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旭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宫颈
  • 2篇蛋白酶
  • 2篇羊膜
  • 2篇羊膜炎
  • 2篇绒毛
  • 2篇绒毛膜
  • 2篇绒毛膜羊膜炎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胎膜
  • 2篇胎膜早破
  • 2篇胎盘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膜炎
  • 2篇金属蛋白

机构

  • 10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10篇谭旭东
  • 8篇车爱文
  • 8篇陈淑苹
  • 2篇云径平
  • 2篇张旋
  • 2篇马红梅
  • 1篇陈玲
  • 1篇蒋飞宇
  • 1篇江维
  • 1篇陈红
  • 1篇郭红云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道镜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中的意义(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报告为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对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1658例患者分别进行HR-HPV检测、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在ASCUS患者中,HR-HPV阳性组CIN及浸润癌的检出率为68.22%,在HR-HPV阴性组CIN及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7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阳性组发生CIN和浸润癌的风险是阴性组的22.4065倍[OR(9%CI)=22.4065]。阴道镜拟诊CIN和浸润癌842例,检出率为88.82%(802/903),其中高级别CIN和浸润癌134例,检出率为87.01%(134/154)。结论阴道镜联合HR-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特别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癌诊断中阳性预测值较理想,敏感性较好,漏诊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谭旭东唐红装陈淑苹车爱文李家梁
关键词:阴道镜人乳头状瘤病毒不典型鳞状细胞
CIP2A和c-myc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c-myc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分别为34、40、45例)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IP2A、c-myc蛋白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关系。结果 CIP2A、c-myc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且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CIP2A与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01,P<0.05)。结论 CIP2A与c-my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过表达,二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车爱文陈淑苹谭旭东李家梁马红梅
关键词:C-MYC蛋白宫颈肿瘤
HR-HPV DNA检测与TCT检查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在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探讨TCT与HPV 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评价该两种方法在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9名妇科门诊就诊者同时进行TCT检查和HP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39例样本中HPV DNA检测阳性者154例(35.1%),TCT结果阳性者163例(37.1%);两者均为阳性者65例(14.8%);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不相关(P>0.05),TCT结果的异常程度与HR-HPV的感染数量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该两种方法在宫颈早期病变的筛查中不能相互替代或相互验证;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
张旋谭旭东陈红韦升市
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二例被引量:1
2013年
例1女,24岁。停经30^+6周,自觉胎动消失3d入院。B超检查示:宫内晚孕,头位,胎死宫内。遂于2012年8月1日收入院行利凡诺引产,顺娩一死女婴,羊水墨绿色,娩出死胎体质量1160g,脐带长约60cm,
车爱文谭旭东陈淑苹
关键词:胎盘胎死宫内利凡诺引产胎动消失入院
CIP2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CIP2A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4例CINⅠ、40例CINⅡ、45例CINⅢ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IP2A蛋白的表达。结果 CIP2A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且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P2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过表达,且与宫颈癌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为将来发展以CIP2A为靶分子的宫颈癌临床诊断和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车爱文陈淑苹谭旭东李家梁马红梅
关键词:CIP2A宫颈肿瘤免疫组化
4例纸样胎儿及相关文献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纸样胎儿的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4例纸样胎儿进行病理检查,并结合文献讨论纸样胎儿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结果 4例纸样胎儿主要表现为胎头变扁,头颅、胸廓塌陷,薄如纸样,甚至不见胎儿轮廓。结论每例纸样胎儿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正确的诊断有赖于对胎儿和胎盘细致的检查。
陈淑苹车爱文谭旭东李家梁
关键词:纸样胎儿病理形态胎盘
乳腺癌钼靶影像与血管内皮因子、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与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0年12月X线钼靶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乳腺癌38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VEGF和MVD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前钼靶X线征象的关系。结果:VEGF表达阳性者MVD值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MVD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毛刺征、钙化、血管阴影增粗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皮肤增厚、乳头内陷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部分征象与VEGF和MVD表达密切相关,根据钼靶X线征象可推测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蒋飞宇江维谭旭东郭红云陈玲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段血清和羊水中MIF、MMP-3及IL-8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羊水中MIF、MMP-3及IL-8的检测在胎膜早破的意义及与绒毛膜羊膜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75例PROM分娩组和70例非PROM分娩组的血清及羊水中MIF,MMP-3及IL-8的水平分布和表达,采用HE染色的方法确诊绒毛膜羊膜炎。结果 PROM组MIF、MMP-3、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ROM绒毛膜羊膜炎组MIF、MMP-3、IL-8水平均明显高于PROM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在PROM组中,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血清和羊水中MIF、MMP-3、IL-8水平逐渐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F、MMP-3、IL-8在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F、MMP-3、IL-8与绒毛膜羊膜炎有密切关系。
谭旭东云径平唐红装许韶荣张旋陈淑苹车爱文李家梁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乳腺癌组织中Maspin、Bmi-1的联合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和Bmi-1的联合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35例正常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其Maspin和Bmi-1的表达,分析两者对乳腺癌的共同作用及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aspin阳性率为45%,Bmi-1阳性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Bmi-1阳性表达均与年龄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TNM分期越高,Maspin阳性表达越低,Bmi-1阳性表达越高(P
陈淑苹车爱文谭旭东李家梁孔继光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MASPINBMI-1蛋白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白细胞介素-8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中的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MIF、MMP-3及IL-8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的意义及与绒毛膜羊膜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PROM分娩组和70例非PROM分娩组胎膜中MIF,MMP-3及IL-8的分布和表达,采用HE染色的方法确诊绒毛膜羊膜炎。结果 PROM组胎膜MIF、MMP-3、IL-8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PROM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MIF、MMP-3、IL-8表达均明显高于PROM非绒毛膜羊膜炎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F、MMP-3、IL-8在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F、MMP-3、IL-8与绒毛膜羊膜炎有密切关系。
谭旭东唐红装许韶荣陈淑苹车爱文李家梁云径平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8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