超高璞珍阎昌琪
关键词:摇摆运动自然循环换热
摇摆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复合型脉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对摇摆运动条件下的自然循环两相流动不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摇摆运动造成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波谷型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和密度波型脉动相互叠加形成复合型脉动,加剧了系统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复合型脉动分为不规则的复合型脉动和规则的复合型脉动两部分,复合型脉动仅发生在高欠热度区域。规则的复合型脉动发生边界与相同热工水力参数下的密度波型脉动边界接近且受摇摆参数影响较小。
谭思超高璞珍苏光辉
关键词:摇摆运动自然循环
基于子通道模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燃料组件热工特性分析
2023年
为实现偏远地区小型核反应堆的供电,本文开发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燃料组件子通道分析程序BRESA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并对程序进行了稳态和瞬态的特性分析。通过开发的二维子通道分析程序,能够得到热工水力参数在轴向和径向上的分布规律,稳态特性分析可以获得燃料组件空间上的热工水力参数,在稳态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流量变化瞬态工况,在流量线性增加、线性减少和流量突变瞬态工况下,燃料组件各参数的响应特性,获得了焓和压力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流量线性变化的瞬态工况下,焓和压力小幅变化;在流量突变的瞬态工况下,焓和压力发生突变和大幅波动,出口焓的波动最大达到12%,这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挑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堆系统的变工况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郭嘉赵富龙宁可为方华伟易经纬田瑞峰谭思超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燃料组件
直通道PCHE内S-CO_(2)与铅铋合金耦合换热特性数值分析
2023年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与液态铅铋合金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内耦合换热问题,本文建立了“1对2型”直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换热单元三维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S-CO_(2)与液态铅铋合金耦合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侧S-CO_(2)对流换热热阻远大于热侧液态铅铋合金热阻,即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整体换热更受制于S-CO_(2)的影响,且S-CO_(2)侧的换热强度决定了整体换热的下限。改变S-CO_(2)侧入口质量流速比改变液态铅铋合金侧入口质量流速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换热器单元功率影响程度更大。S-CO_(2)侧入口质量流速每增加1 kg/s,换热功率增加335.77 kW。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液态铅铋合金与S-CO_(2)耦合换热研究和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设计提供参考。
刘凯彭军赵富龙董显敏田瑞峰谭思超
关键词:印刷电路板超临界流体
海洋条件下浮动反应堆运行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1年
利用添加了海洋条件计算模块的RELAP/SCDAPSIM程序,对额定功率工况运行下的双环路浮动反应堆受起伏、摇摆运动条件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起伏运动会造成浮动反应堆的一、二回路流量的周期性波动,起伏幅值是一回路流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改变起伏周期对一回路流量波动幅度的影响不大;摇摆运动会导致一次侧对称环路中的流量出现反相位的周期性波动,但摇摆运动对堆芯流量影响有限,不会造成堆芯处系统参数的剧烈变化。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海洋条件参数范围内,起伏和摇摆运动不会对浮动反应堆额定功率工况下的安全运行造成实质性影响。
程坤邱志方陈宝文杨韵佳谭思超
关键词:海洋条件
低流速自然循环过冷沸腾汽泡脱离点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低流速环形通道中自然循环过冷沸腾汽泡脱离点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Saha-Zuber模型、Bowring模型、Forster模型和Levy模型测算汽泡脱离点的位置,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由于流速较低,上述模型不适用于计算本实验条件下的汽泡脱离点。以Levy模型为基础,修正了浮力项的影响系数,修正后的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谭思超高璞珍秦胜杰黄彦平苏光辉
关键词:自然循环过冷沸腾
燃料相关组件棒流致振动可视化实验研究
2019年
悬臂梁在反应堆系统当中是常见结构,悬臂组件棒在冷却剂轴向外流冲刷下会发生湍流激振现象,有害的振动将威胁到相关结构的完整性,而目前对大长径比组件棒在极小环隙下的流致振动特性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为了解决对大长径比组件棒在极小环隙下的流致振动特性的测量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视化测量方法,使用了高速相机对悬臂梁轴向外流流致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外部施加单点激励单点拾振的方式,得到了相关组件棒的干模态参数,同时使用2台相机同步拍摄获得了组件棒的二维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棒的自由端振动相较于固定端更剧烈;低流速时,棒的振幅随着流速增大而增大,振幅在0.2 mm以下,而高流速时,棒存在接触壁面的情况,使得棒振幅减小。
刘鹏亮李鑫李东阳陈飙松谭思超
关键词:悬臂梁流致振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